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费仲计废姜皇后,白话封神演义,清风随竹影,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时诸大臣纷纷议论,难以辨别真假。其中有上大夫杨任对武成王说:“姜皇后忠贞恭顺,品德高尚,慈祥仁爱,对宫廷内有所规章。据下官推测,其中必有曲折不明之处,宫内肯定有私通之事。各位殿下、大臣们不可退朝。且听取西宫黄娘娘的消息,再做定论。”百官都在九间殿内未散去。
另一方面,奉御宫承旨到达中官,姜皇后接旨,跪地倾听宣读。
姜皇后听后,放声大哭道:“冤啊!冤啊!是谁这个奸贼栽赃,诬陷我这个无辜之人!可怜我数年来在宫闱中,勤勉俭省,日夜辛勤劳作,何时有过轻率之事,有负了母亲的教诲?如今皇上不加辨别就把我送到西宫,生死未卜!”姜后悲伤地哭泣着,泪水滴在衣襟上。
奉御官和姜后一同来到西宫。黄贵妃把旨意放在上首,尊重国法。姜皇后跪下说道:“我姜氏素来忠良,皇天后土都可以鉴察我的心。如今不幸遭到人陷害,求贤妃审察我平日所为,为我做主,洗脱这冤屈!”黄妃说:“圣旨上写着你命令姜环杀害君主,将国家献给东伯侯姜桓楚,篡夺成汤的天下。这事情重大,涉及逆礼乱伦,背离夫妻之大义,违背正妻的恩情。如果情况属实,应将你九族夷为国人!”姜后说:“贤妃在上,我姜氏是姜桓楚的女儿,父亲镇守东鲁,是二百镇诸侯中的首领,官职超过三公,身为国戚,女子位居中宫,身居四大诸侯之上。再说我生了儿子殷郊,已经正位于东宫,圣上万岁之后,我的儿子将继位为大王,我将成为太后。前代并没有听说过父亲当皇帝,却命令女儿负责太庙之事,我虽然是女流之辈,但并非至愚至此。且天下诸侯,并不只有我父亲一个人,如果天下尽兴进行问罪之师,又如何能保持永久的和平!请贤妃仔细审察,洗脱这奇异的冤屈,完全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请求批回旨意,转达我的忠诚,这份恩典不应浅薄!”
话还没有说完,圣旨来催促。黄妃乘着辇车到寿仙宫等待旨意。纣王宣召黄妃进宫,朝贺完毕后,纣王问道:“那个贱人招供了吗?”黄妃奏道:“奉旨严查姜后,并没有任何私情,实在是贞静贤能之德。后乃元配,侍奉君主多年,蒙陛下宠爱,生下殿下,已正位于东宫。陛下万岁之后,她身为太后,有何不足之处,竟敢欺心,制造此灭族之祸!何况姜桓楚官居东伯,位至皇亲,诸侯朝称千岁,竟敢派人行刺,必定没有道理。姜后痛苦至骨髓,怀冤在心。即使姜后愚昧,也从未有过父为天子而女能为太后、甥能承祧的事例。何况她舍弃贵位而投降卑贱,远离高位而亲近下层,愚者不会这样做,何况姜后已正位数年,素来明礼教的人。妾愿陛下审察冤情,不要让元配受到诬陷,违背圣德。再请陛下查看太子生母,怜悯并赦免她。妾感到非常幸运!姜后举家也会非常幸运!”纣王听罢,自己思忖道:“黄妃的话非常明白,果然没有此事,必定有曲折之处。”
正在犹豫不决之际,只见妲己在一旁微微冷笑。纣王见到妲己微笑,问道:“美人微笑不语,这是为何?”妲己回答道:“黄娘娘被姜后迷惑了!从来做事的人,好的自己宣扬,坏的推卸给别人。何况谋逆不道、重大事情,他怎么可能轻易承认。而且姜环是他父亲使用的人,既然供出了主使,怎么能够推脱过去?而三宫后妃,为何不牵扯其他人,单指姜后,其中岂能没有说辞?恐怕不加重刑,他怎么肯承认!希望陛下详细审查。”纣王说:“美人说得有道理。”黄妃在一旁说道:“苏妲己不可这样!皇后乃是天子的元配,天下的国母,地位崇高至尊。纵然是自三皇治世,五帝为君,即便有大过失,也只会贬谪,没有诛杀正宫的法度。”妲己说:“法律是为了整个天下而设立的,天子代表天宣布法令,也不能凭个人私心随意行事。何况犯法不分尊卑贵贱,罪行是一样的。陛下可以传旨:如果姜后不招供,剜去她一只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他害怕剜眼之痛,自然会招供。让文武知晓,这也是法律的常规,没有分的要求。
