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为了我,母亲尝试和她做朋友
丢由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章 为了我,母亲尝试和她做朋友,五岁那年,她成了北漂,丢由呀,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你就应该多照些产品照片,弄好看点,吸引客户。可别不舍得投入,有了一个客户,就有第二个,数不胜数,忙都忙不过来。我现在就是,客户太多,还在不停增加,真是三头六臂忙不过啦。”
徐小芜真的不知道说什么了,急忙点头。
王小红又谈起自己的生意经,“我跟你说,你这个年纪真的应该混混职场。我听说你没做过正经职场吧,我觉得你得试试,不然不是白活了,这么重要的事都没尝试过。”
“对的,有时候……”
“没什么但是。你胆子太小,只有被人摆布的分量。你得脸皮再厚点,想办法扩大市场……对了,你除了卖衣服还卖什么?还在卖酒吗?”
卖酒这事一直是徐小芜千藏万藏藏不住的。自从来了北京,徐小芜像是招惹了瘟神,每次因感情的事节外生枝,黑料总会被迅速挖出。有些细节,像是她工作的包厢、带班的领导、常坐的末班车……她自己都忘得透彻,可掘密的人愣是能把一切都原封不动搬出来。听了王小红无意戳她痛处,徐小芜更惊异于“敌人”的强大。她一直以为自己身居暗处呢!
徐小芜定定地望着对方,说自己只卖衣服。
王小红皱皱眉吗,“只卖一件东西,销路不容易打开。你想想,人们买衣服,尤其是你照片里那种风格独特的衣服,肯定没的配,这时候你让她们选一下能够搭配的鞋子啊、手链啊、帽子啊,这个销路就打开了。如果不提供配件的选择,那可能人家连衣服都不会买”
徐小芜内心觉得对方说得在理,可无心学习。而王小红沐浴着徐小芜的目不转睛,便有了更多分享的动力。王小红权衡着分享自己的生意经,把内容小心翼翼地分享着,既想让徐小芜有所长进,又不想让她太有出息。
徐小芜因为兴致不高,话题往往踢到她这边就接不下去。长久的沉默后,她问回王小红问,“那你是卖什么的?”
王小红是做的是文化产业,卖的事退伍军人杂志,她说,“我是卖纸的。”
“卖纸的?”
“对,”,王小红喜欢把信息加工得阴阳怪气,“有字的那种,可以读的。”
徐小芜不知如何接话。她沉默许久,蹦出一句,“我认字的。”
话题彻底死了。王小红认定徐小芜这种半天憋不出屁的人不会有什么大出息,也听不懂自己的以身传教,便也任自己沉默了。两个人对视半响,又一个吸面、一个嗑瓜子地造出点声响,终于王小红醒了,发现自己蠢到把生意场上的能屈能伸、化敌为友带到生活去了。她问,“计生办的事好了吗?”
“快了,快了。”
“一年了,还没下来?”
“快了……”
王小红忍不住,“你是不是没办,跟我这拖延时间呢?”
“没,我办了……真的快了。”,这理直气壮地语气徐小芜每天都练,可还是破了气势,甚至带了哭腔。
王小红看人很准。那一瞬间她后悔自己没早早地打量徐小芜--只要她花足够心思,便能看到徐小芜不住摩挲的拇指交叉、颤抖的睫毛,听到她逐渐加速的呼吸,每口气都比上一口更深、更沉,呼吸不易察觉地时断时续。真是大意失荆州!王小红弹起来,焦虑快把她点燃。她直勾勾地俯视徐小芜,“你真的办了?”
徐小芜嘴巴里还吐着,“快了,快了。”,可她那过于虚假的微笑和数不胜数的小动作把真相出卖了。
王小红重重坐下,“咱们现在就给计生办打电话问问。”
“他们可能下班了 。”
王小红放下手机,蛇窥视猎物般望着对方,“要是我发现你捣鬼……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我告诉你,徐小芜,我告诉过你几百遍,我们都是母亲,谁要是一脚把娃的前程踩断了,那肯定是要上前拼命的。”
“我知道,我知道。你要相信我。”
“我相信你一年了。就是因为相信你,所以我没有早早地发现你做鬼。我告诉你……”
“我没有做鬼!”,徐小芜眼见事情败露,心中累计的、层层叠叠的、束缚她行动的恐惧也好、焦虑也好,全都一股脑被踢开。她尝试让自己像受辱咬人的兔子,用殊死搏斗的气势再去压敌人一会,她可以下跪、可以打脸,可以称对方为衣食父母,只要王小红能再信她一个月,。从小到大,每个决定命运的机会她都抓住了,虽然不择手段,一路上拆东墙补西墙,没什么战略上的长进,但还是每一步都背水一战地挺过来了。现在,她要为后代再战几轮。
王小红明白,声高意味心虚。她匆匆走了,没结饭钱。徐小芜恨自己的段位不够高,看不出事态转变,战战兢兢地又坐下了。她姑且认为,敌人被吓得落荒而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