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四回 长安城活擒反贼 说帅印威重贤臣,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且说在东辽越虎城中,这一天,贞观天子问军师徐茂功:“朕想薛仁贵与张环各自去破关,已经八十多天了,为何还不来缴旨?想必这两座关上强兵勇将众多,所以难以攻破。” 徐茂功笑着说:“那是自然。不过就在这两天内,就会有一处来缴旨了。”

君臣二人正在交谈,外边的军士进来报告:“启奏万岁爷,城外来了八员将官,都骑着坐骑,手中还拿着枪刀器械,口称是薛仁贵的生死弟兄,要见万岁。” 朝廷听了,问徐茂功:“徐先生,能放他们进来吗,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茂功说:“陛下,无妨。这八人个个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厉害非凡。他们是应梦贤臣的结义好友,东辽的大小功劳,他们也有一半的份。陛下降旨宣他们上殿,就可以加封他们爵禄了。”

朝廷十分高兴,降下一道旨意。没过多久,八人下了雕鞍,放下兵器,来到银銮殿。他们俯伏在银阶之下,说道:“万岁龙驾在上,小臣姜兴本、姜兴霸、李庆先、李庆红、王新鹤、王新溪、薛贤徒、周青等,朝见陛下。愿陛下万岁、万万岁。”

天子龙颜大悦,说道:“卿等平身。寡人也听闻八位爱卿为社稷立下功劳,朕今加封你们为随驾总兵。” 八人满心欢喜,谢了恩,又拜见了元帅,与各位爵主见礼。他们原本只是张环手下的兵丁,如今立身朝堂,顿时觉得威风凛凛。

这时,外边的军士又进来报告:“启奏万岁爷,薛仁贵现在宫外,求见万岁。” 朝廷听了,十分高兴,立刻降旨宣他进宫。军士出去传旨,薛仁贵走进殿内,俯伏在银阶之下,说道:“陛下圣明,小臣薛仁贵,奉陛下旨意,前去攻打白玉关,没用上一两天,就成功夺取了关口。之后,我火速赶到中原,解救了殿下千岁,今日才得以返回东辽,前来向陛下缴旨。”

天子听了,心中疑惑,问道:“小王兄,你何时前往中原,救的又是哪位殿下?你详细说来,让朕明白。” 薛仁贵回答道:“陛下有所不知,张环父子领兵到达摩天岭后,因无法攻破此关,便私自开动战船,返回中原,妄图杀害殿下,自己登基称帝。臣接到军师的锦囊妙计,让我攻破白玉关,得到了辽国的一匹赛风驹宝马。这匹马在大海上行走,如同在平地上一般。臣骑着它,日夜兼程,星夜赶到中原,与驸马殷千岁会合,追到大国长安,成功将张环父子拿下,关进了天牢。臣打算等陛下凯旋班师,再按照国法处置他们。之后,臣又日夜赶路,返回东辽,来保护陛下平定东辽。”

朝廷惊讶地说:“竟有这等事?小王兄真乃奇人啊!在东辽救了朕,又在长安救了王儿,如今又赶回东辽救朕。真可谓百日之内两次救驾,功劳巨大!朕本想加封于你,只是眼下急切间没有掌管兵权的空缺职位,这可如何是好?”

尉迟恭上前启奏道:“陛下,臣年事已高,能力有限,已不堪执掌兵权,愿将帅印交给小将军掌管。” 朝廷说:“若尉迟王兄肯将帅印交给小王兄,朕即刻加封小王兄为天下九省四郡都招讨平辽大元帅。”

尉迟恭说道:“我这颗帅印,是从秦府所得,为了它不知吃了多少苦头,就算是自己的儿子,我也不放心将其交予执掌。如今看小将军,一来武艺精湛,本事高强;二来想必前世有缘,我心甘情愿将帅印交付于你,日后我也安心在小将军麾下听令。”

薛仁贵推辞道:“这可万万不敢。老元帅乃开国功勋,掌管兵权多年,深谙其中道理。小臣不过是一介寒儒,略懂些韬略,理应在老元帅麾下效力,为老元帅牵马执鞭,学习智谋,承蒙老元帅大恩,怎敢执掌兵权?”

天子说道:“朕是一国之主,小王兄不必再推辞。就在这殿上,为你披红挂帅,赐予帅印。再钦赐御酒三杯,你就此谢恩吧。” 薛仁贵不敢再谦让,口中高呼:“愿我王万岁,万万岁。”

如今薛仁贵成为了元帅,心中欢喜不已。底下的一众武职官员,纷纷上前参拜。周青、李庆先、王新鹤等八人走进来,说道:“元帅哥哥,小将兄弟们前来参拜。” 薛仁贵说道:“哎呀,兄弟们不必如此。你们怎么知道为兄在这里,又是从哪里找来的?” 众弟兄说:“哥哥,那日我们打猎回到藏军洞,发现哥哥不见了,我们在山上找遍了都没找到。后来遇到那个婆子,她告诉我们哥哥去保驾立功了。那时兄弟们就想见哥哥,便跟着婆子找来了。” 薛仁贵说:“原来如此,可笑张环父子,将我们埋没,冒领功劳,没想到我们终究有出头之日,如今张环父子性命都难以保全了。” 八人附和道:“正是如此。” 说完,众人退到一旁。