纣王说:“妲己说的也有道理。”黄贵妃听说要剜姜后的眼睛,心里非常着急,只能上辇回到西宫。下辇见到姜后,她流泪顿足地说:“我的皇娘,妲己是你的冤家!她在你面前说了嫉妒之言,如果你不承认,她就会剜你一只眼睛。你可要听我的,就认了罢!历代君王都没有加害正宫的道理,难道要贬为不游宫吗?”姜后流泪回答:“贤妹虽然为我考虑,但我一生都遵守礼教,怎么能认这种大逆之事,给父母丢脸,得罪宗族!而且妻子刺杀丈夫,有损风化,破坏社会秩序,让我父亲成为不忠不义之奸臣,我成为辱门败户之贱辈,恶名千载,后人一提起都会愤恨,还会让太子无法安稳地继承储位,这关系重大,怎么能草率地冒险承认呢?别说剜我一只眼睛,就是投入锅中锤砸万次,这都是我生前做的孽,今生应该受到报应,怎么能违背大义呢?古人说‘粉骨碎身都不害怕,只留下清白在人间’……”
故事还没有结束,圣旨下达:“如果姜后不承认,就去掉一只眼睛!”黄妃说:“快承认吧!”姜后大哭道:“纵使死去,也不能冒认!”奉御官百般逼迫,不容留下,将姜皇后剜去一只眼睛,鲜血染红了衣襟,她昏倒在地上。黄妃急忙命左右宫人前来救治,但姜后仍未苏醒。
黄贵妃看到姜后受到这样惨痛的刑罚,泪水不止。奉御官将剜下来的眼睛放在盘子里,与黄妃一同上辇回到纣王那里。黄妃下辇进宫,纣王急忙问道:“那个贱人已经承认了吗?”黄妃奏道:“姜后并没有承认,经过严刑拷问也无果,她受到剜眼的屈辱刑罚,怎么可能失去大节?奉旨已经取下了一只眼睛。”黄妃将姜后血淋淋的眼睛捧上来。纣王观看着姜后的眼睛,内心不忍,他们相爱多年,自责无及,低头不语,感到非常伤心。他转身责备妲己道:“刚才轻信你的一句话,将姜后剜掉一只眼睛,结果并没有承认,这责任应该由谁承担?这件事全都是你轻率妄动所致。如果百官不服,怎么办!怎么办!”妲己说:“姜后不承认,百官自然会有议论,我们还要考虑东伯侯坐镇一国,也要为女性洗冤。这件事必须让姜后承认,才能避免百官和合朝文武的议论。现在的计策就是严刑拷问,不怕她不承认。我建议让贵妃用铜斗烧热,如果她不肯承认,就用炮烙姜后的双手。十指连心,痛不可当,我相信她一定会承认!”纣王犹豫不决,担心姜后无辜受刑,又担心此举会引起百官的议论。他说:“根据黄妃的话,姜后并没有参与此事;现在又要用这种惨刑来审问皇后,恐怕会引起百官的议论。剜眼已经错了,怎么可以再做呢?”妲己说:“陛下误解了!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已经势不可挡,您宁可让姜后受审,也不要得罪天下诸侯和合朝文武。”纣王无奈之下,只得传旨:“如果再不承认,就用炮烙双手,不要顾及情面!”
”黄妃听到这话,心神不宁,匆匆回宫去看姜后。可怜的姜后倒在地上,身上满是尘土,衣襟染满了鲜血,情景之惨不忍睹。黄妃放声大哭道:“我的贤德娘娘,你前世犯了什么罪孽,得罪了天地,才会遭受这样的刑罚!”她扶起姜后,安慰道:“贤德的皇后,你就承认吧!昏君昏庸而心毒,听信了那个贱人的话,一定要将你置于死地。如果你再不招供,就会用铜斗炮烙你的双手。这样的惨状,我怎么忍心看到。”姜后满脸是血泪,大声哭喊道:“我生前罪孽深重,一死又何妨!只是你能为我作个证明,让我死而闭目!”
然而事情还没有结束,只见奉御官将铜斗烧得通红,传旨说:“如果姜后不承认,就用铜斗烙她的双手!”姜后的心坚如铁石,意志坚定,怎么可能承认这个冤枉的指控,屈服于情势。奉御官不加分辨,将炙热的铜斗放在姜后的双手上,只见她的筋断皮焦,骨头被烧得干枯,散发着烟臭的气味。十个手指都受到了剧痛,可怜的姜后昏死在地上。后来的人看到这一幕,不禁感到深深的伤感。
黄妃看到这样的情景,心如刀绞,悲痛欲绝,痛哭一场后,匆匆返回宫中,向纣王禀报。她含着泪水说道:“这样残忍的刑法,多次严刑逼问,却没有揭示出真相。我担心奸臣内外勾结,对中宫进行陷害,事态可能会有变故,后果不可小觑。”纣王听了大为惊慌,说道:“这件事情都是美人教我传旨进行审问的,既然情况如此,怎么办呢?怎么办呢!”妲己跪下奏道:“陛下不必担忧。刺客姜环现在就在这里,我已经传旨给威武大将军晁田、晁雷,让他们押解姜环进入西宫,两人面对面进行审问,难道姜后还能有什么推托吗?这次一定会招认的。”纣王说:“这个办法很好。”于是传旨:“传唤押解刺客进行审问。”黄妃回宫,不再提及。故事继续说晁田、晁雷押解刺客姜环进入西宫进行对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