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月当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0章 三级教育体系,穿越三国,开局宣布大秦复国,弯月当空,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嬴昊解释清楚标点符号具体的用法后,几乎在场所有人的眼神都充满了光彩。

“大王真是一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有人低声感叹,语气中充满了敬佩和震撼。

蔡琰站在一旁,目光灼灼地盯着嬴昊,心中非常的骄傲。

她恨不得将这个过度优秀的男人拖走,关在一个暗无天日的小黑屋教育。

商鞅等人则更加冷静,他们深知嬴昊这些举措的意义。

大秦日报的诞生,意味着大秦的每一个郡县乡都能及时了解朝廷的政策和天下大事,大秦的官吏再也不能蒙骗百姓。

这种信息的透明化,将彻底改变中国古代皇权不下乡的传统格局。

中国古代,皇权往往止于县城,乡里的事务多由士族豪强把持。

所以古代都是皇帝和士族豪强共治天下。

流水的皇帝,铁打的士族豪强。

门阀的形成始于东汉末年,随着地方豪强势力的崛起,士族逐渐掌握了地方经济、文化和政治资源。

到了三国时期,曹魏政权为了巩固统治,采纳了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

这一制度名义上是为了选拔人才,但实际上却成为了门阀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

中正官由地方豪强担任,他们根据家族背景、声望和关系来评定人才的品级,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到了两晋时期,门阀势力达到顶峰。

东晋政权甚至被称为门阀政治,皇权几乎被门阀架空。

门阀通过联姻、结盟和世袭官职,形成了庞大的权力网络。

他们不仅控制了朝廷的重要职位,还垄断了地方的经济资源,使得皇权难以渗透到基层。

门阀的影响力甚至超越了皇权,成为实际上的统治者。

然而门阀的衰落始于南北朝时期。

随着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和南方士族的腐朽,门阀逐渐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推行打破了门阀对仕途的垄断,寒门子弟得以通过考试进入仕途。

唐末五代时期,战乱频繁,门阀势力进一步削弱。

到了宋代,科举制度完全成熟,门阀政治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嬴昊显然不满足于皇帝和士族豪强共治天下,他打算彻底改变这种现象。

“这是本王接下来的计划。”

“一是利用大秦日报,让所有子民不被蒙骗。”

“二是将退伍的大秦将士放到乡、里这些基层位置,掌握基层的民众。”

嬴昊的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大殿中。

商鞅等人听得心潮澎湃,他们知道,嬴昊的这些举措将彻底打破士族豪强对基层的控制,让大秦的统治真正深入到每一个角落。

商鞅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大王英明!”

“此举不仅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还能让百姓直接感受到朝廷的恩泽,民心必将更加稳固。”

蔡邕点头附和:“大秦日报的推行,确实是一大创举。”

“以往百姓对朝廷政令一知半解,如今有了报纸,政令通达,百姓也能明辨是非,不再受地方豪强蒙蔽。”

田丰沉思片刻,补充道:“不过此举必然会触动士族豪强的利益,他们可能会暗中阻挠。”

“大王,我们需提前做好准备,以防不测。”

李儒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冷峻:“田副总理所言极是。”

“但大秦军队所向披靡,退伍将士更是忠诚可靠。”

“若有豪强胆敢反抗,正好借此机会彻底铲除他们的势力。”

贾诩则淡然说道:“大王此策,可谓一举多得。”

“既能巩固统治,又能收拢民心,更能削弱地方豪强的势力。”

“臣以为,此乃千古未有之良策。”

就连甄逸这样的商贾世家代表,也不得不佩服嬴昊的才华和手段。

他心中暗叹:“秦国的君臣、军事、制度和民心,都比关东各国强太多了。嬴昊此人,真是千年难遇的雄主。”

大殿之中,群臣纷纷表态支持,嬴昊的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光芒。

嬴昊微微一笑,目光转向蔡邕,继续说道。

“蔡副总理,你主管教育部,接下来的任务非常重要。”

“你立即带人重新编写一批教材,内容要涵盖大多数流派,但一定要通俗易懂。”

蔡邕恭敬地点头,随后问道:“大王,臣明白教材的重要性,但各流派思想纷繁复杂,如何取舍才能既全面又通俗易懂?”

“臣请大王指点。”

嬴昊略一沉吟,缓缓说道:“各流派皆有可取之处,关键在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农家,皆有其独到之处。”

蔡邕:“大王,儒家思想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臣以为此乃治国之本,是否应作为教材的重点?”

嬴昊:“儒家确实重要。儒家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适合培养官吏的操守和责任感。”

“但儒家过于注重礼教,容易流于形式。”

“教材中应突出其仁政和民本思想,让学子明白为官者当以民为先。”

蔡邕:“大王所言极是。那法家呢?”

“法家主张严刑峻法,是否过于苛刻?”

嬴昊:“法家虽重法治,但其核心在于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法家的优点在于强调公平和效率,适合用于制定法律和治理国家。”

“教材中应取其法精神,让学子明白法律是治国之基,而非滥用刑罚。”

蔡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是否与大王提倡的积极治国相悖?”

嬴昊:道家并非消极无为,而是强调顺应自然,减少不必要的干预。”

“其优点在于帮助官吏调节心态,避免急功近利。”

“教材中可取其清静无为的智慧,让学子学会在复杂局势中保持冷静。”

嬴昊说完,目光坚定地看着蔡邕:“蔡卿,各流派思想皆有可取之处,关键在于结合实际,取其精华。”

“教材编写务必通俗易懂,让更多庶民能够接受教育。”

蔡邕深深一拜:“臣明白了!臣一定不负大王所托,尽快完成教材编写。”

嬴昊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用之才,而非养一群只会吟诗作赋的闲人。”

“大秦的未来,在于教育,在于民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明星大冒险,这剧情我熟啊!

华云飞

全民列车求生:求生?我们来度假

子曰不知所云

救赎,我们是认真的!【快穿】

春腰

大秦:偷听心声,祖龙该喝药了

春山山

半神的武林风云

何可任

地府最公平

CJjun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