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同事的交流
宁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2章 同事的交流,一个交警,抢刑侦的案子合适吗?,宁修,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而且,现在科技手段这么发达,即使现场被破坏得看似一塌糊涂,像微量物证检测技术,能从极其微小的残留物中发现关键信息,哪怕是肉眼几乎看不见的一滴血迹、一根毛发,都可能成为破案的关键转折点。所以啊,咱们在现场勘查时,一定要有一双火眼金睛,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点异常。”徐麟的话语掷地有声,小李听得热血沸腾,心中对刑侦工作又多了几分敬畏与热爱。
两人正聊得火热,其他几位同事也被吸引了过来,纷纷围坐一旁,加入这场知识的交流盛宴。同事小王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徐哥,我在处理一些民事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时,经常遇到当事人各执一词,说法完全不一样,又没有确凿的物证,这种情况下怎么分辨真假,还原事实真相呢?”
徐麟笑了笑,目光扫过众人,缓缓说道:“这种情况确实棘手,但也不是毫无办法。首先,观察当事人的表情、动作、语气这些细节。说谎的人往往会不自觉地表现出一些异样,比如眼神游离,不敢直视对方;说话时可能会频繁停顿、重复,声音发虚,肢体动作也会显得僵硬、不自然。当然,这些不能作为绝对的判断依据,但能给我们一个初步的怀疑方向。”
“然后,就是从他们的陈述逻辑入手。真话通常是连贯、自然的,细节丰富且经得起推敲;而假话往往漏洞百出,前后矛盾。你要反复询问关键细节,看他们每次的回答是否一致,一旦出现偏差,紧抓不放,深挖下去,往往就能让真相浮出水面。还有啊,多走访周边的目击者,哪怕他们只看到了事件的一个片段,把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拼凑起来,也能勾勒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画面。”徐麟的经验分享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同事们求知若渴的心田。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交流的话题越来越广泛,从案件侦破技巧延伸到了与群众沟通的艺术、心理压力的排解方法,甚至是未来刑侦技术的发展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徐麟始终是那个最耐心的倾听者、最专业的解答者,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知识倾囊相授,同事们对他的专业知识越发佩服得五体投地。
不知不觉,窗外的天色渐暗,余晖将大家的身影拉得长长的。这场热烈的交流才慢慢落下帷幕,同事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各自散去。小李临走前,紧紧握着徐麟的手,一脸坚定地说:“徐哥,今天真是受益匪浅,我以后一定多向你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咱们一起守护这座城市的安宁。”徐麟微笑着拍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鼓励与期许:“好啊,咱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未来的路还长着呢。”
在警局这个大家庭里,这样的交流如同点点微光,汇聚成温暖而强大的力量,照亮了每一个人前行的道路,让他们在守护正义的征途上,步伐愈发坚定,无惧风雨,勇往直前。而徐麟,也在分享的同时,不断汲取着同事们反馈的新思维、新视角,持续充实着自己,为迎接下一个挑战蓄势待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