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嘉奖令和调令
玄武湖的锖白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5章 嘉奖令和调令,重生40年代:开局送外国媳妇,玄武湖的锖白兵,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嘉奖令和调令
秋天,带着沉甸甸的金色,如约而至。</p>
这一年的丰收,是整个大别山地区,几百年来都未曾有过的盛景。</p>
王家坪的沙土地里,挖出来的红薯,个头大得吓人,一个就有四五斤重。</p>
水塘里的鱼,肥得捞上来都按不住。</p>
张家湾的梯田上,金黄的麦浪一层接着一层,沉甸甸的麦穗,把麦秆都压弯了腰。</p>
药田里的收获,更是惊人。</p>
晒干的金银花堆成了小山,板蓝根的根茎粗壮得像小儿手臂,而那些最金贵的三七,更是让陈院长派来的医疗队专家们,看得两眼放光,直呼“奇迹”。</p>
基地里,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p>
新修的粮仓,不到半个月就装满了。</p>
家家户户的屋檐下,挂满了火红的辣椒和金黄的玉米。</p>
村口的大灶,再也不是清汤寡水。</p>
大块的鱼肉,炖得喷香的红薯粉条,还有白花花的大米饭,管够吃。</p>
孩子们一个个吃得肚皮滚圆,在打谷场上追逐打闹,笑声清脆得能传出几里地。</p>
为了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大丰收,王铮特批,在打谷场上,摆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p>
几百张桌子拼在一起,从村头排到村尾。</p>
每一桌,都摆满了丰盛的菜肴。</p>
刘振副司令和陈博文院长也专程赶来了。</p>
他们看着眼前这片富足安乐的景象,看着那些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笑容的军民,震撼得半天说不出话来。</p>
宴席上,许峰成了当之无愧的主角。</p>
老族长带着各村的代表,端着满满一大碗米酒,走到许峰面前,齐刷刷地跪了下去。</p>
“许峰同志,您就是上天派来救我们大别山百姓的活菩萨!俺们给您磕头了!”</p>
“都起来!”许峰皱了皱眉,亲自上前,将老族长扶了起来:“没有活菩萨。能让大家吃饱饭的,是你们自己的手,还有科学。”</p>
“对对对!是科学!”石头在一旁举着酒碗,满脸通红地大喊:“俺们都听许哥的,信科学,得永生!”</p>
周围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p>
刘振端着酒碗,走到许峰身边,那双鹰隼般的眼睛里,满是复杂而深刻的情绪。</p>
他重重地拍了拍许峰的肩膀。</p>
“许峰同志,我老刘打了一辈子仗,杀过的人,见过的功劳,数都数不清。”</p>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而有力:“但我今天把话放这儿。你,在这大别山里,用锄头刨出来的功劳,比我那一个军打下几座城,都大!”</p>
他将碗里的酒一饮而尽。</p>
“这一碗,我代表十几万前线的弟兄们,敬你!”</p>
宴席的喧嚣,渐渐散去。</p>
许峰和林雪没有留在人群里,他们并肩走在田埂上,身后是喧闹的灯火,眼前是沐浴在月光下的,宁静的土地。</p>
晚风吹来,带着泥土和庄稼的清香。</p>
“真好。”林雪将头靠在许峰的肩膀上,轻声说。</p>
“嗯。”</p>
“你看,我们的家,又大了。”她指着远处连绵的田野和山峦。</p>
许峰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将她揽得更紧。</p>
他看着这片被他亲手改变的土地,心中那股一直存在的,属于另一个世界的疏离感,似乎正在被这片土地的根系,一点点地吸收、同化。</p>
他曾经以为,自己的双手,是用来终结生命的。</p>
可现在,这双手,却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如此磅礴的生机。</p>
或许,这才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真正的意义。</p>
……</p>
丰收的喜悦,像一坛陈年的老酒,后劲绵长。</p>
整个冬天,大别山第一后勤药材基地都沉浸在一种富足而安稳的氛围里。</p>
粮仓是满的,人心是暖的,就连山里的风,似乎都少了几分刺骨的寒意。</p>
王铮的嘴上再也没起过燎泡,走路都带着风。</p>
他现在去周边村子协调工作,根本不用摆事实讲道理,只要把人领到基地的粮仓门口看一眼,再领到大灶闻闻肉香,什么问题都迎刃而解。</p>
周大山更是成了最受欢迎的人。他不再是那个只会瞪眼骂娘的黑脸连长,而是孩子们眼里的“糖果将军”。</p>
军区奖励下来的那几箱水果硬糖,全被他揣在兜里,见着在外面疯跑的半大小子,就一人发一颗。</p>
看着孩子们舔着糖,露出缺了门牙的笑,他那张黑脸上的褶子都能舒展开。</p>
最清闲的,反而是许峰。</p>
基地的运作已经完全走上了正轨。</p>
石头现在是当之无愧的“首席农技师”,说起堆肥、轮作、病虫害防治,头头是道,比村里的老农都有威信。</p>
王铮则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从人员调配到物资分配,俨然一个大管家。</p>
许峰终于过上了他梦寐以求的日子。</p>
他不再需要每天天不亮就去巡视田地,也不用再费心去计算土地的酸碱度。</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