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涌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药神遗珍:麻黄降世录》下卷,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作者李涌辉,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五章:灵草遍北陆,配伍启新篇

寒疫退去后的第一个春天,北陆的冰雪开始消融,狼牙坡的麻黄长得愈发繁茂。石牙带领族人,在坡上开辟出一片“麻黄圃”,按药神托梦的规矩,行距三尺,株距一尺,只采茎秆,不动根系。春风拂过,青灰色的麻黄茎秆随风摇曳,像无数支小旗,宣告着生机的回归。

可新的问题来了。

有个部落的孩童,得了“寒邪夹惊”之症,不仅无汗咳喘,还整夜哭闹,惊悸不安。用了麻黄汤,汗出了,咳喘轻了,却依旧哭闹。石牙的儿子“石禾”,自小跟着父亲辨识草药,他想起父亲说过“远志能安神”,便试着在麻黄汤里加了点远志根。孩童喝了药汤,不仅汗出病退,还安稳地睡了一夜。

“原来草木也需‘结伴’。”石禾把这事记在兽皮卷上,这是北陆第一本“草药配伍录”。他发现,麻黄配生姜,发汗更快,适合风寒初起;配杏仁,咳喘立止,适合痰涎壅盛;配红枣,能补气血,适合体虚者;甚至有个患“水肿”的老人,石禾在麻黄汤里加了生姜皮,老人尿量增多,水肿竟消了。

消息传到中原,有位叫“岐伯”的医者,专程北上,与石禾探讨麻黄的用法。岐伯捧着石禾的兽皮卷,惊叹道:“北陆先民的智慧,不输中原啊!麻黄发汗为‘开’,杏仁降气为‘合’,生姜助阳为‘升’,甘草调和为‘降’,此乃‘四气和合’之道。”他还教石禾:“若遇寒邪入络,肢体疼痛,可加桂枝;若遇寒郁化热,可加石膏,此谓‘寒热相济’。”

石禾将这些都刻在新的兽皮卷上,取名《麻黄配伍经》。他在麻黄圃旁立了块石碑,刻上药神托梦的“七情”之说:“相须者,麻黄配桂枝,发汗倍增;相使者,麻黄引杏仁入肺,平喘更效;相畏者,甘草制麻黄之烈,无伤正气……”

北陆的医者,从此不再是简单煮药,而是学着“辨证配伍”。有个部落的巫医用麻黄配附子,治好了一位“寒邪入骨”的老猎人,一时传为美谈。石禾望着遍地麻黄,对族人说:“药神给了我们灵草,更给了我们用草的智慧,这才是真正的馈赠。”

第六章:贪婪生祸端,规矩护灵根

又过了三代,北陆迎来了“丰草期”,牛羊肥美,粮食满仓,人们渐渐淡忘了寒疫的痛苦,也淡忘了药神的规矩。

有个叫“赤狼”的部落首领,见麻黄能治病,竟想垄断狼牙坡的麻黄,用来换取中原的丝绸和铁器。他带着族人,在狼牙坡设下关卡,禁止其他部落采麻黄,还命人将麻黄根刨出,运到交易集市高价售卖。

“这是违背药神规矩!”石禾的孙子“石坚”怒不可遏。他带人去理论,赤狼却冷笑:“什么药神规矩?能换钱的才是好东西!”

没过多久,报应就来了。被刨根的麻黄圃,第二年竟寸草不生;赤狼部落用麻黄换的丝绸,穿在身上却总觉得刺骨的冷;更可怕的是,他们为了多卖钱,不顾“体虚者减量”的规矩,卖给一个产妇过量麻黄,产妇喝后大汗不止,竟丢了性命。

赤狼部落渐渐衰败,族人多染怪病,牛羊也莫名死亡。有老人说:“这是药神发怒了,惩罚他们不敬草木,不守规矩。”赤狼这才慌了,带着族人到麻黄圃前祭拜,把垄断的麻黄还给各部落,重新栽种麻黄根。

石坚趁机召集北陆所有部落,在狼牙坡的药神祠前,重申药神的规矩:“采麻黄,必留三尺之根;用麻黄,必辨体质虚实;传麻黄,必教配伍之法;禁麻黄,不可囤积谋利。”各部落首领歃血为盟,立誓遵守,如有违背,全北陆共弃之。

奇怪的是,三年后,被刨根的麻黄圃,竟又长出了新的麻黄,只是茎秆上多了一道红纹,像是在警示后人。石坚望着红纹,对子孙说:“草木有灵,你敬它一尺,它还你一丈;你毁它一寸,它记你一世。规矩不是束缚,是护着我们和草木的根。”

从此,北陆形成了“麻黄会”,由各部落推选德高望重的长者掌管,负责麻黄的采制、分配和传承。每年药神诞辰,“麻黄会”都会举行祭祀,由孩童吟唱:“麻黄青,茎有节,药神赠,护北阙;采有度,用有方,守规矩,福泽长。”

第七章:薪火传千古,灵草化图腾

千年流转,北陆的风沙吹老了无数容颜,却吹不散麻黄的故事。

石坚的后人,将《麻黄配伍经》刻在青铜鼎上,取名“麻黄鼎”,成为北陆各部落的“镇族之宝”。鼎上不仅有麻黄的形态、配伍,还有寒疫时的惨状、药神托梦的场景,提醒子孙“铭记苦难,感恩草木”。

麻黄渐渐融入北陆的血脉:新生儿出生,要在襁褓中放一小段麻黄,祈愿“不畏风寒,茁壮成长”;猎人出征,要饮一杯麻黄酒,壮胆驱寒;部落结盟,要共植一株麻黄,象征“同心同德,共抗患难”。

有位叫“乌兰”的女子,是“麻黄会”第一位女首领。她不仅医术精湛,能用麻黄配伍治疗各种寒症,还将麻黄的故事编成歌谣,教孩童传唱:“天寒地冻北陆寒,药神遗草降人间;一节青茎破冰雪,半碗热汤暖心田;采留根,用守度,子孙不忘此中缘。”

歌谣传到西域,有个叫“张骞”的使者,出使西域时听闻,将麻黄的种子和故事带回长安。汉武帝命御医试验,果然发现麻黄能治风寒咳喘,遂将其载入《神农本草经》,称“麻黄主中风伤寒,发表出汗,去邪热气”。

北陆与中原的“麻黄贸易”,从此拉开序幕。但这次,北陆人坚守规矩:只卖茎秆,不卖根苗;传授用法,不牟暴利。中原医者也从北陆的经验中,完善了麻黄的配伍,《伤寒论》中“麻黄汤”的诞生,便融合了北陆先民的智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你回农村种地,怎么成大明星了?

乡下大雨

奈何女老板硬要嫁我

醉隐沧澜

穿书种田:炮灰女配的逆袭手册

青枫l

都市医圣:我的透视传承能救世

笑才亦迭

在恋综当老六?一句泡面仙人全网暴火

肉包打狗

全球机甲,开局觉醒SSS级天赋

蒜烧牛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