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神遗珍》上卷
作者李涌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亥神遗珍》上卷,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作者李涌辉,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亥神刚说完,山岗上的水精之核就有了动静——埋核的地方冒出嫩芽,不是绿的,是白的,像菌丝在爬;嫩芽很快变长,钻进旁边的老树根里,和树根缠在一起;没过半天,周围的土里就冒出些小的猪苓,个个黑褐发亮,像母核的孩子。
老道赶紧挖了颗小的,放在锅里煮。水开了,猪苓慢慢融化,汤变成茶色,飘着清冽的甜香。他先舀了勺,自己喝了——刚下肚,就觉得肚子里\"咕噜\"响,一股浊气顺着往下走,原本被湿毒浸得发沉的身子,突然轻快了。
\"有效!真的有效!\"老道激动得眼泪都下来了,赶紧把汤分给树上的百姓。最先喝的是那个给孙子留干粮的老婆婆,喝下去没多久,就说:\"我要撒尿......\"众人扶她到树后,她尿出来的尿又黄又浊,像稀释的黑水,尿完后,肚子明显瘪下去一块,喘气也顺了。
\"神药!真是神药!\"百姓们争先恐后地来要猪苓汤,亥神就在旁边看着,谁要是想多挖,他就用鼻子拱拱那人的腿,提醒他\"留三成\"。
喝了猪苓汤的百姓,水肿渐渐消了,有力气下山了。亥神又领着他们,把山岗上的小猪苓挖出来,种到附近的山林里——他选的都是有老树根、腐叶厚的地方,这些地方最适合猪苓生长。
\"记着,\"他对百姓们说,\"猪苓和树是伴,和腐叶是亲,伤了树,断了腐叶,它就不长了。\"
百姓们点头记下,把亥神的话刻在石碑上,立在山林边。没过多久,种下的猪苓就发了芽,山林里长出一片又一片,黑褐的核子藏在腐叶下,像亥神留下的记号。
黑水也慢慢退了,露出的土地虽然还湿,却不再发臭,种上庄稼,竟长得格外好。百姓们说,这是猪苓把湿毒吸走了,大地又活过来了。
五、神归天庭 遗珍传世
水退了,人安了,亥神也该回天庭了。这天清晨,他站在山岗上,最后看了眼凡间——百姓们在田里耕作,孩子们在山林边玩耍,猪苓在腐叶下安睡,一切都回到了正轨。
老道带着百姓们来送行,手里捧着刚煮好的猪苓汤:\"神尊,喝口汤再走吧,是您给的命。\"
亥神摇摇头,憨直地笑了:\"我是神,不用喝。你们好好待猪苓,它就会好好待你们。\"他顿了顿,又说,\"以后采药,要是遇见黑猪,那是我派去看看的,不用怕,那是吉兆。\"
说完,他化作道黑光,冲天而起,额头上的\"丰\"字白毛在阳光下闪了闪,像颗坠落的星子。百姓们对着天空磕头,磕到额头出血,才慢慢起身。
老道提议:\"咱们给神猪修座庙吧,就叫'亥神庙',年年祭拜,不忘恩情。\"
大家都赞成,就在山岗上盖了座庙,庙里的神像不是人形,是头黑猪,嘴里叼着颗猪苓,额头的\"丰\"字白毛用金子贴成,闪闪发亮。
猪苓的名字就这么传了下来。百姓们挖猪苓时,都照着亥神的规矩:挖三留七,不毁树根,不刨尽腐叶;挖到猪苓,先对着亥神庙的方向拜一拜,再说声\"谢神猪赐药\"。
有个叫水生的年轻人,第一次进山挖猪苓,心里发怵,怕找不着。刚进山林,就看见头黑猪从树后钻出来,对着他\"哼哼\"两声,然后往密林里走,走几步回头看看。
水生想起亥神的话,赶紧跟上。黑猪把他领到棵老橡树下,用鼻子拱了拱腐叶,露出一窝猪苓,个个饱满。等水生挖完,按规矩留了七颗,黑猪才摇着尾巴,钻进林子里不见了。
水生把这事告诉村里人,大家都说:\"是亥神在帮你呢!\"
从那以后,\"遇黑猪是吉兆\"的说法就传开了。药农们进山,要是看见黑猪,就知道附近有猪苓;要是黑猪对着猪苓窝哼哼,就知道这窝猪苓还没长好,不能挖。
亥神庙的香火一年比一年旺,庙里的猪苓标本换了一茬又一茬,都是百姓们采到的最好的猪苓,挂在神像旁边,像给神猪的供品。
上卷终
亥神回天庭了,但他留下的猪苓,成了凡间的宝贝。它长在山林里,藏在腐叶下,默默平衡着大地的湿毒,守护着百姓的安康。人们说起猪苓,总会想起那头黑猪:它拱开黑水,叼出希望,教会人们敬畏和感恩。
老道把猪苓的用法刻在龟甲上,传给后人:\"猪苓利水,配白术健脾,治脾虚水肿;配桂枝温阳,治寒湿身重......\"这些方子,救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了凡间对抗湿毒的利器。
有天夜里,水生做了个梦,梦见亥神坐在天庭的台阶上,正对着凡间笑,手里把玩着颗黑褐色的珠子,珠子的纹路,和他挖的猪苓一模一样。\"好好待它,\"亥神对他说,\"它是水的精,也是我的心。\"
醒来时,水生发现自己的枕边,多了片猪苓叶,带着清冽的甜香,像亥神临走时吹的那口气。他知道,亥神虽然回了天庭,却从没离开过——他就在猪苓的根里,在黑猪的蹄印里,在每个懂得感恩的人心里。
下卷的故事,将从一场新的水患开始——百年后,南方又闹起了水灾,湿毒再次蔓延,可山林里的猪苓却突然长得慢了,像是在闹脾气。水生的后人,一个叫\"念亥\"的年轻人,决定循着祖辈的足迹,去找寻猪苓减产的原因,却意外发现了亥神留在凡间的另一个秘密:猪苓不仅能治水,还能平衡天地间的水火之气,而要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需要的不只是敬畏,还有人与自然更深的默契。
亥神庙的钟声,还在年复一年地响着,像在提醒:别忘了那头黑猪,别忘了那颗猪苓,别忘了谁给了咱们活下去的希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