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真的晚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章 秦燕之约,秦梦长歌,率真的晚晴,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再看那张桌子,上面整整齐齐摆放着一盘盘精致无比的糕点。这些糕点不仅外形美观独特,而且制作得十分精巧细腻,有的宛如盛开的花朵,有的恰似展翅欲飞的鸟儿,还有的仿若小巧玲珑的宫殿楼阁……光是看着它们那别出心裁的造型,就让人不禁垂涎欲滴,食指大动。
此时,姬丹首先打破沉默开了口。只见他微微蹙起眉头,脸上流露出些许忧虑之色,轻声说道:“我最近听闻吕相爷有意将自家女儿许配于你,让她成为你的正室夫人呢。要知道,以太后与吕相爷之间的亲密关系,你若想要立公主为王后,怕是不会那么顺利啊!”
然而,嬴政却依旧神态自若,仿佛这所有的事情都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漫不经心地随意摆了摆手,嘴角微扬,透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自信笑容,语气更是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霸气:“既然如此,那索性就两个都娶回来好了!”
听到这话,姬丹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愣了片刻之后,终于还是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他一边笑着摇头,一边用略带调侃意味的眼神看向嬴政,打趣道:“哎呀呀,没想到你这家伙竟然这么贪心呐!”
“先不说这个,此事寡人自有办法。”嬴政再次摆了摆手,那张威严的面庞之上,原本轻松的神态瞬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严肃且凝重的表情。他那深邃如渊的眼眸紧紧凝视着前方,仿佛透过虚空看到了遥远的战场和未来的局势。紧接着,他话锋一转,将视线投向了一旁的姬丹,用低沉而有力的声音问道:“姬丹,你觉得现在咱们秦国,能够与赵国李牧、廉颇一战的将军都有哪些?”
姬丹听到嬴政突如其来的发问,不禁微微一怔。他那双明亮的眼睛里迅速闪过一丝警觉与疑惑之色,心中暗自思忖道:“怎么?难道陛下已经下定决心要攻打赵国了吗?”然而,面对嬴政那犀利的目光,他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收敛心神,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回陛下,依臣之见,我国目前能与李牧、廉颇抗衡的将军,当属王翦、蒙恬等诸位大将。他们皆久经沙场,战功赫赫,不仅勇猛无畏,更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谋略。若由他们领军出征,想必定能与赵军一较高下。”
嬴政听后,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但眼中却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赞赏之意。他依旧神色坦然地注视着姬丹,语气平缓地说道:“嗯,不错。但寡人想听一听你对这些将领更为详细的评价。”
姬丹略作思索,随即拱手说道:“王翦将军智勇双全,用兵如神,其作战风格稳健而凌厉;蒙恬将军则年轻有为,英勇善战,尤其擅长骑射,所率秦军骑兵更是威震天下。此外,还有白起将军……”说到此处,姬丹忽然意识到自己失言,赶忙住口不言。因为白起虽曾立下不世之功,但因功高震主最终被赐死,乃是秦国朝堂上下讳莫如深之事。
嬴政似乎并未在意姬丹的失态,他只是静静地聆听着,目光始终未从姬丹身上移开。待姬丹说完之后,嬴政沉默片刻,然后缓缓开口道:“寡人知道你心中所想。以秦国如今强盛的国力,吞并其他国家确实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你是担心燕国亦难以逃脱这即将到来的风暴。”
姬丹闻听此言,心中不由得一惊。他深知嬴政所言不虚,此时的秦国已然成为诸侯之中最为强大的存在,统一天下之势已不可阻挡。想到自己的祖国燕国即将面临灭顶之灾,姬丹的心情愈发沉重起来。突然间,一股强烈的使命感涌上心头,只见他双膝一软,毫不犹豫地跪倒在地,神情庄重而恳切地说道:“陛下,请恕在下斗胆有一事相求。”
嬴政见到此景,脸上不禁流露出惊诧之意,他赶忙开口道:“究竟所为何事?快快讲来,你我之间无需这般拘谨有礼。”
姬丹闻声缓缓抬起头颅,其目光坚毅且真挚无比,就这样毫无躲闪地直视着嬴政的双眸,郑重其事地说道:“恳请陛下念及往昔情谊,日后您若是开拓疆土、征战四方之时,还望能够高抬贵手放燕国一马,切莫令燕国的黎民百姓深陷于战火硝烟之中,惨遭涂炭之苦,致使生灵蒙受灾祸啊!”
嬴政闻听此言,整个人瞬间呆愣当场,显然未曾料到姬丹竟会在此时此地突然提出如此请求。他瞪大双眼凝视着眼前跪地不起的姬丹,眸中的神色变幻莫测,令人难以捉摸,其中既有惊愕之情,又饱含钦佩之意,甚至还隐隐透露出一丝感动。
时间仿佛凝固一般,过了许久许久,嬴政才如梦初醒般缓缓伸出右手,轻柔地将姬丹从地上搀扶而起,然后用力地点了点头,沉声道:“姬丹啊姬丹,你这一心系念百姓疾苦的宽广胸襟,着实令寡人由衷敬佩。你大可放心,倘若真有那么一天到来,寡人定然会慎重思量你的这番恳切请求。”嬴政的话音虽低,但却如同洪钟大吕一般掷地有声,仿佛在此刻许下了一个无比庄严神圣的诺言。
姬丹的眼眸之中,忽然有一道感激的光芒一闪而过,紧接着,泪水便在眼眶里打转,仿佛随时都会滚落下来。他深深地弯下腰去,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说道:“多谢陛下!姬丹代表燕国的万千百姓,衷心感谢陛下您的仁慈之心啊!”
