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南诏蛊灾(一)
月下妖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0章 南诏蛊灾(一),都市异能:我的娘子军团,月下妖猫,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清晨五点三十分,李山河刚踏进异常事件司大楼,就被扑面而来的消毒水味呛得皱了皱眉。大厅里灯火通明,十几个值班人员正在往运输箱里装各种法器符箓,空气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司长!”助理周言脸色煞白地从电梯里冲出来,手里攥着一份加密文件,“滇南出大事了!苍山深处那座活死人墓......”
李山河接过文件,指尖刚触到封蜡就感到一阵刺痛,这是用朱砂混合黑狗血特制的封印,说明里面的内容极度危险。
文件里滑出十几张照片:一座被炸开的古老石墓前,横七竖八躺着十几具尸体。最触目惊心的是第三张,一个武警战士的尸体像气球般膨胀,皮肤下密密麻麻都是蠕动的黑影。
“死了多少人?”
“现场确认23人,包括8名考古队员。”周言擦了擦额头的冷汗,“但根据卫星热成像,墓穴深处还有生命体征......如果那些东西还能算‘生命’的话。”他颤抖着翻开最后一页照片。
照片上是一具站立着的干尸,青黑色的皮肤上爬满血红色纹路。最诡异的是它的眼睛,该是眼珠的位置,现在挤满了蠕动的红色线虫,像一窝刚孵化的蛇。
“活尸蛊。”李山河深吸一口气,“南诏国时期的禁术,用活人养蛊的邪术。”他注意到干尸手腕上戴着的青铜镯子,上面刻着熟悉的九黎图腾。
周言咽了口唾沫:“更糟的是,这些蛊虫会通过水源传播。山下三个村落已经出现感染病例,感染者会在72小时内......”他的声音低了下去,“变成新的蛊尸。”
会议室里,投影仪正在播放最后传回的画面。
摇晃的镜头里,一个满脸是血的队员拼命奔跑,身后传来令人毛骨悚然的“沙沙”声。突然,一条沾满粘液的黑色触须缠住他的脚踝,画面最后定格在他被拖入黑暗前扭曲的脸,他的嘴角诡异地咧到耳根,露出一个绝非人类能做出来的笑容。
“根据青铜器上的铭文,”戴着金丝眼镜的民俗学家推了推眼镜,“这可能是南诏末代国主为镇压叛乱炼制的‘蛊王’。传说要用九百九十九个活人......”
李山河抬手打断:“上级指示?”
“一号首长亲自批示。”周言递过红头文件,“由您全权处理。随行的还有燕京大学考古队。“他欲言又止,“特别是......陈教授。”
李山河目光在名单末尾停顿——陈明远,65岁,国内南诏文化权威,三十年前曾参与过苍山古墓的初步勘探。资料显示,当年同行的十二名队员,只有他一人活着回来。
五小时后,军用直升机在暴雨中降落在苍山营地。
李山河刚跳下直升机,就看见一个瘦削的身影站在墓道口。陈明远白发凌乱,正用镊子从一具尸体眼眶里夹出几条还在扭动的红色线虫。
“陈教授。”李山河大步上前,雨水顺着他的战术面罩往下淌,“情况如何?”
老教授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布满血丝:“比想象中麻烦。”
他指向墓道深处,“我们可能挖通了阴阳界。”
说着掀开身旁的白布,露出几具盖着符咒的尸体,“这些武警战士的伤口里,发现了这个。”
白布下的尸体胸口都破了个大洞,但流出的不是血,而是一种粘稠的黑色液体。更骇人的是,那些液体里隐约可见细小的虫卵,正随着脉搏般的节奏微微鼓动。
帐篷里,激烈的争论声隔着雨幕传来。
“这绝对是人为的祭祀坑!”中年女教授指着地图,“你们看这些青铜器的摆放方位,完全符合南诏‘九星连珠’的葬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