青木有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6章 李白、元丹丘、修行人、山神论道(求,我在唐朝当神仙,青木有信,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白、元丹丘、修行人、山神论道(求月票)
“圣人?”</p>
“正是,我前日在宴上听河东王提起,这丹药已经被他父亲送到长安去了,并不敢私藏。”</p>
文人纳罕:“那岐王的气疾……”</p>
锦衣人摇摇头,道:</p>
“洛阳亦有不少名医。”</p>
官船行驶,与小小的客船错开。那锦衣人垂眼一瞧,正见到那小舟上的几人也在饮酒,赏着霞光下的洛水。</p>
目光如蜻蜓点水,一掠即过。</p>
锦衣人醉着嘟囔了几句,手臂揽在身旁友人的肩上,一手端着酒杯:“崔兄,明日我们再去南市看昆仑奴——”</p>
等这奢华的官船远去了。</p>
小舟上。</p>
李白诧异问:“岐王把这丹献给皇帝了?”</p>
未曾想,岐王等了十来日,等到这枚救命丹药,又传的神异,说成了神丹。竟然还舍得往外面送。</p>
江涉听到方才官船上人说起河东王。</p>
略一想想。</p>
他叹道:“是独子啊。”</p>
元丹丘在边上说:“岐王生有一子,封了河东王,听闻河东王性情浪荡轻浮,不讲礼法,沉迷酒色,声名远扬。百官多有奏言。”</p>
渔家听着几人说话。</p>
弘道观出了神丹的事在洛阳传的沸沸扬扬,渔家也爱听。</p>
他撑着竹篙,跟着说:“可不是,方才我就听见了,老子病的那么厉害,家里的儿子还跟人出去喝酒,像什么话。”</p>
几人都笑。</p>
元丹丘道:“这话虽糙,但也在理。”</p>
渔家黑红的脸上绽出笑,得意,又有点腼腆。</p>
水面隐隐波动起来,水变急了些。他撑着竹篙,前面舟船穿梭,渔家慢悠悠地,喊出一声清亮悠长的号子。</p>
“一篙撑到底哟——”</p>
“浪里走呦——”</p>
洛水却也不见太平,下面好似有什么巨大的东西在游动。</p>
渔家隐隐不安起来,攥着竹篙的手都紧了。</p>
李白和元丹丘有些讶然,看着晃动的江面,心中飞出各种猜测。</p>
边上也有几艘船,客人和艄公也奇怪,低头看着波澜涌动的江面:“往日这段水路风浪是最稳的,怎么回事?”</p>
有经历多的,已经品出几分。</p>
“无风三尺浪……”</p>
艄公向水面洒下粗盐混着梗米,也唤作“撒雪”,这是行走水上的船家随时预备的,就是为了防备这种水下文章。</p>
江涉手指在船上,一敲。</p>
一道浪花拍下,半条巨大鱼尾拍出水面,卷着漩没入水中。</p>
有人瞧见那大鱼的模样,惊道:</p>
“是头鲤鱼!”</p>
“洛水里还有这般大的鱼?光是鱼尾就有那般大,全身得有多长?”</p>
“这是河里的霸王啊……”</p>
百姓和渔人对鲤鱼都比较尊敬,因与李唐王室同姓,朝廷下令禁捕食鲤鱼。民间虽不怎么管这个,常常私下里偷着吃,但……那般大的鲤鱼,不知长了几十上百年。</p>
心里都觉得神异。</p>
水面逐渐平复下来。</p>
舟船上的人犹在议论,“要不明天去弘道观问问……”</p>
“是该上柱香,弘道观观主我娘还见过,能炼出神丹,道法可深着——”</p>
几艘船逐渐错开,驶远了。</p>
再往前走。</p>
江涉扬声道:“前面有个小渡口,船家在岸上停吧。”</p>
渔家:“这怎么好……”</p>
江涉道:“也不算远,船家今夜也可早归家。”</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