就在这时,温暖的阳光恰好透过雕花的窗户,如同金色的丝线一般洒落在屋内,轻柔地抚摸着三个人的面庞。嬴政缓缓转过头来,目光落在了一旁的琉璃身上。只见琉璃正全神贯注地凝视着自己和姬丹,那双美丽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好奇以及深深的思索之色。嬴政嘴角微微上扬,冲着琉璃露出了一抹淡淡的微笑。那笑容犹如春日里和煦的微风,充满了无尽的温柔与宠溺之情。
“公主殿下,不知道对于这朝堂之上的种种事务,您是否也感兴趣呢?”嬴政轻声地开口询问道,他的语气中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之感。
琉璃听到嬴政的问话后,不禁微微一怔,显然没有预料到嬴政会突然间向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她稍稍沉吟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摇了摇头,但很快又点了点头,缓声回应道:“回陛下,奴家对此只是略知一二罢了。但若是能聆听陛下您的高见,奴家自是万分荣幸。”
嬴政见到琉璃如此作答,心中的兴致越发高昂起来。他挺直了身子,双手负于身后,昂首阔步地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那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感慨万千地说道:“如今这天下局势动荡不安,各国之间纷争不断,彼此的势力也是此消彼长、变幻莫测。我大秦若想要一统天下,成就千秋霸业,就必须要广泛招揽天下的贤良之才,大力加强军队的建设,积极筹备战事。然而,在这朝堂之上,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犹如一张密密麻麻的大网交织在一起。稍有差池,哪怕只是一点点小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引发巨大的动荡,甚至危及整个国家的安危啊!”
姬丹站在一侧,神情专注地聆听着,不时轻轻颔首,表示对嬴政话语的认同:“陛下所言甚是。当下秦国固然强大无匹,然而其余六国亦非全然没有反击之力。特别是赵国,其拥有李牧和廉颇这等威名赫赫的将领,军事实力着实不可轻视啊!”
嬴政端坐在高位之上,听闻此言,他那深邃的眼眸之中瞬间闪过一道锐利如剑的光芒,宛如夜空中划过的流星一般耀眼夺目:“诚然如此,赵国实乃我大秦东进之路途中的巨大阻碍。但寡人座下同样汇聚了众多智勇双全的良将,像王翦、蒙恬等等,无一不是能在沙场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之人。”
琉璃则安静地伫立在一旁,默默地倾听着两人之间的对话。随着他们言辞的不断深入,她的内心深处不由自主地对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局势产生了更为深刻且全面的认知。此刻,她凝视着嬴政那张轮廓分明、充满自信与勃勃野心的面庞,心底对于眼前这位雄主的情感变得愈发错综复杂起来。一方面,她难以抑制地被嬴政所展现出的那种君临天下的王者风范深深吸引,为之倾心仰慕;另一方面,面对变幻莫测的未来以及可能出现的种种艰难险阻,她又不免心生忧虑,暗自思忖着前路究竟会通向何方。
就在这时,琉璃轻启朱唇,柔声向嬴政发问道:“那么依照陛下高瞻远瞩之见,接下来应当采取何种策略行动呢?”她的声音清脆悦耳,犹如黄莺出谷,在偌大的宫殿内悠悠回荡开来。
嬴政微微眯起双眸,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时间仿佛凝固一般,整个大殿内鸦雀无声,唯有那香炉中的轻烟袅袅升起,似在诉说着这凝重的氛围。终于,嬴政缓缓睁开眼睛,开口说道:“当下之秦国,首要之急乃是稳固国内局势。如今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妄图对我大秦造成干扰,必须将其逐一削弱,方能确保国家根基无虞。与此同时,要大力加强军事训练,打造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精锐之师;再者,积极储备充足的粮草物资,以备不时之需。待到时机完全成熟之际,方可挥师东进,向赵国发起雷霆万钧般的猛攻!”
坐在一旁的姬丹听闻此言,不禁紧紧地皱起了眉头,面露忧虑之色。他稍作迟疑后,拱手说道:“启奏陛下,赵国与我燕国毗邻而居,边界相接。倘若秦国贸然攻打赵国,只怕我燕国亦难以独善其身,极有可能受到战火波及。故而恳请陛下在出兵之时,能够周全考虑燕国的处境,莫让无辜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啊。”
嬴政闻言,微微一笑,起身走到姬丹面前,伸手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宽慰道:“姬丹贤弟不必担忧,你我自幼相识,情同手足,寡人又岂会坐视燕国无故遭受战乱之祸?此番出征,定会谨慎行事,尽量避免殃及燕国。然军国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还望贤弟理解寡人之难处。”说罢,嬴政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心中已然开始筹谋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
不知不觉中,日头渐渐西斜,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的地面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三人在屋内谈论着天下局势,时而激昂,时而沉思。这场对话,不仅关乎着秦国的未来,也牵扯着六国的命运。而琉璃,这个来自异时空的女子,也在这场对话中,逐渐深陷于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之中,她的命运,也与嬴政、姬丹等人紧紧地交织在了一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