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议事
阅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章 议事,古今,我靠网购辅佐探花郎成宰相,阅舟,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过——”说到这里他停了一下,将身体转到同时可以面对县令和林讲叙的位置,眼睛在两人之间梭巡。
“在下昨日上午亲眼目睹有人光天化日之下打死小贩,听闻乃是林大人的家奴,不知此事可有定论?若是这民情不稳,在下也担心粮食被抢,甚至这县城也不知是否还能住,那捐助之事也就难以为继了!”
堂中先是静默片刻,随即一片窃窃私语,众人眼光都聚集到林讲叙和上官槟这里,有些人第一次见到上官槟的,还在和人打听。
那灰衣男子就是其中之一,他从旁边听说是新进探花郎后,立刻眼睛一亮,就想来附和,但想到上官槟这话里好似对林家有不满,而自己对林家刚才表示又十分露骨,只好暂时按捺下来。
汪县令此时有些尴尬,他是昨天一早分派下去召集乡绅过来商议的,没想到晌午就出了这件命案,又涉及到林家这位他也惹不起的大户,本也想趁今天给林家一点压力,让对方能积极捐助一些钱粮。
他是不指望林家会交出凶手,不过若是能表个姿态,至于后续是让这家奴远走还是打发到其他地方,那就与他无关了,这样他也好对后续案件审理有点交代。
刚才上官槟的一番话,其实给县衙和林家都有了压力。
汪县令咳嗽一声,抬眼看到上官槟正严肃的望着自己,心里明白今天必须拿出一个态度,不然上官槟后续不肯捐钱粮事小,以后他就任京官后,万一哪天逮住机会参自己一本,那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他叫人唤来典史,当众询问:“林甲打死夫役王四,于今一日有余,首领官总责巡捕追凶之事,凶手何故尚未归案。”
上官槟看向林讲叙,对方神色如常,仿佛说的事与他一点关系也没有。
事实上这件事经过昨天半天的发酵,传得香附县人人皆知,王家直接把灵堂搭在门市的街面上,无数百姓围观,影响超过普通命案。
梁典史来到偏殿,见到包括林讲叙在内的一众乡绅,身上就开始冒汗,听了县令问话,斟酌一番语句小心回答:“回大人话,确有王四被林甲带人围殴致死,那林甲乃是林乡宦家仆,平日在林家的诚兴粮铺帮闲,也有牙行的牙贴。。”
说完抬眼看看林讲叙的方向,又低头说:“王四平日在门市等处做些挑夫的营生,当日在城外购粮回城,未经牙行关说,擅自于门市售卖,恰遇林甲等人,言语冲撞而致互殴而死。”
梁典史看看林讲叙,又低声道:“据保甲说,王四平日便有些隐疾,或许自己疾发身亡也有可能。”
他的意思很明显,到时候缉拿凶嫌还是要落在他头上,此时说这王四是疾发身亡,那就不用去招惹这林家了。
上官槟听了气得都想踹此人一脚,这林甲当街杀人,围观者众多,如何糊弄得过去,而且自己也说是亲眼目睹,按典史说法,自己就是在造谣了。
再看林讲叙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上官槟冷冷开口:“香附上善之地,却有白日杀人之凶嫌逍遥法外,若是其又暴起伤人,我等何敢再呆在此地。”
他这句话下来,梁典史就不好接口了,连忙说:“大人说得是,小人偏颇了。”
汪县令又咳嗽一声,“那林甲的踪迹可有查到?”
典史有点心虚的道:“下官昨日便调刑房、快班人等逮拿,林甲在齐头巷有一处外房,未见踪迹。下官已派人在四处张贴缉凶布告,如今还在查访其亲友。”
汪县令皱眉询问:“既有外房,那正房在何处?可有查访?”
典史第三次抬头看看林讲叙方向,“正房在林府,下官去了两次林府都紧闭大门,未能入内。”
说完就低头看着地面。
偏厅一片鸦雀无声,众人目光都汇聚到林讲叙身上,林讲叙感受到众人视线,眨了眨眼睛,目光转到县令这里,似乎有些疑惑。
汪县令叫了典史过来,也就是给上官槟看看自己的态度,表示对这命案没有置之不理,实际上他也十分棘手,林家在官场的资历十分厚实,不但家主是三品致仕大员,而且还出了一个从五品的林讲叙,虽说现在丁忧,但起复就在眼前,一旦惹上这些大人物,他这知县的仕途也会受损。
想完这些,他对林讲叙说:“林大人家中人口众多,家中仆从或许不见得个个都识得,如今发生命案,本县也要有个定论。前些时日江南分巡道有牒文来,说不日就要来香附巡视灾情,若是命案久悬不结,届时无法交代。不知这林甲身在何处,也好及时审理案情,早日向南州府申详。”
林讲叙捻须思索一下,“家中仆从都是管家在管理,这林甲倒是听着耳生,若真在府中,自当交给县衙处置。只是我林家也是本地大族,一直家教甚严,断不会藏匿这等凶嫌。听闻不少冒名之人顶着我林家名头在外寻衅滋事,还望汪大人明鉴是非,不要任意冲撞林府。”
汪县令知道他的意思,就是不许官府到他家里拿人,他立刻开口,“林兄所言极是,想林府书香人家,自不会包藏歹徒。”又对典史说:“马上去招刑房、三班管事调集人手,务必要把林甲缉拿归案。”
上官槟见汪县令给林甲定了性,也较为满意,而且有林将叙的一番表态,这林甲就成了冒充林府家奴的凶犯,那他日后也不可能再呆在林府。
后续大家商议下来,也定下一些施粥、修路和码头、加强城门管控等事项。
上官槟提出以工代赈,自己可以出粮食作为工钱提供给修官道和码头的役夫,并负责提供一日二餐饭食。衙门负责招募灾民、提供工具和组织修建。
其他乡绅多多少少都为粥铺捐助了钱粮,那灰衣文士表示仍旧可以出银五百两,由衙门视情况定是否需要招卫所兵丁。
此次议事结束之后,那林讲叙离开前对上官槟笑笑,“上官大人雷厉风行,看来胸有丘壑,未来不可预期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