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到最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4章 梦境迷航,稷下的一天,狗到最后,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那神秘而未知的梦境世界里,李明和柳儿宛如勇敢的冒险者一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一段充满奇幻色彩的探索旅程。这个世界仿佛是一个被施了魔法的领域,充满了各种令人惊叹的景象和奇异的生物。
他们怀揣着对未知的强烈好奇,以及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毫不犹豫地迈入了这个如梦如幻、弥漫着无数谜题的领域。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而又迷人,让人不禁沉醉其中。
李明深知,在这片广袤而又神秘的梦境之海中,每一个细微的发现都可能隐藏着巨大的秘密,每一条看似无用的线索都可能是解开谜题的关键所在。而他们所迈出的每一步,都如同在黑暗中探寻前行的火把,既蕴含着照亮未知的希望,又伴随着被黑暗吞噬的风险与挑战。
作为这次探索之旅的主导者,李明从一开始就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之重大。他明白,自己不仅要引领柳儿穿越这片充满未知的领域,还要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冷静和果断。
在这漫长的旅途中,李明经历了无数次的试错与思考。每一次的失败都让他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世界的规律和奥秘,也让他逐渐领悟到一个至关重要的道理。这个道理,就像是在无数次的磨砺中慢慢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成为了他在这片梦境世界中前行的指引。
他发现,无论是在进行神秘莫测的出体“仪式”时,还是在体验真假难辨的知梦时刻,只要整个过程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那么这看似奇妙的体验,其实是一种隐藏在复杂表象下的必然结果。这并非是什么超自然力量预先设定好的命运轨迹,而是在他们不厌其烦地在梦境世界中不断摸索、反复印证的实践过程中,所发现的一种微妙而又深刻的规律。
理想总是美好的,现实的道路却布满了荆棘。李明越是深入地思考“仪式”的每一个细节,越是对其可能带来的结果充满了期待或者担忧,他内心的浮躁情绪就如同春天的野草一般,肆意生长,不可遏制。这种浮躁,就像是平静的湖面上突然涌起的汹涌波涛,瞬间便能打破那原本微妙而又脆弱的平衡。曾经稳定运行的“仪式”,在这一波又一波的浮躁冲击下,变得摇摇欲坠,最终以失败告终。
有一次,李明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脑海里如同展开了一场宏大的奇幻电影。他在脑海里不辞辛劳地想象着出体之后的种种可能性,仿佛自己成为了整个梦境世界的主宰。他想象自己能够自由地穿梭在不同的梦境之间,如同一个无所不能的灵体使者。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幻想世界里,他没有受到任何束缚,能够随心所欲地探索未知的领域,见证前所未有的奇妙景象。这种过度的想象和期待,却像是一颗定时炸弹,在他的内心埋下了不安的种子。随着想象的不断深入,他的内心逐渐变得紧张起来,原本微妙而又稳定的情绪,就像被戳破的气球,迅速膨胀到了无法控制的程度。
就在那一次备受瞩目的“仪式”中,李明紧张的汗水湿透了衣衫。他的呼吸急促而紊乱,心跳声在寂静的梦境之中格外响亮,仿佛是一面警钟,不断地敲响着失败的前奏。每当他试图集中精力,让自己的意识进入那个神秘的出体状态时,脑海中的各种杂念就如同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将他原本就脆弱的专注力冲击得七零八落。最终,那原本充满希望的“仪式”,在一片混乱与失控中,以惨痛的失败告终。
当那失败的阴霾笼罩在李明心头时,他深深地陷入了自责与反思之中。从那以后,他深刻地认识到,要想让“仪式”成功,就必须学会保持一颗平常心。他不断地告诫自己,这一切并非是什么神秘莫测的未知领域,而就如同生活中的日常行为一样,不过是一种平凡而又必要的生活环节,就像是每天都要喝水吃饭一样平常。只有把“仪式”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被成功或者失败的念头所束缚,让内心回归到一种宁静而又淡然的状态,才能在这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梦境世界中稳步前行。
李明深知,一个稳定而强大的心理状态是成功的关键。但他也明白,要达到这种境界,并非一蹴而就的易事。在那充满迷茫与困惑的探索初期,他发现自己的思维就像是一片波涛汹涌的海洋,很难做到完全的平稳和淡定。每当他开始尝试“仪式”时,内心的各种杂念就会像一群调皮捣蛋的小鬼,在他的脑海中翻腾跳跃,嬉戏打闹,让他难以专注于当下的“仪式”。有的杂念是关于外界的琐事,如未完成的工作、与朋友的约定等;有的则是源于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担忧,害怕在这未知的世界中迷失自我,再也无法回到现实世界。
为了克服这个难题,李明决定给自己编制一套能够完全说服自己的逻辑。这个逻辑必须足够强大,强大到在面对各种未知的情况时,都能让他坚信自己最终一定能够达到那个目标。他不再去纠结于结果是否能够成功,也不再去担忧在成功之后是否能顺利返回现实世界,而是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完成“仪式”的每一个步骤上。他开始认真地研究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将它们深深地烙印在脑海之中。他告诉自己,只要专注地做好每一个当下的步骤,那么成功自然就会在不经意间到来。
在刚开始的时候,李明发现按照这个高要求自己很难做到那么理所应当、顺其自然。内心的杂念就像倔强的荆棘,即使他努力地想要斩除,它们依然顽强地生长着,不断地干扰着他的思绪。于是,他开始尝试一些比较简单和轻松的方法来克服这个问题。他会构造一些和柳儿利害关系较少或者比较无厘头的场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锻炼自己的专注力,清除内心的杂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