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现场调研
残云护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3章 现场调研,红与绿,普通人实现发财梦,残云护竹,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四人很快做足准备,正式出发。
第一家上市公司是电子科技公司,董事长秘书是陈富贵的师兄赵永刚。
到了工厂,互相介绍后,参观工厂发展历史、产品和生产线,最后在会议室里坐下交流。
“赵师兄,从我们看到的情况来说,你的订单应该很充足,不像财报上的数据表现那样。是不是藏利润了?”陈富贵。
“哈哈哈,师妹看来做足了功课,什么事都瞒不过你。我们企业的订单确实排满了,而且往往第一季度是我们的淡季,所以,动了一些技巧,把今年的一些利润挪到明年去了。”赵永刚。
“赵总,你们的设备应该是行业最先进的吧,我看到很多仪器都是比较新的。”黄小雨。
“是的,我们的生产线可以说是一流的,公司在这方面投入很大。”赵永刚。
“师兄,你们的生产设备是一流的,产品的竞争力只能算一般,管理层多数是家族里的人,我可不可以这么认为,工厂的设备是一流、产品是二流、管理是三流的。”陈富贵。
“唉,你真是火眼金睛,短短两个小时的参观,就发现问题了。之前公司上自动化生产线时,冲击到一些老师傅的利益,加上利益分配和待遇上产生比较大的矛盾,一些生产上的元老带走一群管理人员,后来老板不断找亲戚顶上各个管理空缺,就造成目前管理上,更像家族企业管理,而不是职业化管理了。至于产品嘛,确实投入研发的力度不够,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科技产品更新换代太快了,二是人才不足,在这三线城市很难招到真正的人才。”赵永刚。
“不过,我个人认为我们企业是值得你们投资的,毕竟它的订单是充足的,利润是有保证的。至少这几年是没问题的。”赵永刚。
“赵总,生产上,比较困难的有哪些呢?”翟淼淼。
“我听富贵说,你们也在搞工厂,有自己的实业公司。其实,工厂是重资产企业了,需要比较大的资金,回报周期比较长,这是从投资角度来说。另外,工厂比较困难就是工人,特别是一些技术员工,流动性比较大,你看我们的员工宿舍和饭堂,都比以前好很多了,四人一间,还带卫生间和空调,还有免费wIFI,饭堂都按十几元的餐标进行。即使如此,经常留不住员工。”赵永刚。
“工人是劳务派遣为主,还是直招为主?”黄小雨。
“现在两者的成本都差不多,一些技术员工,我们都是直招为主,一些流动性比较大,岗位比较不重要,特别是工厂里的年轻工人,我们都是与人合作,劳务派遣为主了。但是,我们企业还是希望员工稳定一些,毕竟越来越多的岗位需要一些技术的,那些简单的、机械性的、重复性的工作越来越少了。”赵永刚。
“你们上自动化生产线,优势明显吗?”覃振国。
“唉,这又是一个很纠结的事。自动化生产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工人短缺的问题,但是,投入的成本也不低。更头痛的是,科技产品更新换代太快了,上一条生产线的款还没付清,又出一些新产品,又要换生产线。有些企业没进行详细评估,就上了自动化生产设备,结果技术员工又不够,订单又不充足,经常开一天机械,休息一天,设备的利用率太低。”赵永刚。
“谢谢师兄的交流,今天到现场走了一遍,才真正体会到数据资料都不如亲眼看看,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陈富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