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涌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九草仙踪:石斛的风霜与温情》(上卷),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作者李涌辉,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楔子

北纬25度的武陵山脉,云雾是永恒的衣襟。在那些刀削斧劈的崖壁上,在千年古榕盘曲的枝干间,生长着一种绿——不是寻常草木的嫩,是带着铜锈色的苍劲,一节一节,像被岁月磨亮的古钗,又像隐者紧绷的筋骨。当地山民叫它“还魂草”,药农称它“九草首仙”,而在现代药典里,它有个更朴素的名字:石斛。

黄健的《沁园春·石斛赞》里,那句“几多风霜,慈善为怀,九草首仙”,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这株草的前世今生。故事的开端,要从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深秋说起——采药人秦德明背着竹篓,第三次攀上“鹰愁涧”的悬崖。他要找的,正是那株传说中长在“雾眼”里的铁皮石斛,据说已在崖壁上活了百年,吸足了“六合精华,四时灵气”。

第一回 鹰愁涧上寻仙草,风霜里见韧骨

秦德明的手掌,像老树皮一样布满裂口,那是常年攀岩采药留下的勋章。他祖上三代都是药农,爷爷临终前指着鹰愁涧的方向说:“那崖上的石斛,是九草里的仙,能救命,也能修心,只是采它,得经得住风霜。”

这年深秋,武陵山遭遇了罕见的暴风雪。山民们都劝秦德明:“别去了,命比药金贵。”他却摇着头,往竹篓里塞了捆麻绳和半块干粮:“王寡妇的娃还等着这药退烧呢。”

鹰愁涧的崖壁,此刻像被冻住的瀑布,青灰色的岩石上覆着一层薄冰,石缝里的野草都蜷成了团。秦德明踩着崖壁上的凹痕,一步一挪地往上攀,麻绳在冰面上磨出“咯吱”的声响,像随时会断。爬到半山腰,一阵狂风卷着雪沫扑来,他下意识地抱住身边的老藤,余光却瞥见右上方的“雾眼”——那是崖壁上一个天然的凹洞,常年萦绕着不散的雾气,此刻竟有一抹翠绿在雪雾中晃动。

“找到了!”他心头一热。那株铁皮石斛,果然长在雾眼里,茎粗如拇指,紫褐的表皮上凝着冰晶,却依旧挺着腰杆,叶片边缘泛着蜡质的光,像裹了层铠甲。最奇的是,在这风雪天里,它顶端竟还顶着几个饱满的花苞,像不肯屈服的拳头。

“立悬崖攀壁,身随雾岭……”秦德明忽然想起爷爷教过的口诀,这株草的样子,不正是这句的写照吗?它扎根在悬崖最险处,身影随着雾岭起伏,却从未向风霜低头。他掏出特制的小银锄,小心翼翼地在石斛根部的石缝里刨挖——按祖训,采石斛要留三分根,还得往石缝里填些腐叶土,“给仙草留条后路”。

刚采下三茎,脚下的冰面突然碎裂!秦德明整个人悬空,全靠腰间的麻绳挂在崖壁上。风雪灌进领口,他却死死攥着那几节石斛,像握着救命的灯。“不能丢……娃还等着……”他咬着牙,借着风势荡向旁边的石棱,手指抠进冰缝,血珠瞬间染红了白雪。

第二回 深幽蔓树藏仙踪,心许云山见真意

从鹰愁涧脱险后,秦德明把石斛分成两份:一份连夜送到王寡妇家,用陶罐炖了鸡汤;另一份,他带着去了三十里外的“云雾寨”。那里有片千年古榕林,是石斛另一个“家”——“深幽蔓树,心许云山”,爷爷说,长在树上的石斛,性子更温和,带着榕树的沉稳。

云雾寨的老寨主是秦德明的忘年交,见他冻得发紫的手,赶紧端来姜汤:“德明,这树生石斛,比崖上的更难寻,你这是何苦?”

“李伯,城里来的教授说,要研究石斛的生长习性,树生的和崖生的,药效说不定有差别。”秦德明搓着冻僵的手指,“咱山里人靠它吃饭,也得懂它的脾气不是?”

两人踏着晨露走进榕林。古榕的枝干粗壮如梁,树皮上覆着厚厚的苔藓,湿润得能攥出水。秦德明指着枝干分叉处:“您看,那就是树生石斛。”只见翠绿的茎条从树皮里钻出来,垂成绿色的瀑布,茎节上还挂着昨夜的雨珠,在晨光里闪着亮。最妙的是,它们的根须并不深入树干,只是轻轻附着在表皮,像在与古榕“君子之交”——不索取,只相伴。

“这草通人性,”李伯摸着石斛的叶片,“它知道榕树给它遮风挡雨,就长得格外茂盛。去年寨里遭了虫灾,榕树叶子落了一半,这石斛也蔫了,后来榕树缓过来,它才跟着抽新芽。”

秦德明蹲在榕树下,拿出笔记本记录:“崖生的茎节短粗,胶质厚;树生的茎节细长,纤维多。”他摘下一片树生石斛的叶子,放在嘴里嚼了嚼,清甜中带着一丝木质的香,不像崖生的那般清苦。“难怪老辈人说,树生的石斛‘养心’,崖生的‘强骨’,原来它们跟着不同的‘师傅’,学了不同的本事。”

正说着,几只灰雀落在石斛旁边的枝桠上,啄食叶片上的蚜虫。秦德明想驱赶,被李伯拦住:“别吓着它们,这是石斛的‘护花使者’。雀儿吃虫,粪便还能当肥,它们跟榕树、石斛,是一家人。”

秦德明望着这和谐的一幕,忽然懂了“心许云山”的意思——石斛选择在悬崖或古树上生长,不是被迫,是“心甘情愿”。它许给云山一片绿意,云山便回馈它风霜雨露;它许给古榕一份相伴,古榕便赠予它安稳庇护。这哪里是草木,分明是与自然相守的智者。

第三回 六合精华凝仙骨,四时灵气育兰心

为了弄清“六合精华,四时灵气”的奥秘,秦德明在榕林旁搭了个草棚,一住就是半年。他记录石斛在四季的变化:

春分时,新茎从老根里钻出来,嫩得能掐出水,吸的是“青阳之气”,带着向上的劲儿;

夏至后,叶片舒展如剑,沐浴“正阳之精”,胶质在烈日下悄悄凝聚;

秋分至,茎节开始饱满,沾染“少阴之华”,带着成熟的厚重;

冬至日,叶片微微蜷曲,藏起“太阴之韵”,在严寒里积蓄力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你回农村种地,怎么成大明星了?

乡下大雨

奈何女老板硬要嫁我

醉隐沧澜

穿书种田:炮灰女配的逆袭手册

青枫l

空间通古今,我助大将军平九州

凤声悠悠

都市医圣:我的透视传承能救世

笑才亦迭

在恋综当老六?一句泡面仙人全网暴火

肉包打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