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安禄山要称帝了
九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98章 安禄山要称帝了,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九孔,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身旁的李猪儿见状,连忙带着四名大汉上前扶住他,小心翼翼地将他搀扶上了马车。
一上车,安禄山便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瘫倒在座位上。
那四名大汉则分站在马车四角,警惕地守护着他,生怕他有什么闪失。
马车缓缓前行,车轮滚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沧桑与变迁。
安禄山紧闭双眼,不一会儿便又打起了瞌睡。
他的呼噜声此起彼伏,与马车的嘎吱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
很快,马车穿越了南城,径直抵达了皇城门前。
高尚见状,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挥手示意那赶车的彪形大汉停下马车。
待马车稳稳停住后,高尚迅速跳下马车,快步走到车旁,轻声呼唤道:“主公!皇城到了。”
然而,此时的安禄山却并未立即回应高尚。
原来,他正沉浸在一场美梦中,被这突如其来的呼喊声骤然惊醒,一时间有些恍惚,如坠云雾之中,嘴里还迷迷糊糊地嘟囔着:“皇城……”
过了好一会儿,安禄山才终于回过神来,他像触电般猛地坐直身子,一把掀开马车上的布帘,迫不及待地向外张望。
刹那间,一座巍峨耸立、气势恢宏的皇城映入了安禄山的眼帘,宛如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令人心生敬畏。
安禄山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他瞪大双眼,凝视着这座宏伟的建筑,口中喃喃自语道:“这洛阳的皇城,果然不同凡响啊!”
他的脸上渐渐浮现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心中暗自思忖:“长安城的皇城本王曾经是常客,但这洛阳的皇城本王还是第一次来。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然而,就在安禄山得意洋洋之际,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顿时有些担忧地对旁边的高尚问道:“李隆基多年不来洛阳皇城住,这里的龙气是不是很稀薄?”
高尚心中暗自苦笑,脸上却流露出一副严肃庄重的神情,他郑重地说道:“主公不必担忧,洛阳这座城市历史悠久,早在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北魏以及隋朝时期,就已经是京都所在之地。即便是大唐和武周,也都将洛阳设为东都。尤其是武则天改唐为周之后,更是将洛阳称为‘神都’,这其中缘由,正是因为此时的洛阳龙气蓬勃,气势非凡。”
安禄山对于一些历史典故并不是很了解,听到高尚这番话,他心中的顾虑顿时减轻了不少。
他越想越觉得兴奋,对在洛阳城登基称帝这件事充满了期待。
他心想,若是能够在这样一个充满龙气的地方称帝,说不定就能借助真龙之气,彻底祛除他身上的病痛。
“本王此次是首次踏入洛阳皇城,一定要脚踏实地地走到紫薇宫,如此方能与真龙之气更为亲近。”安禄山一脸认真地说道。
话音未落,他便在李猪儿和另一名大汉的搀扶下,缓缓地走进了皇城。
进入皇城后,他们穿过金水桥,径直朝着皇帝在洛阳的住处——紫微宫走去。
一路上,安禄山都显得异常兴奋,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登上皇位的那一天,成为真正的真龙天子。
洛阳城内的皇城规模之大,竟然比长安城内的皇城还要更为宏大壮观。
安禄山本来就步履蹒跚,走得异常缓慢,然而经过半个小时的艰难跋涉,他仍然未能抵达紫微宫。
此刻的他,早已疲惫不堪,不仅呼吸变得急促起来,而且额头也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经过这番运动之后,安禄山却感到一种莫名的精神焕发。
这种奇妙的感觉,让他对高尚和严庄所说的以真龙之气洗刷病气的说法越发深信不疑,同时也愈发期待能够亲身感受一下这种神奇的效果。
于是,尽管身体已经极度疲惫,安禄山还是咬紧牙关,坚持继续朝着紫微宫走去。
又过了大约半刻钟,他终于看到了一座庄严肃穆、气势恢宏的宫殿。
“这紫微宫看起来和长安城的太极殿颇为相似啊,但此处的地势似乎是皇城内的最高处呢。”安禄山瞪大了眼睛,凝视着眼前的宫殿,突然开口说道。
然而,面对安禄山的疑问,高尚、安庆绪、崔乾佑等叛军的一众文武官员们却都面面相觑,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毕竟,在这群人中,除了安禄山本人之外,就只有跟在不远处的达奚珣曾经去过长安城的皇宫,亲眼见过那座太极殿。
高尚缓缓转过头去,目光落在达奚珣身上。
达奚珣心领神会,立刻像离弦之箭一般飞奔上前,眨眼间便来到安禄山身侧后方约四步远的地方。
他毕恭毕敬地弯下腰,深施一礼,然后用谦卑而恭敬的语气说道:“回禀王爷,洛阳城的紫微宫乃是隋朝时期隋炀帝下令让宇文恺所修建。”
达奚珣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解释道:“之所以将宫城选址于此,是因为洛阳的地势呈现西高东低的态势,而西北隅恰好是全城的最高点。如此一来,宫城便犹如矗立在山巅之上,可居高临下地俯瞰整个皇城,甚至能够将整个洛阳城尽收眼底。”
安禄山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他的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似乎对这个选址非常满意。
“原来如此。”安禄山轻声说道,“本王就喜欢这种能够俯瞰皇城和整个洛阳城的感觉。不过,这还远远不够。本王不仅要俯瞰皇城和洛阳城,更要俯瞰整个天下!”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无法抑制的豪迈与自信,仿佛整个天下都已尽在他的掌控之中。
此时的安禄山,意气风发、雄心勃勃,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
他的话语如同惊雷一般,在众人耳边炸响,让所有人都不禁为之一震。
高尚和达奚珣见状,连忙再次躬身,齐声应道:“王爷英明神武。”
他们深知安禄山的决心和魄力,自然不敢有丝毫怠慢。
而站在一旁的安庆绪、崔乾佑等叛军集团的文武官员们,听到安禄山的这番话后,更是欣喜若狂。
他们的眼睛发亮,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神情,仿佛已经看到了安禄山登上皇位、君临天下的那一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