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真假薯蓣
鱼多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0章 真假薯蓣,跟一百个壮汉进山开荒?包活的,鱼多嘴,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曹三德连忙出声制止:
“别呀絮儿!你认真忙你的比什么都强。”
唐越冬赞同地点头:
“蒸煮吃喝既然有人拿手,就该让人家尽其所能,你呢,还是发挥你的优势才好。”
就连孟长义也说:
“善用矛之长、弓之劲、短兵之灵活。吃饭,吃饭。”
宋丹霞美眸看了一圈,小声好奇问絮儿:
“你……对他们做过什么?”
絮儿云里雾里的哪知道啊,老实摇头:
“我不知啊,做饭这事,各有其味道,我大概太普通了吧。”
男人们凑在一块东拉西扯假装谈正事。关于吃饭,有陈巧织每日换花样动心思的,他们没必要让自己的唇舌继续艰苦呀。
絮儿啊,更适合关注大事。
百合粥的味道清甜,即便他们使用的不是什么好米。宋丹霞说,大户人家有家底的,会放一点蜂蜜或糖,而她知晓更多的是在药用方面。
负重上路,无疑会让人更容易疲惫。钻山是极辛苦的,无路则开路,遇险则平险。
在第五日半上午,邓宝追了上来。这倒是不止他孤身一人腿脚快,宋丹霞在途中又拉着一群人停下挖草药。
大叶片,花果是一种带点紫色的刺球。
起初宋丹霞只想采摘一点种子,想着回村或是备用,或是想办法培植一些。
关屯的人近两年尤其关心吃用,随口问她这东西是否能吃。
宋丹霞回想后说道:
“这种药称作牛蒡子,根多切片晾晒,可以吃,但是好像不好吃。”
絮儿双眼放光,小手一挥道:
“我们不在意它什么功效,能吃就行,带回去让巧织想办法。动手开挖!”
宋丹霞:
“哎……牛蒡根长得很深,耗时费劲,要不然回程再说?”
她本是好意啊,明知他们进山是去找野豆子的,再拖延下去,那豆荚还不得炸开崩得满地豆子?
絮儿其实什么都想要。
她希望经历大半年干旱的野豆子依旧如去年那般高产;更不想错失宋丹霞所发现的有用药材,尤其是能当粮食吃的东西;能与孟长义多一日相处,是她不能诉说的秘密。
孟长义着急松山石,得到这一样助力,他好送兄弟们走得更高更远。
“絮儿,这方面还是听宋姑娘的吧,你若是很想尝尝,我们挖一点带在路上吃就是了。”
牛蒡生长的地方不算难挖,不过确实如宋丹霞所说,几乎每一株都有很长的根。
刚开始众人不觉得有什么奇怪,草根么,都长得差不多。等一根根完整的牛蒡横摆在地面上,曹三德惊咦出声:
“哎呀,这不是薯蓣么?!”
几个男人头挨着头蹲在地上看,就连絮儿也撑着膝盖上方皱眉疑惑。
像,样子真的很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