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真定府到了改天换地的时候
九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87章 真定府到了改天换地的时候,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九孔,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唐疆域辽阔,涵盖了广袤的土地。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三座重要的都城,它们分别是长安、洛阳和晋阳。
长安,这座古老而宏伟的城市,位于关中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它不仅与西域地区紧密相连,交通十分便利,而且在攻守方面都具备独特的优势。
长安四周地势险要,山脉环绕,河流交错,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使得这座城市易守难攻。
自古以来,长安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无数的战争和历史事件都在这里上演。
因此,长安被历朝历代公认为是最为适合作为京都的地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洛阳,坐落在黄河中游,地理位置四通八达,是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
这座城市自古以来就是商业和文化的中心,繁华异常。
然而,与长安相比,洛阳在地势防御方面稍显逊色。
尽管如此,洛阳依然以其繁荣的商业和灿烂的文化而闻名于世,吸引着无数的商人和文人墨客前来。
晋阳城,也就是太原府,它是大唐皇族的龙兴之地,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这里不仅是大唐的发源地,更是大唐的门户所在。
晋阳城四周山河环绕,地势险要,犹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俯瞰着长安和洛阳这两座都城。
它的存在,为大唐的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晋阳对于叛军而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就如同心脏一般重要。
它不仅是连接河北范阳老巢和中原洛阳之地的枢纽,更是叛军能否在这片广袤土地上站稳脚跟的关键所在。
然而,就在叛军以为已经攻下洛阳,造反大业已经成功在即的时候,晋阳城竟然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被裴徽所控制!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裴徽在夺取晋阳城时,竟然没有动用一兵一卒!
而这些天来,晋阳城只允许人员进入,却不允许外出,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屏障将其与外界隔绝开来。
再加上严庄的巧妙遮掩,使得安禄山等叛军对晋阳城已经易主的事实浑然不觉。
这无疑是裴徽计划在关键时刻给叛军的一记重击。
而接下来,义军的声势和规模将会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壮大,这无疑给叛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不仅如此,义军还以雷霆之势迅速攻占了叛军所占领的一些城池和郡县,这让叛军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
……
真定城,如今也被紧张的氛围所笼罩,仿佛预示着一场改天换地的谋划即将来临。
自从上一任守将田承嗣不幸被炸死后,真定府地界内的义军就像是得到了神助一般,在短短数日之内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如今的守将田庭琳心生警觉,他觉得整个真定府似乎都被一张无形的大网给笼罩着,而他自己也深陷其中,无法脱身。
为了弄清楚这背后的真相,田庭琳暗中派了不少人展开调查。
他派出了自己最信任的手下,让他们深入民间和城内各处,四处打听消息。
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这些手下终于带回了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然而,当田庭琳看到这些调查结果时,他的心情却愈发沉重起来。
这些结果显示,义军的突然壮大并非偶然,而是有一股强大的势力在背后支持他们。
这股势力不仅财力雄厚,而且手段高明,他们似乎对真定府的情况了如指掌,每一步都走得恰到好处。
田庭琳越想越觉得事情不对劲,他意识到真定府所面临的危机远比他想象的更为严重。
如果不能及时揭露这股势力的真面目,并将其铲除,那么真定府恐怕将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心急如焚的田庭琳来不及多想,他立刻匆匆忙忙地去找太守杨齐宣商议。
他的脸色阴沉至极,仿佛整个真定城乃至叛军后方老巢都压在了他的肩上,让人看了不禁心生怜悯。
一见到杨齐宣,田庭琳便毫不客气地说道:“杨太守,立刻屏退左右,本将有要事相商,此事关乎真定府的生死存亡!”
他的语气异常严肃,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杨齐宣虽然心中有些不悦,但面对田庭琳如此严肃的神情,也不敢怠慢。
他一边打着哈欠,一边随意地挥了挥手,示意仆从、护卫和下人都先退下。
待众人离去后,杨齐宣才不紧不慢地对田庭琳抱了抱拳,略带调侃地说道:“田将军有何指教啊?”
田庭琳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依然站在杨齐宣身后的安拉拉,缓声道:“杨太守,本将有一事不明,还望杨太守解惑。”
杨齐宣见状,心中虽有不满,但还是强压下来,客气地问道:“田将军有何事不明,但说无妨。”
田庭琳目光如炬,直视杨齐宣,沉声道:“本将总感觉这真定城内有不少朝廷的奸细,而且这些人很可能是朝廷不良府的人。”
杨齐宣闻言,脸色微变,他没想到田庭琳一来就说出这样的话,这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不过,他很快就恢复了镇定,笑着说道:“田将军多虑了,这真定府向来太平,怎么会有朝廷的奸细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