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涌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枫下苓梦》上卷,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作者李涌辉,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枫下苓梦》

楔子

太白山的秋,是被枫树叶染透的。从海拔三千米的拔仙台往下,红一波波漫下来,先是浅红的鸡爪槭,再是酡红的三角枫,到了山脚下的黑风口,就成了朱砂般的老枫,风一吹,叶子打着旋儿落,铺在地上,像块被山魂浸过的红绸。

绸子底下,藏着猪苓。这东西怪得很,别的药材要晒足日头才肯长,它偏躲在背阴的石板下,跟腐叶、湿泥、蜜环菌缠在一处,像群怕冷的孩子,挤在石板娘的怀里。挖猪苓的药农都知道,这活儿靠的不是力气,是眼力,是缘分——眼力能辨土色,缘分才知哪块石板下藏着一窝胖娃娃。

周山就是个认死理的。他爹是太白山最有名的挖苓人,临终前攥着他的手说:\"猪苓有灵性,你待它真,它才肯见你。\"可这年秋天,周山的药篓比脸还干净。从白露到霜降,他踏遍了黑风口的七十二道梁,挖断了三把铁锄,连猪苓的影子都没捞着。山民们背后嘀咕:\"老周的手艺,怕是断在这小子手里了。\"

周山不吭声,每天天不亮就揣着窝头上山,月亮挂上树梢才拖着空篓回来。他总觉得爹的话没说错,那些黑褐的疙瘩就在哪块石板下等着,只是自己还没摸到那层窗户纸。直到那个落霜的夜晚,红绸般的枫树叶飘进他的梦里,纸,才被一只枯瘦的手轻轻捅破了。

上卷

一、空篓映月 执念如山

霜降过后,太白山的风带了刀气。周山裹紧了补丁摞补丁的棉袄,踩着冻硬的地皮往黑风口走。鞋底子早磨穿了,露出的脚趾头冻得通红,每走一步,都像踩在碎玻璃上。他背上的药篓晃荡着,里头只有半块啃剩的玉米饼,和爹传下来的那把铜头药锄——锄头上刻着三个字:\"敬山灵\",铜绿被摩挲得发亮,像三颗嵌在木柄上的星。

\"周小子,又上山啊?\"村口磨豆腐的王婶探出头,蒸笼里的白气模糊了她的脸,\"这阵儿猪苓早躲起来了,别白费力气。\"

周山扯了扯冻得发僵的嘴角:\"俺爹说,霜降后的猪苓才够劲,外皮皱巴巴的,里头的肉瓷实,利水渗湿比春夏的强十倍。\"

王婶叹了口气:\"你爹那是老黄历了。今年秋燥得邪乎,连黑风口的泉眼都瘦成线了,猪苓怕是早渴死了。\"

周山没接话,闷头往山上走。他知道王婶说的是实情。往年这时候,石板下的腐土能攥出水,今年一捏就成了粉,连最爱潮的苔藓都黄了大半。可他忘不了爹临终前的样子:老人躺在床上,肚子胀得像面鼓,腿肿得按下去一个坑,半天起不来。郎中说是\"水臌\",要靠上好的猪苓才能治,可那时候山里闹虫害,猪苓收得少,等他好不容易挖到半篓,爹已经没了气。

\"爹,俺一定给您挖着最好的猪苓。\"周山对着空荡荡的山谷念叨。风卷着枫叶打在他脸上,有点疼,却让他更清醒。他记得爹教的诀窍:猪苓爱跟\"三老\"做伴——老枫树下、老石板底、老腐土里。他今天要去的,是黑风口最偏的\"断魂崖\",那里有棵三人合抱的老枫,树底下卧着块丈许见方的青石板,爹年轻时在那儿挖到过一窝七斤重的猪苓,被药商称为\"苓王\"。

