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小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章 乱云初聚暗潮生,金陵烬未央卷,作家小郭,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晨雾未散,贾政的轿子已停在工部衙门前。石阶上露水未干,两个皂隶正拿着竹帚清扫昨夜落花。贾琏抢先一步下轿,靴底碾碎了几片玉兰花瓣,抬头望见门楣上新贴的对联\"河清海晏乾坤净\",朱漆却已斑驳。
\"存周兄!\"台阶上传来浑厚嗓音。贾政整了整孔雀补服,见工部侍郎冯唐大步迎来,紫棠色圆领袍被肚腩撑得紧绷,腰间玉带上镶着颗鸽卵大的猫眼石。
两人寒暄未毕,忽听得衙内传来瓷器碎裂声。冯唐面上横肉一抖,压低声音道:\"治水司那帮人听闻圣上拨了八十万两修堤银子,正闹着要分润...\"话音戛然而止,只见廊下转出个青衫文吏,捧着卷宗低头疾走。
贾政眉心微蹙。他记得这文吏是治水司主事程日兴的门生,去年秋闱落第后补的缺。正要开口,忽见贾琏在仪门处对他使眼色——那文吏袖口沾着几点墨渍,分明是方才匆忙誊写所致。
值房内,沉香木案上堆着三摞账册。贾政翻开最上头那本,指尖在\"嘉靖三十七年永定河疏浚用银\"处顿住。墨迹簇新,纸页却泛着黄,凑近细闻竟有淡淡醋味。他猛然合上账册,震得砚台里的宿墨泛起涟漪。
\"老爷,\"贾琏凑近低语,\"方才程主事说要带您巡视河工,儿子觉得...\"话未说完,外头传来程日兴的笑声:\"贾大人新官上任,下官特备薄酒接风。\"但见四个衙役抬着食盒进来,揭开竟是整只烤乳猪,金黄油亮。
贾政摆手推辞,程日兴却已撕下条后腿:\"这是南苑御赐的贡猪,圣上体恤河工辛劳...\"话音未落,窗外忽然掠过个灰影。贾琏眼尖,认出是冯唐的贴身长随往库房方向去了。
这厢荣国府内,凤姐正对着账本揉太阳穴。平儿捧着盏血燕进来,见她将算盘拨得噼啪响,轻声道:\"周瑞家的赎回来了,当的是老太太赏的那对虾须镯。\"凤姐冷笑:\"倒会挑值钱的当!让她男人去庄子上收秋租,收不齐三百两别回来!\"
话音未落,外头传来吵闹声。丰儿掀帘子道:\"厨房柳嫂子和大太太屋里的彩云吵起来了,为着两篓螃蟹...\"凤姐霍然起身,石榴红裙裾扫过青砖:\"反了天了!前儿少奶奶们屋里的冰例还没闹清楚,这又...\"
行至穿堂,见柳家的攥着秤杆嚷道:\"明明说好四十斤一篓,这连三十八斤都不到!\"彩云叉腰冷笑:\"如今市面上一两银子才买三斤蟹,大太太体恤你们艰难,倒落得不是了?\"凤姐目光扫过篓里张牙舞爪的螃蟹,忽然伸手掐住一只蟹钳:\"好肥的六月黄,只是这蟹肚上的青苔...莫不是护城河捞的?\"
众人顿时噤声。柳家的脸色发白,彩云眼神乱飘。凤姐甩开螃蟹,接过平儿递的帕子擦手:\"既然这么艰难,今儿各房都添道蟹粉豆腐——柳嫂子亲自掌勺。\"说罢转身,忽又回头笑道:\"记得用真蟹黄,若叫我吃出蛋黄混充...\"眼风扫过彩云腕上的绞丝银镯,\"怕是要请太医来验验有没有砒霜。\"
回至东院,却见贾琏的小厮兴儿在廊下探头探脑。凤姐使个眼色,平儿立刻将人带到耳房。不过半盏茶功夫,平儿回来时面色凝重:\"二爷让传话,工部库房的木料...内里是芦苇填充。\"
凤姐手中茶盏\"当啷\"落地。她想起上月忠顺王府修园子,贾琏送去二十车楠木,莫非...窗外忽然雷声轰鸣,初夏的雨来得又急又猛,打得芭蕉叶噼啪作响。
梨香院里,宝钗正在绣架前描花样。莺儿捧着个锦盒进来:\"薛大爷差人送来的,说是云南的普洱茶饼。\"宝钗揭开盒盖,指尖在夹层一探,摸出张银票。五百两的朱砂印被茶香染得模糊,她蹙眉问:\"可说什么了?\"
\"说海上生意耽搁了,下月的利钱...\"莺儿话音未落,外头传来探春的笑语:\"宝姐姐好雅兴,雨天绣花。\"但见三姑娘撑着油纸伞进来,石榴红斗篷被雨打湿半边,发间珍珠步摇却丝毫不乱。
宝钗忙将银票塞入袖中,起身迎道:\"三妹妹来得正好,前日你说的那个双面绣...\"话到此处忽然顿住——探春的绣鞋边缘沾着几点朱砂,正是库房封条的颜色。
两人对坐吃茶时,探春忽然道:\"方才路过库房,见吴新登家的在搬青花瓷缸,说是要送到冯侍郎府上。\"宝钗捻着帕子上的玉兰绣纹:\"冯大人与政老爷同衙为官,礼尚往来也是常情。\"
\"常情?\"探春轻笑,端起定窑白瓷盏,\"那瓷缸是当年甄贵妃赏的,底下刻着内务府印记。\"窗外闪电划过,照得她眉眼凌厉,\"宝姐姐可知,昨日赵姨娘屋里的莲花,插在邢夫人送的钧窑瓶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