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怎知心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3章 元年式,铁蹄哀明,山月怎知心事,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陶国振随后又在百三十步的距离,连发八铳。
按照《纪效新书》的考核标准,鸟铳的考核以九发为额,对着百步外高七尺、宽二尺的靶子进行射击,九中者为超准等、八中者为准上上等、七中者为准上中等,以此类推。
当然这只是毫无外部压力的射击情况,而且打的是固定靶,真到了战场上,能够保持平常训练的一半水准就足以称之为精兵了。
陶国振在百三十步的距离九发七中,这个结果让韩林等人大为惊讶。
要知道,这个距离足足将考核所规定的距离推进了三成,寻常的鸟铳九发中一就算是天大的运气。
随后,陶国振又开始试射鲁密铳,鲁密铳的标准靶子距离在一百三十步。
陶国振直接将靶子的距离挪到了百五十步,这次是九中八发,仍保持了一个极高的精准度。
韩林将陶国振叫了过来,笑着问道:“国振,这新式铳感觉如何?”
陶国振对于手中的两杆铳爱不释手,摩挲着木质的铳托,开口道:“回大人,不管是鸟铳,还是鲁密铳都要比原来的舒适和准度不少,且这铳管厚实,内壁光滑,可多加一钱的药量,如此便能将击发的距离向前再推二十步。”
韩林点了点头。
蒙古人的骑兵走的是轻骑漫射的打法,逐渐游走压缩战略空间,让敌人慢慢减员直到最后崩溃。
而女真人虽然也有轻骑漫射的打法,但更加野蛮,百步距离放弓远程压制,五十步左右开始缓冲,三十步则全速冲击,最后到五步时抵面而射,当然如果有楯车配合,则在三十步下马步战。
如果单兵作战的话,在女真人从压制到抵面能够铳一到两轮,而如果增加二十步的距离,则能多放一轮铳,让敌方再多增一些伤亡。
可以说这次的优化和改进不小。
“也别光说好的,说说你觉得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身边一个头发花白,身子显得有些岣嵝的人同样在仔细地听着,这人就是本次这二铳的工匠丁七,在陶国振试铳的间隙,他也被韩林叫到了练铳场上,来一起观摩。
丁七今年已经六十有三了,原来是蓟镇火器局的铳匠,他家本来就是匠户,十二三岁就跟着家里制铳,戚继光总督蓟州四镇练兵事时,对于火器十分看重,制造了大量的火器,丁七年轻的时候还见过他。
戚继光去职以后,蓟镇火器局的日子每况愈下,当时赖麻子奉了韩林的命,大力搜寻能工巧匠,丁七便是这个时间段被赖麻子找到。
在安家银、月俸、奖金等多重许诺下,已经穷得直呲牙的丁七自然知道该怎么选,因此带着一家子来到了乐亭定居。
而乐亭营也没失言,由于他经验丰富,给了他一个高级铳匠的头衔,月俸到了二两,这已经是战兵营小旗的薪俸标准了。
听到韩林的询问,陶国振不假思索地道:“重,鸟铳还好,鲁密铳本来就重,这新款的鲁密铳比以前还要重上不少,多举一会儿,手腕就有些承受不住,枪口摇晃的厉害,对瞄准不利。”
这个看法和韩林的一致,如果说鸟铳的重量还算是在能接受的范围,那么鲁密铳就有些难以接受了。
“要造得轻一些,也不是没有办法。”
见所有人都看向了自己,丁七低下头略微想了想,便开口道:“现在鸟铳和鲁密铳的铳床用的都是桦木,如果换成松木的话,能将铳床的重量降两成。”
“缺点肯定也不小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