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有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章 金元上人修行手札(求月票),我在唐朝当神仙,青木有信,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写的率性不羁,却是好字,能看出下过苦工。这本手札应当就是这“四郎君”所写。金液上人,为其自号,周陵,应该就是他的名字。</p>
江涉略一想,打开翻阅。</p>
……</p>
……</p>
笔墨已经有些褪色了,写的很郑重,生涩,斜歪成一行。</p>
“贞观十八年,师父说我适合入道,让我和双亲道别,学修仙法。世上真有神仙?”</p>
“娘哭了。”</p>
“不过,十六岁入道,谁人有我这般才?”</p>
右边空了许多地方,又写着几行字。</p>
“原来上面还有两个师兄,一个师姐。他们送了我礼物,说是恭喜我踏入道门。我觉得他们不必阿谀奉承。”</p>
“若我成仙,当携月遨游,把酒临风,快哉!”</p>
……</p>
“师父说天地间没有神仙,不过飞举之术还是可以做到的,跟我想的不太一样。”</p>
……</p>
“贞观十九年。第一次看见鬼,长得怪吓人,青面獠牙,面目可憎。”</p>
“死了都是这样吗?”</p>
“难看。”</p>
江涉又翻过了许多页,道人很爱写东西,修行中遇到的各种感受,甚至师弟做饭难吃,全都写上去了。</p>
嘴碎,但又真实。</p>
……</p>
“贞观二十二年。祖母过世了,我修道未成,师父说不应该沾染这些因果,只下山看了一眼,没有让父母瞧到我。”</p>
“他们有些老了。”</p>
“为何还留着我小时候穿着虎头鞋?”</p>
……</p>
“贞观二十三年。师姐说皇帝去世了。”</p>
“人都会死,我辈学仙人,早便脱离红尘,何必执着这些?”</p>
“十一月,修行飞举之法,可离地一丈。”</p>
“这是我十六岁时便想学会的道法,如今已经及冠才明白一点。”</p>
“大道艰难,好在我不是凡人。”</p>
……</p>
“显庆五年,入道十七年了。我已经三十三岁,如果是在山下,已经到了中年,该是有儿孙的时候了,凡人要麻烦的事真多。”</p>
“父亲去世了。”</p>
“我去看他,大哥在前面扶棺。”</p>
“十几年不见,大哥也老了,有了孙子,见到我很高兴,搓着手想要给我钱花。修行人哪里需要金银铜臭?我看着他脸上的皱纹,还是收下了。”</p>
“师父那里有点石成金之法,我去学来。”</p>
“到时候他也不必为钱钻营。”</p>
“可怜。”</p>
“让师兄帮我把封面改了,我重新题字,本想叫‘金液上人成仙小传’,和师兄切磋,输了,好吧,便叫作——‘金液上人修行札记’!”</p>
江涉读到后面,闲言碎语越来越少。</p>
人也从少年话多,变得少言,只有那股自命不凡,潇洒不羁的意气没有改变。</p>
……</p>
“永隆元年,入道第三十六年。”</p>
“母亲去世了。”</p>
“好久没回家,找了许久才找到门路,大哥老的快死了,拉着我的手说了许多话,还说父亲去世前,一直很想见我。这次母亲过世,把我小时候穿的虎头鞋也葬进去了。”</p>
“我已经快忘了幼时的事。”</p>
“我瞧着像三十岁,比大哥的儿子还年轻。大哥头发已经花白了。”</p>
“有点后悔,之前下山时也不知是怎么想的,没有去见他们。自从十六岁入道起,竟再没有说过话。”</p>
“入道三十六年,我还未练会点石成金。”</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