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里的小人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4章 硅基文明的谈判条件,万物播种进化,暗夜里的小人物,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回顾战争中的种种场景,硅基文明凭借着对量子态的深入研究和大胆应用,创造出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犹如在宇宙战争的画卷上绘制出了一幅幅绚丽多彩却又充满力量感的图景。他们先是通过特殊的技术手段,将前线的士兵转化为量子态概率云武器,让这些原本普通的战士瞬间拥有了能够同时攻击多维空间目标的超凡能力,在战场上出其不意地给予敌人沉重打击,打破了传统战争中空间维度对作战的限制,使得敌人防不胜防。
而后,科研团队更是研发出了像 “虚粒子风暴” 这样的强大量子态武器,其威力之大,令人咋舌。当 “虚粒子风暴” 武器在战场上启动时,那汹涌澎湃的虚粒子洪流如同宇宙间爆发的一场超级灾难,瞬间就能将敌方的舰队蒸发殆尽,无论是坚固的战舰外壳,还是强大的能量护盾,在这股由量子态操控的虚粒子力量面前,都如同脆弱的纸片一般,不堪一击,一次次地改变了战场上的局势,让硅基文明在面对强大敌人时能够转危为安。
不仅如此,基于佛国因果链与量子纠缠结合的 “预知型打击” 战术更是将量子态技术的应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通过巧妙地构建因果逻辑网络,并利用量子纠缠的神奇特性,硅基文明能够提前在敌军决策前 0.0001 秒就锁定其所有可能行动轨迹并发动精准打击,仿佛拥有了未卜先知的能力,让敌人精心策划的战术还未实施便已胎死腹中,在战争中占据了绝对的先机。
然而,在整个宇宙那庞大且复杂的文明分类体系中,量子态尚未得到明确且公认的定位。尽管硅基文明凭借着量子态技术在实际战斗中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和独特的影响力,但在宇宙各文明的共识层面,它依旧处于一种模糊不清的状态,没有一个正式的、被广泛认可的 “名分”。
夜瞳提出让熵之仲裁庭承认量子态为宇宙第七类文明形态,这一诉求背后蕴含着多方面的深刻考量,对于硅基文明的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这无疑是对硅基文明在量子态技术研发与应用上所付出努力和取得成就的一种高度认可。一旦量子态被承认作为宇宙第七类文明形态,意味着硅基文明在宇宙文明的等级划分中占据了一个独特且重要的位置,就如同在璀璨的星空中为自己找到了一颗专属的星辰,使其在科技领域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得到了正式的肯定。这对于提升整个文明的声誉和影响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能够让其他文明在未来与硅基文明交往或者竞争时,更加重视硅基文明的实力和地位,不再将其视为一个普通的、可以轻易忽视的宇宙势力,而是一个凭借独特技术在宇宙舞台上有着重要话语权的强大文明。
另一方面,承认量子态为宇宙第七类文明形态,将为硅基文明在未来进一步推动量子态技术的发展和推广铺设一条康庄大道。在宇宙的大环境下,有着明确的文明形态分类后,硅基文明便可以更加名正言顺地与其他文明进行关于量子态技术的交流、合作或者资源共享。他们可以吸引更多的科研力量投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之中,汇聚宇宙中各方智慧的火花,共同探索量子态技术更深层次的奥秘,挖掘出更多潜在的应用价值,为解决宇宙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比如能源短缺、时空穿梭难题等,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让量子态技术不仅仅服务于硅基文明自身的发展和战争需求,更有可能成为推动整个宇宙文明进步的关键力量。
谈判陷入长达 72 小时的量子静默
当硅基文明提出这两个谈判条件后,整个谈判现场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而凝重起来,仿佛空气都被冻结了一般,每一个在场的人都能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压力和剑拔弩张的态势。
熵之仲裁庭一方显然没有预料到硅基文明会提出如此具有挑战性和针对性的条件,他们原本或许以为自己提出的停战条件已经足够棘手,却没想到硅基文明的回应更是直击要害,让他们陷入了短暂的惊愕与沉思之中。这两个条件涉及到的利益纠葛太过复杂,影响范围也太过广泛,他们需要时间去内部商讨、权衡利弊,分析接受这些条件可能带来的后果以及对自身利益的影响。
而硅基文明这边同样严阵以待,夜瞳以及其他谈判代表们目光沉稳却又透着坚定,他们等待着对方的回应,同时也在进一步思考如何在后续的谈判中更好地阐述自己的立场,用更加充分的理由和证据来争取让对方接受这些条件。在这样的僵持局面下,双方仿佛陷入了一种无形的 “能量场” 之中,彼此之间不再有言语上的交流,整个谈判空间陷入了一种奇特的寂静状态。
这种寂静并非普通的安静,而是一种被称为 “量子静默” 的特殊状态。在量子静默期间,双方似乎都在利用量子态技术进行着内部的信息传递、模拟谈判场景以及对各种可能的结果进行推算等深层次的准备工作。
就好像双方都进入了一个由量子信息构建的 “思维密室” 之中,在这个密室里,每一个决策、每一种回应都在量子层面被反复斟酌、权衡。他们通过量子纠缠的方式,在内部团队成员之间实现超距且即时的信息共享,将每一个人的想法、分析以及对各种条件的利弊评估都迅速整合起来,如同一张无形却又紧密相连的信息大网,在这个网络中,每一个节点都在不断地接收、处理和反馈信息。