赶到断魂崖时,日头已经爬到头顶。老枫树的叶子红得发紫,树根盘虬卧龙般扎进石缝,其中一条主根正好压在那块青石板上,石板边缘长满了绿苔,只是今年的苔色发灰,没了往日的水润。周山放下药篓,先用手摸石板周围的土——土是干的,黄中带白,不像藏着东西的样子。他不死心,举起药锄在石板边刨了刨,锄尖碰到石头,发出\"叮当\"的脆响,震得他虎口发麻。

刨了半个时辰,除了几块碎石头,啥也没有。周山瘫坐在枫树下,掏出那半块玉米饼,咬了一口,干得剌嗓子。他望着空荡荡的药篓,里头映着天上的流云,像爹临终前浑浊的眼。\"是俺笨,找不到您说的灵性。\"他把饼子往嘴里塞,眼泪混着饼渣往下咽,\"可俺不认输,明天再来,后天再来,总有一天......\"

话没说完,一阵风吹过,老枫树\"哗啦\"抖落一阵红叶,正好盖在他的药篓上。红得像团火,烧得他心里又热了起来。

二、夜梦仙翁 石下玄机

周山是被冻醒的。月亮挂在老枫树梢,像枚冰魄,把石板照得泛着青光。他不知什么时候在树下睡着了,身上落满了枫叶,摸起来潮乎乎的——夜里下过霜,叶子吸了潮气,倒成了层薄被。

他打了个寒颤,刚要起身,就见老枫树下站着个老者。花白胡子飘到胸前,穿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手里拄着根枣木拐杖,杖头雕着个猪苓的模样,黑褐的疙瘩上还缠着圈蜜环菌,活灵活现。

\"后生,冻着了吧?\"老者的声音像山涧的泉水,清润又带点回响。

周山赶紧站起来,揉了揉眼睛——这荒山野岭的,怎么会有老人?\"您是......\"

老者笑了,胡子翘了起来:\"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找的东西,不在这儿。\"他用拐杖指了指那块青石板,\"这石头底下,十年前就空了,蜜环菌被山鼠啃了个干净,猪苓早搬家咯。\"

周山心里一紧:\"您知道猪苓在哪?\"

老者往远处指了指,雾气里隐约能看见座山尖:\"往东南走,过三道梁,有座'望枫台'。台上有块青石板,比这小些,边缘长着三丛紫花地丁。你去了,抬起石板,就见着了。\"

\"望枫台?\"周山在心里打了个转,那地方他去过,是片光秃秃的石坡,别说枫,连棵像样的树都没有,怎么会叫望枫台?

老者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拐杖往地上一顿,几片枫叶突然无风自动,聚成个小小的漩涡:\"名儿是死的,山是活的。五十年前,那儿有棵九丈高的老枫,被雷劈了,根还在石板下盘着呢。猪苓念旧,就爱跟老树根作伴。\"他又叮嘱,\"记着,见着石板别忙着挖,先给根须磕三个头,那是枫神的筋骨,得敬着。\"

周山还想问什么,老者却转身往雾气里走,蓝布褂的下摆扫过枫叶,没带起一点声响。\"大爷!您等等......\"他追了两步,脚下被石头一绊,\"扑通\"摔在地上。

一睁眼,天已经亮了。太阳从老枫树梢钻出来,把石板照得暖洋洋的。周山摸了摸身上,枫叶落了一层,刚才的梦清晰得像刻在脑子里——老者的胡子,枣木拐杖上的猪苓雕,还有那句\"给根须磕三个头\"。

他捏了捏拳头,骨节\"咔咔\"响。管它是梦是真,望枫台总得去看看。爹说过,挖苓人信的不是鬼神,是心里的那点念想。念想在,猪苓就不会远。

他把药篓翻过来,抖掉里头的枫叶,重新背上。走了几步,又回头看了眼那块青石板,总觉得老者的话里还有话。石缝里,几株紫花地丁的枯茎在风里晃,像在朝他摆手。

三、望枫台上 寻觅无踪

望枫台在黑风口的东南麓,比断魂崖更偏,路是羊肠小道,一边是直上直下的崖壁,一边是深不见底的沟壑,风从沟里钻出来,打着旋儿吼,能把人的魂魄都搅散。山民说,这地方邪性,晴天还好,遇上阴雨天,总能听见有人哭,像是被雷劈死的老枫在喊疼。

