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关于文明之理的设定。
Zethuselah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9章 关于文明之理的设定。,月球发现地外文明!完蛋,是战锤,Zethuselah,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章是回答书友 人类才是永恒 关于出现的水晶“文明之理”的设定说明。
亚空间共鸣的产物:
“文明之理”诞生于一个文明行将就木的瞬间,当智慧种族的灯火即将熄灭,其存在的本质、历史的沉淀、成就的辉煌以及命运的终结,皆在濒临消亡的刹那与亚空间产生不可言喻的深度共鸣。而亚空间则以“文明之理”作为回应,将其文明的精髓凝聚成一种物质化的存在。它既不是实体,也不是虚幻,而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存在。
文明灭绝的触发:
“文明之理”的形成并非文明主动行为,而是一种被动触发。当一个文明因战争、灾难、内耗或某种不可抗力而走向终结,其文明之火摇摇欲坠,即将彻底熄灭时,亚空间会如同一面无形的镜子,映照出这最后的辉煌与衰败,最终在亚空间中凝聚成“文明之理”。它既是文明消亡的证明,也是对亚空间的一种告别——一个文明在宇宙中最后的回响
灵能者的纽带:
在文明灭绝的最终时刻,亚空间会“选中”一位或几位拥有强大灵能的个体作为“文明之理”的承载者或见证者。这些灵能者能够感知到“文明之理”的存在,并可能与之产生某种精神连接。
亚空间可见性:
“文明之理”一旦形成,就不再是一个文明的秘密,而是亚空间历史的一部分,如同一个文明在亚空间留下的“照片”或“墓碑”,记录着其存在与消亡的每一个细节。这种可见性不仅是对逝去文明的纪念,也是对亚空间的一种警示——提醒所有存在,文明的兴衰是宇宙间永恒的循环,而“文明之理”则是这一循环中最深刻的见证。
文明重量的体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