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1章 朝会李治昏倒,武媚坐朝议事,医途大唐,稻谷香,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武媚目光如炬,冷峻地扫视了一圈朝堂上的大臣们,随后将目光落在那些争论不休的人身上,缓缓说道:“关于税收改革议案,本宫已有了解。如今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百姓生活艰难,改革势在必行。但改革必须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稳步推进。” 她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折中方案。大臣们听着武媚的话,有的微微点头表示赞同,眼中流露出认可的神色,认可她的见解独到;有的则面露思索之色,眉头轻皱,似乎在权衡利弊,心中暗自思忖着这方案的可行性。
紧接着,又有大臣神色匆匆地上前启奏边疆军备不足的问题。他的声音中带着焦急与忧虑,详细汇报着边疆的严峻形势。武媚认真倾听完汇报后,当机立断地下令:“即刻调配粮草,充实边疆储备,确保物资充足。同时,选拔精锐将领,加强军事训练,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务必保障边疆的安稳,守护大唐子民的安宁。” 她的每一个决策都迅速而精准,没有丝毫的犹豫与迟疑,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果断的决策力,仿佛一位久经沙场的将领在指挥千军万马。
在武媚雷厉风行的主持下,那原本如一盘散沙、混乱无序的朝堂,恰似被一只无形却有力的大手梳理着,一点点地恢复了往日应有的秩序。这一日的朝会,在她那沉稳且极具威慑力的掌控之中,有条不紊地推进着。无论是关乎民生的赋税徭役,还是边疆防务的兵力调配,又或是朝堂官员的任免调动等诸多繁杂事务,都在她的明察秋毫与果断决策下,得到了最为妥善的安排,最终顺利落下帷幕。
待李治苏醒过来,夜幕已经悄然降临。皇宫内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更夫打更声。他听闻武媚在朝会上的出色表现后,心中既感到欣慰,又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欣慰的是,武媚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能够在关键时刻稳住朝堂局势;可复杂的是,他心中难免泛起一丝对皇权旁落的担忧。这时,一位平日里支持武媚的大臣恭敬地站出来,进言道:“陛下,皇后娘娘今日在朝堂上的决策英明果断,实乃我大唐之幸。如今陛下龙体欠安,臣斗胆提议,往后可由皇后娘娘代帝坐朝议事,遇有难以决断之事,再奏请陛下定夺。如此一来,既能确保朝政的顺利运转,又能让陛下安心养病,恢复龙体安康。”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大臣们议论纷纷。一些大臣面露犹豫之色,他们虽然认可武媚的能力和今日的表现,但对于后宫干政这一传统禁忌,依旧心存顾虑,担心会引发一系列不可预测的后果,仿佛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而另一些支持武媚的大臣则纷纷附和,认为这是当前形势下最好的解决办法,能够保证国家的稳定发展,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期待与信心。武媚静静地站在一旁,神色平静如水,看似波澜不惊,可眼中却隐隐闪烁着期待的光芒,那光芒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坚定而明亮。李治靠在龙榻上,眉头紧锁,沉思良久。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纠结与挣扎,深知自己的身体状况短期内难以好转,而武媚确实有能力处理朝政,带领国家前行,可这又违背了祖宗的规矩。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时,钦天监监正神色匆匆地步入朝堂。他的额头上满是汗珠,神色紧张,手中捧着一本记录天象的册子。见到皇帝和众人,他急忙跪地,声音微微颤抖地说道:“陛下,臣夜观天象,近日紫微垣中帝星黯淡,却有一颗辅星大放光芒,光芒竟隐隐盖过帝星,此乃罕见之天象。臣查阅古籍,此天象预示着将有非凡之人辅佐朝政,甚至临朝称制,保我大唐昌盛。”
此言一出,朝堂上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面面相觑。支持武媚的大臣们心中一喜,觉得这是上天都在示意武媚代帝坐朝,仿佛得到了上天的旨意。而反对者们则面露惊惶,他们难以接受这样的解释,却又无法反驳钦天监的奏报,毕竟在那个时代,天象被视为上天的启示。武媚心中暗喜,但依旧神色平静,只是眼中的光芒愈发坚定,仿佛在向众人宣告她的使命。李治听完,心中也是大为震动,他看着手中的奏报,又看看武媚,沉默良久后缓缓说道:“既然天象如此,此事便再从长计议,但皇后代帝坐朝议事一事,可先试行一段时间。” 随着李治的这句话落下,朝堂上虽然依旧暗流涌动,但武媚代帝坐朝议事的事情,也算是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大唐的朝堂,即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