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62章 北冥剑墟(魔渊曙光),时砂溯神记,毕名,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危急关头,陆昭阳突然折断青云剑身。剑刃断裂处迸发的不是剑气,而是当年七弟子传承给他的本命精血。血珠在空中凝成\"舍生取义\"四字,化作锁链缠住入魔弟子。魔种尖啸着离体时,众人看清那竟是微缩版的《魔剑赋》书灵。
第十二段(三墟共鸣)
书灵逃向剑墟深处时,东海与西域方向突然射来两道剑光。三道光芒在祭坛交汇,显化出完整的《魔剑赋》虚影。赋文开篇赫然是陆昭阳的笔迹,结尾处却写着\"此赋成时,天下无剑\"。青云剑的残刃突然自行飞向虚影,仿佛受到本源召唤。
第十三段(剑魔真言)
虚空中响起初代阁主的声音:\"当年分赋为三,正是因见汝未来。\"原来所谓魔劫,竟是陆昭阳道心崩溃后所化的未来身。此刻祭坛升起三柄剑器:东海诗剑、西域梵剑、北冥魔剑,分别代表他修行路上的三种可能。
第十四段(三剑择一)
诗剑清光潋滟却失之软弱,梵剑庄严厚重却近迂腐,魔剑霸道凌厉却暗藏凶险。当陆昭阳伸手欲取诗剑时,青云剑残柄突然灼伤他的手掌——这提示他三剑皆不可取。七弟子突然同时割腕,血线在空中交织成未完成的第四把剑形。
第十五段(铸心为剑)
陆昭阳长啸一声,将青云剑残柄刺入自己心口。心头血喷涌而出,浇铸在那柄血剑上。诗剑的灵韵、梵剑的禅意、魔剑的决绝同时融入,在北冥寒风中凝成全新的剑形。剑身无铭无文,唯剑格处嵌着七枚弟子本命剑的碎片。
第十六段(赋散魔消)
新剑成型的刹那,《魔剑赋》虚影突然崩解。那些文字化作黑雪飘落,每片都映照着陆昭阳修行路上的某个瞬间。当最后一片黑雪触及剑锋,北冥剑墟开始崩塌,冰层下升起七十二朵青莲——正是当年初代阁主埋下的封印后手。
第十七段(剑阁新生)
青莲托着众人升空时,每朵莲花都绽放出不同剑意。陆昭阳在虚空写下\"止戈为武\"四字,青莲顿时化作流光飞向中土。他知道这些剑意将重塑青云峰,而真正的诗剑阁不该是建筑,应是这\"以剑载道,以道御剑\"的永恒传承。
第十八段(大道初成)
归途中风雪骤停,北极星突然大放光明。星光中浮现初代阁主虚影,手持无字玉剑微微颔首。陆昭阳手中新剑突然褪去形质,化作一道清光没入眉心。他终于明白:最高剑道不在外物,而在那颗历经魔劫仍不染尘埃的剑心。
第十九段(薪火相传)
回到中土后,陆昭阳遣散七弟子各传其道。有人入世教稚童习剑强身,有人隐居着《诗剑心传》,最年幼的女弟子甚至远渡重洋。临别时,每人眉心的剑印都飞出一缕光,在云端凝成永不消散的\"剑\"字——那才是真正的护山大阵。
第二十段(无剑之剑)
百年后的青云峰巅,已无剑阁楼宇。唯有一株古松下,竖着块无字碑。樵夫传说月明之夜,能见白衣人踏云舞剑,无剑器在手,却引得满山草木皆作龙吟。而东海、西域、北冥三处,每逢甲子便有青莲绽放,莲心藏着半式未完成的剑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