周山走得格外小心。脚下的碎石松动,稍不留意就可能滚下去。他想起梦里老者的话,五十年前的老枫被雷劈了——爹也说过这桩事,那年夏天,太白山下了场瓢泼大雨,雷声把黑风口的石头都震落了不少,望枫台的老枫被劈成了三截,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烧了三天三夜才灭。\"那火邪门,专烧树干,根却一点没伤。\"爹说这话时,眼里闪着光,\"草木有灵,枫神是把精气都藏在根里了。\"

走了三个时辰,腿肚子转筋时,望枫台终于到了。果然是片光秃秃的石坡,连棵像样的树都没有,只有风在石缝里呼啸。周山喘着粗气四处打量,没看见老者说的青石板,只有满地的碎石和枯黄的茅草。

\"难道是俺记错了?\"他挠了挠头,梦里的望枫台明明有块平整的石板。他顺着石坡往上走,脚底下踢到个硬东西,低头一看,是块半埋在土里的青石板角,边缘磨损得厉害,上面布满了细密的纹路,像是被水流冲刷了千年。

周山心里一喜,赶紧蹲下刨土。越刨,石板的面积越大,果然是块丈许见方的大石板,比断魂崖的那块更厚实,表面长着层黑绿的苔藓,摸上去湿滑滑的——这就对了,有潮气的地方,才可能藏猪苓。

他按梦里老者的吩咐,先在石板边缘找老枫的根须。扒开碎石和腐叶,果然见着几根粗壮的根,深褐色,像龙爪般抠进石缝,有的地方已经朽了,露出里头淡黄色的木质,带着股淡淡的枫香。周山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额头碰到湿土,凉丝丝的,倒让他心里更踏实了。

\"枫神莫怪,俺来寻猪苓救急,绝不多挖,给您留着子孙根。\"他对着根须念叨,这是挖苓人的规矩,见了老根老藤,都得说句软话,山里的精怪,就吃这一套。

念叨完,他拿起药锄,在石板边缘轻轻撬动。这石板比看上去的要沉,锄尖插进去,只撬动了半寸缝。他换了个角度,顺着根须蔓延的方向挖,想先松动石板下的土。挖了约莫一个时辰,石板周围的土被刨开一圈,露出底下黑褐色的腐殖土,混着碎木屑——果然是老枫的根腐烂后化成的土,肥得流油。

周山的心跳开始加速。这土色,这湿度,正是猪苓喜欢的家。他把耳朵贴在石板上听,静悄悄的,只有风从石缝里钻过的\"呜呜\"声。\"难道不在这儿?\"他皱起眉头,梦里老者说得真切,怎么会空着呢?

他不死心,加大力气撬石板。\"轰隆\"一声,石板终于被撬开一道尺许宽的缝。他赶紧用手去摸,指尖触到的是冰凉的湿土,还有些细细的根须,却没碰到猪苓那圆滚滚的疙瘩。他把胳膊伸进去掏,掏出一把又一把腐土,土里头有蚯蚓,有潮虫,甚至还有颗野鼠藏的橡子,就是没有猪苓。

太阳渐渐往西斜,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投在石板上,像个大大的问号。周山瘫坐在地上,药锄扔在一边,锄头上的\"敬山灵\"三个字被汗水浸得发亮。他望着那道石缝,心里空落落的——难道真的是场梦?是自己太执着,凭空想出个老者来骗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你回农村种地,怎么成大明星了?

乡下大雨

奈何女老板硬要嫁我

醉隐沧澜

穿书种田:炮灰女配的逆袭手册

青枫l

都市医圣:我的透视传承能救世

笑才亦迭

带着荒田回过去

抹茶味的冰激凌

抗战:我有个军火库

唐风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