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在常用的方剂之中出现的频率
作者李涌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川芎在常用的方剂之中出现的频率,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作者李涌辉,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川芎在常用方剂中的出现频率极高,尤其在治疗头痛、妇科疾病及血瘀证的方剂中占据核心地位。以下是基于文献数据和临床应用的详细分析:
一、高频使用领域与数据支撑
1. 头痛类方剂
川芎在头痛治疗中应用最为广泛。在历代502首头痛方剂中,川芎的使用频率高达48.8%,位居所有药物之首。例如:
- 经典方剂: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清上蠲痛汤(《寿世保元》)等均以川芎为核心药物,分别针对外感风邪、风湿痹阻、气血瘀滞等不同证型的头痛。
- 现代研究:在《中药成方制剂》数据库的113首头痛方剂中,川芎使用频次位列第一;在《中药方剂大辞典》的789首头痛方剂中,川芎排名第1,涉及方剂260条,占比约33%。
2. 妇科与理血类方剂
川芎常与当归配伍,形成“当归-川芎”药对,在妇科和理血方剂中高频出现:
- 经典配伍: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川芎与当归以1:1比例配伍,占含两者方剂总数的68.06%,主治血虚血瘀证。其他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温经汤(《金匮要略》)等均以川芎为活血通经的关键药物。
- 数据支持:在《汤头歌诀》的287首方剂中,当归与川芎是同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药对(41次),主要用于经产、理血、祛风等类别。
3. 风湿痹痛与活血行气方剂
川芎的祛风除湿和活血通络功效使其广泛应用于痹证方剂:
- 经典方剂:大秦艽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用于中风后手足不遂,配伍秦艽、羌活等祛风药;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主治风湿在表之头痛身重,川芎与羌活、独活协同增效。
- 现代应用:在含丹参、红花的理血方剂中,川芎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前五位中药之一,常用于胸痹心痛、跌打损伤等血瘀证。
二、高频方剂举例与配伍特点
1. 四物汤
-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
- 应用:补血调血的基础方,川芎活血行气,防止熟地、白芍滋腻碍血,适用于血虚血瘀之月经不调、产后腹痛等。
2. 川芎茶调散
- 组成:川芎、荆芥、白芷、羌活、细辛等。
- 应用:疏风止痛,主治外感风邪头痛。川芎用量独重(12g),直达头面,为“头痛必用之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