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涌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不死草传奇:云端仙种落凡尘》(上卷),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作者李涌辉,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楔子

混沌初开,天地间灵气蒸腾,南方的十万大山还沉在雾霭里,像一头未醒的巨兽。那时的山民,靠采集野果、捕猎野兽为生,却常被一种怪病缠上——有的人整日口渴,喝光了山泉仍觉喉咙冒烟,小腿肿得像木桶;有的人浑身乏力,连弓都拉不开,只能眼睁睁看着猎物跑远。他们不知道这叫“消渴症”,只叫它“火病”,说人是被山里的“燥火”缠上了,无药可医,只能等着油尽灯枯。

直到某个月圆之夜,山民们看到一团祥云从东海边飘来,停在最高的那座崖顶。云里站着个白衣仙人,手持拂尘,衣袂飘飘,眉眼间带着悲悯。他望着山下零星的火把,听着隐约的咳嗽声,轻轻叹了口气,从袖中取出一粒晶莹的种子,弹指一弹,种子便像流星似的坠向崖壁,“噗”地钻进石缝里,瞬间没了踪影。

仙人的声音顺着风飘下来,像清泉流过石涧:“三载后,石上生草,形如竹节,茎带金晕,可解火病。切记,取之有度,方能生生不息。”说完,祥云便裹着仙人,消失在月亮背后。山民们跪在地上磕头,直到额头磕出红印,还望着崖顶的方向,把仙人的话刻在心里。

第一回 火病肆虐困山民,祥云夜降仙种临

南方深山里的“火病”,一年比一年凶。住在黑龙潭边的阿木,父亲就是被这病夺走的——起初只是觉得口干,后来连走路都打晃,最后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临终前抓着阿木的手说:“潭水……怎么喝都不解渴啊……”阿木那时才十岁,抱着父亲枯柴似的手,眼泪掉在上面,竟像滴在石头上,半天渗不进去。

寨子里的“巫祝”(掌管祭祀的老人),试着用艾草熏、用刺梨根煮水,都不管用。他在祭神的篝火前跳了三天三夜,嗓子喊哑了,也没求来神谕,只能望着崖顶叹气:“是山神发怒了,要收我们走啊。”

第三年春分,山里下了场罕见的桃花雪。雪停后,阿木去黑龙潭打水,忽然看见对面的崖壁上,石缝里冒出一抹新绿。那草只有手指长,茎是嫩绿色的,一节一节像刚出土的竹笋,顶端顶着两片小叶,叶尖还挂着雪化成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着光。他想起三年前巫祝说的“仙人赠种”的事,心里“咯噔”一下,扔下木桶就往寨子里跑。

“巫祝爷爷!崖上长草了!像竹节!”阿木跑得气喘吁吁,话都说不连贯。巫祝拄着拐杖,带着全寨人赶到崖下,仰头望去——果然,那株草在石缝里立着,茎节分明,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灵气。更奇的是,有只山鼠从草边跑过,不小心碰断了一片叶子,那叶子落在石上,竟没枯萎,反而渗出黏黏的汁液,把石面染得发亮。

“是仙种!是仙人说的草!”巫祝激动得浑身发抖,对着崖顶跪下磕头,“谢仙人庇佑!谢仙人救我族人!”山民们跟着磕头,崖下的回声震得露珠从草叶上滚下来,像仙人落下的眼泪。

第二回 三载生根石缝间,不死之名初流传

那株仙草在崖壁上慢慢长大。山民们怕惊扰了它,谁也不敢靠近,只每天远远地望着。他们发现这草长得极慢,一年才长三节,却极耐旱——夏天三个月没下雨,山里的草木都蔫了,它却依旧翠绿,茎节上还凝着一层白霜,像攒着露水;秋天山洪暴发,把崖壁冲得光秃秃的,它的根须却像银线似的,死死扒着石缝,连一片叶子都没掉。

有一次,一只山羊攀岩时,不小心啃了一口草茎,山民们心疼得直跺脚,以为仙草活不成了。可过了半个月,被啃的地方竟抽出了新茎,比原来的还壮实。巫祝摸着胡子说:“这草断了能再生,旱了渴不死,是‘不死草’啊!”

“不死草”的名声,渐渐在附近的山寨传开。有个从山外逃荒来的妇人,抱着个奄奄一息的孩子,跪在崖下哭:“求不死草救救我的娃,他快渴死了……”山民们心软,却不敢贸然采摘,只能让她在崖下等着。夜里,妇人做了个梦,梦见白衣仙人对她说:“取第三节茎,和潭水捣汁,给娃灌下。”

妇人醒来,按梦中所说,求年轻的山民帮她采了一节草茎。她把草茎放在石臼里,加黑龙潭的水捣成糊状,一点点喂进孩子嘴里。天亮时,孩子竟睁开了眼睛,喊着“要水喝”——虽然还是渴,却有了精神。再喂了三天,孩子居然能站起来走路了,小腿的浮肿也消了。

“真能活!这草能还魂!”妇人抱着孩子给崖顶磕头,从此,“还魂草”的名字也传开了。山民们这才敢小心地采摘,却定下了规矩:只采最上面的茎,绝不伤根;每次采完,都要往石缝里填些腐叶,算是给仙草的“谢礼”。

第三回 仙人托梦授医方,金钗翡翠辨真容

那年冬天来得早,山里下了场大雪,不少老人又犯了“火病”。巫祝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忽然看见白衣仙人走进梦里,手里拿着那株仙草,对他说:“此草非寻常草木,乃我从东海瀛洲带来的仙种,吸了三千年日月精华。你看它茎如金钗,节似佛珠,是‘金钗草’;叶如翡翠,边缘带齿,是‘翡翠叶’。”

仙人用拂尘指着草茎:“这茎里的胶质,是它攒的‘元气’,能补人脾胃;叶子上的露珠,是它聚的‘灵气’,能清人燥火。采的时候要选晴天的早晨,那时露水未干,灵气最足;采回来不能暴晒,要阴干,不然元气会跑掉。”

他又教了个方子:“取茎三钱,加山药五钱、粟米一把,煮成粥,每日一碗,治消渴;取叶二钱,和蜂蜜拌匀,敷在虚肿的地方,能消肿;若要补元气,就用茎泡酒,泡足百日,每日喝一小杯,能让人力大如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你回农村种地,怎么成大明星了?

乡下大雨

奈何女老板硬要嫁我

醉隐沧澜

穿书种田:炮灰女配的逆袭手册

青枫l

空间通古今,我助大将军平九州

凤声悠悠

都市医圣:我的透视传承能救世

笑才亦迭

在恋综当老六?一句泡面仙人全网暴火

肉包打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