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涌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川芎入药部位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以及现代药理作用,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作者李涌辉,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川芎在中药中以干燥根茎为主要入药部位(其他部位如茎、叶极少药用),其有效成分、含量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较为深入,具体如下:

一、主要入药部位及有效成分

川芎的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其主要有效成分可分为挥发油类、生物碱类、酚酸类三大类,另有少量内酯、甾醇等:

1. 挥发油类(约占根茎重量的1%~2%)

是川芎的标志性成分,以苯酞类化合物为主,包括:

- 藁本内酯(ligustilide):含量最高(约占挥发油的40%~60%),是川芎发挥解痉、镇痛、抗血栓等作用的核心成分之一;

- 丁烯基酞内酯(butylidenephthalide)、蛇床内酯(cnidilide)、新蛇床内酯(neocnidilide)等,协同参与抗炎、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2. 生物碱类

以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 为代表(含量约0.02%~0.1%),此外还有佩洛里因(perlolyrine)、川芎哚(perlolyrine)等。川芎嗪是川芎活血化瘀作用的关键成分,现代临床已将其制成单体药物(如盐酸川芎嗪注射液)。

3. 酚酸类

主要包括阿魏酸(ferulic acid)(含量约0.05%~0.2%)、咖啡酸、香兰酸等。其中阿魏酸是川芎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的重要活性成分。

二、成分含量特点

川芎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受生长环境(如土壤、海拔)、采收时间、加工方法影响较大:

- 挥发油类:优质川芎(如四川都江堰产)的挥发油含量通常≥1.0%(《中国药典》规定),其中藁本内酯在挥发油中的占比随储存时间延长可能略有下降(因易挥发);

- 川芎嗪:新鲜根茎中含量较低,经干燥加工后含量升高,一般在0.05%~0.1%之间;

- 阿魏酸:在干燥根茎中含量相对稳定,通常为0.08%~0.15%,炮制(如酒炙)后其溶出率可提高,增强药效。

三、现代药理作用

川芎的药理作用与其有效成分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你回农村种地,怎么成大明星了?

乡下大雨

奈何女老板硬要嫁我

醉隐沧澜

穿书种田:炮灰女配的逆袭手册

青枫l

都市医圣:我的透视传承能救世

笑才亦迭

在恋综当老六?一句泡面仙人全网暴火

肉包打狗

全球机甲,开局觉醒SSS级天赋

蒜烧牛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