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女神医和农业专家
玄武湖的锖白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1章 女神医和农业专家,重生40年代:开局送外国媳妇,玄武湖的锖白兵,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许峰看着那片土地,眼神深邃。</p>
……</p>
半个月后,一道老牛喘气似的引擎声,撕开了大别山清晨的宁静。</p>
一辆破旧的美式吉普,在泥泞的山路上颠簸着,终于爬到了村口。</p>
车门打开,王铮上的星星在阴沉的天色下依旧醒目。面容黝黑,眼神锐利如鹰,只是往那一站,周围的空气都仿佛凝重了三分。</p>
纵队副司令员,刘振。</p>
紧跟着下车的,是一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男人。他年纪和刘司令相仿,身上却没什么杀伐之气,反而带着一股浓浓的书卷味。</p>
纵队总医院的院长,陈博文。</p>
“刘司令,陈院长,路不好走,辛苦了。”王铮搓着手,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p>
刘振摆了摆手,鹰隼般的目光扫过这个泥泞破败的山村,眉头微微皱起。</p>
泥路,茅草屋,远处扛着锄头的农民。</p>
他转过头,盯着王铮,声音低沉有力,像是小口径炮。</p>
“王铮,你那份报告,我看了三遍。”</p>
“你说的,能解决我们十几万大军药品问题的金山,在哪儿?”</p>
“报告司令员!在这儿!”王铮挺直了腰板,大声应道,“请跟我来!”</p>
他没有带他们去看田地,而是直接引向了祠堂。</p>
祠堂里,那股常年不散的血腥和草药味,被一种干净的皂角水味道取代。</p>
林雪正带着几个小护士,在一张张拼起来的桌子上忙碌。她们面前,摆放着一堆堆炮制好的药材和一个个已经封装好的急救包。</p>
看到刘司令和陈院长进来,林雪只是停下手里的活,平静地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p>
陈博文的目光,瞬间就被桌上的东西吸住了。</p>
他没理会任何人,径直走到桌前,拿起一个急救包,小心翼翼地解开。</p>
“三七粉,金银花,板蓝根,黄连……”他捻起一点三七粉,放在鼻尖轻嗅,又用指尖感受着粉末的粗细。</p>
镜片后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藏不住的惊讶。</p>
“这炮制手法很老道,火候正好,既去除了燥性,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药力。”</p>
他抬起头,目光第一次真正落在了林雪身上,带着审视。</p>
“小同志,这方子,是你拟的?”</p>
“是。”林雪的回答不卑不亢,“但炮制的方法,是许峰教给乡亲们的。”</p>
“许峰?”陈博文愣了一下,这个名字,他没听过。</p>
刘振的目光则更直接。他看着那些码放整齐的急救包,沉声问道:“林医生,王铮在报告里说,这东西,能把我们战士的伤亡率,降低三成。”</p>
他盯着林雪的眼睛,像是在审问。</p>
“这个数字,是你估算的?”</p>
“报告司令员,三成,是保守估计。”林雪迎着他锐利的目光,没有丝毫退缩。</p>
“如果能保证人手一个,并且教会战士们如何第一时间自救,这个数字只会更高。”</p>
她的声音清脆而专业,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p>
“战争减员,一半以上不是死于一枪毙命,是死于流血过多和伤口感染。这个急救包,就是针对这两点。”</p>
刘振盯着她看了很久。</p>
这个年轻的女医生,身上那股沉静而自信的气度,让他有些意外。</p>
他点了点头,紧锁的眉头,终于松开了半分。</p>
“带我们去看看你的底气。”他对王铮说,“药田。”</p>
当一行人走到村外那片连绵的田地时,饶是见惯了大场面的刘振和陈博文,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p>
这哪里是乡下农民的田地?</p>
平整的土地被规划得像棋盘一样整齐,一道道笔直的垄沟深浅一致,旁边是新挖的排水渠和蓄水坑。</p>
远处山坡上,半阴半阳的地方,搭着整齐的遮阳棚。</p>
村口那个巨大的,散发着古怪味道的土堆,更是让他们看不明白。</p>
田间地头,几十个村民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喊着号子,动作整齐划一。</p>
那不是在种地。</p>
那像是在进行一场大型的土方工程作业。</p>
“老刘……”陈博文推了推眼镜,压低声音,语气里满是震惊,“这……这是在种地?”</p>
刘振没有回答,只是喃喃自语:“这他娘的是在修工事。”</p>
而指挥这一切的中心,是一个站在田埂上的高大男人。</p>
他穿着一身粗布短打,裤腿卷着,赤着脚踩在泥里,手里拿着一根木棍,正在给几个村民讲解着什么。</p>
阳光照在他身上,整个人像一尊沉默的,与土地融为一体的石像。</p>
“他就是许峰。”王铮在旁边低声说。</p>
刘振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瞬间锁定在了许峰身上。</p>
这个男人,就是报告里那个神秘的“农业专家”?那个用两声枪响就让全村人交出土地的“狠人”?</p>
“许峰同志!”王铮喊了一声。</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