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国际合作
桂花树m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3章 国际合作,卧底之爱:缅北的爱恨纠葛,桂花树m,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面对这种跨国界且手段复杂的新型犯罪,陆琛和苏瑶深知,仅靠他们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借助国际力量,形成合力,才有可能战胜这一严峻挑战。于是,他们所在的团队毅然决然地与国际刑警组织展开了紧密合作,携手踏上了这场艰难的打击犯罪征程。
频繁奔波,汇聚智慧
陆琛和苏瑶仿佛不知疲倦的候鸟,频繁地穿梭于世界各地,参加一场又一场的国际会议。每一次出行,都伴随着漫长的飞行和时差的困扰,但他们从未有过丝毫抱怨。这些会议对于他们而言,犹如全球执法精英和专家的智慧盛宴,来自不同国家的执法人员、犯罪学专家、网络安全专家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应对新型犯罪的良策。
在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上,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各国代表们表情严肃,气氛紧张而热烈。陆琛站在讲台上,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他们所掌握的新型网络金融诈骗犯罪的情况,包括犯罪手段、已发现的线索以及面临的困境。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这种犯罪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对社会的稳定和信任体系造成了严重冲击。我们必须联合起来,共同应对。”陆琛一边说着,一边展示着精心准备的ppt,上面详细罗列着各种数据和案例,让各国代表们直观地感受到了这种新型犯罪的严重性。
各国代表们纷纷点头表示认同,随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位来自欧洲国家的执法官员站起身来,分享了他们在打击类似犯罪时的经验教训:“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犯罪组织往往会利用不同国家金融监管的差异,进行资金的转移和洗白。所以,加强国际间金融监管的协调至关重要。”他的话语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许多代表纷纷记录下这一重要信息。
另一位亚洲国家的网络安全专家则提出了一些关于破解加密技术的新思路:“我们研发了一种新的算法,可以对常见的加密方式进行反向解析。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局限性,但经过进一步优化,或许能够帮助我们突破犯罪组织的加密防线。”他的发言让会议气氛更加热烈,大家围绕着这一技术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在交流过程中,陆琛结识了一位来自国外的犯罪心理学家,名叫大卫。大卫有着深邃的眼神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他对犯罪心理的研究造诣颇深。会议休息期间,陆琛主动走到大卫身边,与他攀谈起来。陆琛端着一杯咖啡,微笑着说:“大卫先生,您在犯罪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让我深受启发。我觉得在应对这次的新型犯罪时,心理学或许能发挥重要作用。”大卫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放下手中的杯子,兴奋地回应道:“我也正有此意!这种新型犯罪组织如此狡猾,单纯从技术和法律层面很难彻底击败他们,从心理层面入手或许是个突破口。”
深度合作,剖析心理
陆琛与大卫在会议休息期间深入交谈,发现彼此对如何应对这种新型犯罪有着许多相似的看法。大卫认为,从心理层面入手,研究犯罪组织成员的行为模式和心理弱点,或许能够找到瓦解其架构的方法。陆琛对此深表赞同,他兴奋地说:“大卫,我觉得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这些犯罪分子之所以如此猖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自认为能够逃避法律制裁,有着一种侥幸心理。如果我们能从心理上打破他们的这种自信,或许就能打乱他们的部署。”
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共同展开研究。他们在会议结束后,迅速组建了一个临时研究小组,成员包括来自不同国家的执法人员、技术专家和心理学家。他们租下了一间宽敞的会议室作为临时办公室,墙壁上贴满了各种资料和线索,办公桌上堆满了电脑和文件。
他们收集了大量关于该犯罪组织的资料,包括其作案手法、成员背景等信息,试图从中找出犯罪组织成员的心理规律。他们发现,这些成员虽然分布在全球各地,但在追求利益和逃避风险方面有着相似的心理动机。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犯罪组织成员的心理,大卫还对一些已经落网的犯罪分子进行了远程视频访谈。
在一次访谈中,面对镜头,一名犯罪分子起初还试图掩饰自己的罪行,但在大卫巧妙的引导下,逐渐放松了警惕,开始讲述自己参与犯罪的过程和内心想法。他说:“一开始,我只是觉得这是一个赚钱的机会,而且感觉很刺激。后来,越陷越深,虽然知道有风险,但总觉得自己不会被抓到。”通过这次访谈,大卫和陆琛更加明确了犯罪组织成员的侥幸心理和对利益的贪婪。
于是,他们开始制定一系列针对犯罪组织心理防线的策略,希望通过巧妙的心理战术,让犯罪组织内部产生矛盾和混乱,从而为警方的抓捕行动创造有利条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制造一些假线索,让犯罪组织误以为警方已经掌握了他们的核心信息,从而引发他们的恐慌和混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