接着,秦怀玉、罗通、程铁牛、尉迟宝林、尉迟宝庆这一班小爵主也上前参拜。薛仁贵忙说:“当不起,当不起。” 心中有些不安,连忙跪下说:“陛下,臣有话启奏。” 天子问道:“王兄有何事要奏?” 薛仁贵说:“臣本是山西绛州的一介贫民,承蒙陛下厚爱,又得尉迟老千岁大恩,将帅印交予臣执掌。在外行军,虽臣职位卑微,但出兵号令至关重要。如今尉迟老千岁也在臣麾下听令,臣实在担当不起。臣想拜认老千岁为继父,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朝廷说道:“小王兄既有此心,朕就为你做主,让你过继给尉迟王兄。” 尉迟恭心中其实也很高兴,假意推辞道:“这可使不得,某家实在担当不起。” 薛仁贵说:“老千岁,您这是说哪里话。” 于是,薛仁贵在殿上当着众人的面,拜了四拜,正式认尉迟恭为继父。从此,尉迟恭对薛仁贵一心一意,比对自己的亲生儿子还要好。

薛仁贵又与各位爵主结拜为生死之交,朝廷批准了他的奏请。就在天子面前,各府的公子爷们纷纷上前,歃血为盟。大家立下重誓,生要在一起,死也要同赴黄泉,这十八人发誓患难与共,不离不弃。盟誓完毕,朝廷赐宴,在金銮殿上大摆筵席,款待这班小英雄。众人饮酒数杯后,撤去筵席,薛仁贵开始讲述攻破东辽关寨的用兵之法,一直讲到黄昏时分,元帅才告辞回帅府休息。这一夜无话,暂且不表。

到了第二天清晨,元帅进宫,朝拜天子。军师徐茂功开口说道:“薛元帅,你如今执掌兵权,东辽的兵将还不知道你的威名。你快率领兵马,去攻破摩天岭,然后前来缴旨。” 薛仁贵应道:“是。”

回到军营,薛仁贵吩咐敲响聚将鼓,传令五营四哨的偏正牙将。左右赶忙传令:“喂!元帅有令,传五营四哨的偏正牙将,各自披挂整齐,准备妥当,到教场集合待命。” 不一会儿,元帅敲响三通聚将鼓,各位爵主、总兵官无不整装待发,纷纷披甲来到军营,说道:“元帅在上,末将等行礼。不知元帅有何将令?”

薛仁贵说:“诸位将军、兄弟们,本帅今日初次承蒙君王厚爱,受圣上恩典,加封平辽元帅。如今又奉旨出兵,前去攻打摩天岭。只是摩天岭易守难攻,因此本帅要前往教场祭旗。烦请诸位将军一同前往教场,本帅首次掌兵出征,所以传你们到教场助威,一同祭旗。攻打摩天岭,有八位总兵在此,就不劳诸位爵主和将军们前往了。”

众爵主齐声回应道:“元帅这是哪里的话,如今攻打摩天岭,理应由末将们跟随,在元帅麾下听令。” 元帅说:“不必如此。”

于是,众将出营,骑上坐骑,拿起兵刃。后面元帅骑着赛龙驹,一同前往教军场。这一班偏正牙将和大小三军,全都跪地迎接。众人偷偷打量薛仁贵,只见他威风凛凛,好不气派。但见他:头戴白绫包巾,上有金扎额,朝天的二翅闪烁着霞光。双龙盘绕在头顶,抓着红色的宝珠,额前留着一块威风的铁饰。身穿一领银丝铠甲,是由精细工艺打造的柳银叶制成。上下肚带牢牢拴紧,上面的十八个装饰熠熠生辉。前后有鸳鸯护心镜,明亮得赛过星辰日月。内衬暗龙白蟒袍,由千丝万缕的蚕丝织就。袍上绣着五色的龙凤图案,边缘的波浪花纹是人工精心织就。背后插着四杆白绫旗,旗上有金龙和朱红色的缨穗。右边悬挂着宝雕弓,弓弦紧绷,如同秋月一般。左边插着狼牙箭,威力强大,能射穿任何法宝。腰间挂着一根白虎鞭,曾立下赫赫战功。坐下骑着赛风驹,一身毛片洁白如雪。手中握着画杆方天戟,保家卫国,让江山永固。后面的白色大旗上写着大字:招讨元帅本姓薛。

如今薛仁贵成为了总兵大元帅,脸上尽显威严,杀气腾腾。任凭多么强大的兵将,见了他都会心生敬畏。在这班人马中,有很多人以前在张环手下当差,他们了解薛仁贵的底细,知道他以前只是个火头军,和大家一同劳作,毫无威风可言。可如今他做了元帅,真是风光满面,那腾腾的杀气,简直赛过天神。

不知薛仁贵前去攻打摩天岭,能否得胜,且看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一人:我每天都可以顿悟

蜗牛也看书

明明财富自由,咋就成妻管严了?

琳宝睡不醒

修仙:挂我开,副作用你扛

陆贰八

林深见秋

果芝

七零:辣妻随军,冷面糙汉不经撩

黑醋汁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