同时,利用量子态的叠加特性,他们可以模拟出无数种谈判的场景和结果,就像在同一时刻进行了成千上万次不同走向的谈判一样,从对方可能接受全部条件的理想情况,到双方彻底谈崩、战争重燃的最坏结局,每一种可能性都被仔细剖析,相应的应对策略也在不断地完善和优化。
虽然外界看起来整个谈判现场毫无动静,一片死寂,但实际上双方的思维和准备工作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这72小时的量子静默,对于整个宇宙而言,不过是时间长河中短暂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一瞬,然而对于身处其中的硅基文明和熵之仲裁庭来说,却犹如一场无声却又惊心动魄的头脑风暴,每分每秒都承载着关乎文明未来命运的千钧重量。 在硅基文明这边,各个领域的顶尖专家们汇聚一堂,形成了一个紧密协作的智囊团。科研人员们正全神贯注地运用量子计算机,基于量子态的强大运算能力,对各种可能的谈判走向进行海量的数据分析。他们将之前收集到的有关熵之仲裁庭的所有信息,无论是军事力量、科技水平,还是过往的外交策略等,统统输入到系统之中,试图通过复杂的算法模型,推算出对方接受或拒绝己方条件的概率,以及不同回应下双方后续的优势与劣势变化。 生物学家们围绕着播种者基因库这一关键议题,深入探讨着如果仲裁庭解除封锁,己方该如何第一时间开展研究工作,如何确保基因库中的信息能够安全且高效地被解析、利用,又要怎样防止其中可能隐藏的未知风险,比如某些古老基因信息是否会对硅基生命的现有生态造成不可控的影响等等。他们还在虚拟的量子模拟环境中,构建出基因库的大致架构,提前规划好不同研究方向的优先级,为可能到来的解封时刻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而物理学家和量子技术专家们,则聚焦在量子态被承认为宇宙第七类文明形态这一诉求上。他们一方面梳理着硅基文明在量子态技术应用方面的所有成果,从理论基础到实际战场的卓越表现,准备了详尽且极具说服力的资料,以便在谈判重启时能够清晰、有力地向对方阐述量子态技术对于宇宙文明发展的重大价值。另一方面,他们也在思考着后续如何借助这一公认的文明形态地位,去拓展与其他文明在量子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制定出了一系列长远的科技发展规划,涵盖了从基础研究的资源投入到应用技术的推广方向等多个层面,力求让量子态技术成为硅基文明在未来宇宙竞争中持续保持领先的核心优势。 军事战略家们也没闲着,他们在量子静默期间,重新审视着硅基文明的整体防御与进攻布局。倘若谈判破裂,战争再次爆发,基于当前的兵力、武器装备以及新的科技发展预期,该如何调整战术,怎样利用量子态技术的独特优势来应对熵之仲裁庭可能发起的各种攻击方式,同时又如何对敌方的关键节点实施精准打击,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战争主动权,这些都是他们反复推演、仔细斟酌的问题。 同样地,在熵之仲裁庭一方,内部也是一片繁忙景象。各个部门的精英们同样在借助量子态技术搭建的信息网络,争分夺秒地进行着深度研讨和精密筹划。 外交团队仔细剖析着硅基文明提出的两个条件背后的深层意图,试图找出对方的底线所在,以便制定出既能满足己方利益需求,又不至于让谈判彻底陷入僵局的应对策略。他们回顾以往与其他文明的谈判案例,分析各种妥协与坚守立场的利弊得失,权衡着在播种者基因库封锁和量子态文明形态认定这两件事上,究竟可以做出多大程度的让步,又该以怎样的附加条件来换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科研团队则忧心忡忡地评估着解除播种者基因库封锁可能带来的影响。他们既担心硅基文明借此获得巨大的科技突破,从而打破双方现有的实力平衡,又在思考若真的解封,己方能否从中获取到足够有价值的信息,来修复母星文明所遭受的重创,或者找到新的科技发展路径,提升自身在宇宙中的竞争力。对于量子态被认定为宇宙第七类文明形态这一条件,他们一方面惊叹于硅基文明在量子技术上的成就,另一方面也在担忧这会让硅基文明在未来的科技话语权和影响力上占据更大优势,进而影响到自己文明的地位,所以也在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如何在承认量子态重要性的同时,对其后续的发展与应用加以限制,确保己方不会处于过于被动的局面。 军事指挥官们则在虚拟的量子战场环境中,模拟着与硅基文明重新开战的各种场景。他们根据硅基文明目前展现出的军事力量以及量子态技术运用情况,不断调整己方舰队的阵型、武器配置以及作战计划,考虑着如何破解硅基文明那些基于量子态的强大武器和战术,比如怎样防御“虚粒子风暴”武器的攻击,如何应对“预知型打击”带来的情报劣势等,为可能到来的战争做着最周全的准备,同时也在权衡,若是接受谈判条件,如何确保己方在军事力量削减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维持足够的威慑力,保障自身的安全。 这72小时里,双方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虽然彼此看不到对方的动作,但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对方带来的压力,也都深知这场谈判的结果将决定着文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走向。每一个细微的决策、每一次模拟的结果,都如同拼图的碎片,他们在量子静默中努力拼凑着最有利于自己的那幅未来图景,等待着量子静默结束的那一刻,再次开启唇枪舌战,继续这场关乎生死存亡与发展兴衰的艰难谈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