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暗局迷踪深宫寒
虹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2章 暗局迷踪深宫寒,锦华情笺:良缘误惹帝王心,虹铯,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晨光透过椒房殿的窗棂,在青砖上投下细碎的光影。苏锦璃倚在绣榻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角。自从龙凤胎失踪后,她彻夜难眠,眼下一片青黑,整个人消瘦了许多。楚君逸坐在她身侧,握着她的手,轻声道:“璃儿,再休息会儿吧,别累坏了身子。”
苏锦璃摇摇头,声音沙哑:“陛下,我哪里睡得着?两个孩子还生死未卜。”她想起昨日在破庙的惊险一幕,想起沈明远腰间那枚与玉镯碎片契合的玉佩,心中满是疑惑,“沈明远是江家遗孤,琉璃又背叛了我们,这背后定有一个巨大的阴谋。”
楚君逸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朕已经派人彻查琉璃的底细,也在暗中调查当年江家灭门案。只是这其中牵扯甚广,怕是没那么容易查清。”他将苏锦璃轻轻搂入怀中,“你放心,无论如何,朕都会把孩子们平安带回来。”
正说着,一名暗卫匆匆而入,单膝跪地:“陛下,查到琉璃的一些线索了。她本是江南商户之女,三年前家中突遭变故,父母双亡,之后便入了宫。”暗卫呈上一卷文书,“这是她入宫前的一些记录,其中有个细节很可疑。她父母的死状,与当年江家满门的死状极为相似。”
苏锦璃接过文书,仔细查看,脸色愈发凝重:“如此说来,琉璃极有可能也是江家的人,她潜伏在我身边,就是为了复仇。”她想起平日里琉璃对自己的悉心照料,那些温暖的瞬间如今想来,都成了讽刺。
楚君逸握紧拳头:“看来这一切都是早有预谋。他们蛰伏多年,就等着这一刻。”他转身对暗卫吩咐道,“继续追查琉璃的下落,同时密切关注朝中大臣的动向,尤其是与沈国公府来往密切之人。”
暗卫领命而去。楚君逸见苏锦璃神情恍惚,心疼不已,亲自端来一碗参汤:“璃儿,把这汤喝了,多少吃点东西。你若垮了,孩子们回来见了,该多伤心。”
苏锦璃接过参汤,勉强喝了几口。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喧哗。一名宫女慌慌张张跑进来:“陛下,娘娘,淑妃娘娘求见,说有要事相商。”
楚君逸与苏锦璃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一丝警惕。淑妃向来与苏锦璃不睦,此时前来,不知又有什么阴谋。楚君逸沉声道:“让她进来。”
淑妃袅袅婷婷走进来,脸上带着关切的神情:“姐姐这几日想必受苦了,妹妹特来探望。”她看了眼苏锦璃手中的参汤,“姐姐可要保重身子,毕竟龙嗣为重。”
苏锦璃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多谢妹妹关心,本宫没事。不知妹妹所说的要事是?”
淑妃轻叹一声:“妹妹听闻,近日朝中有人传言,说姐姐与沈明远有私情,这才导致西北军异动,皇子公主被掳。妹妹实在看不下去,特来告知姐姐,好让姐姐早做准备。”
楚君逸闻言,龙颜大怒:“荒谬!这等谣言究竟是何人所传?”
淑妃做出一副害怕的样子:“陛下息怒,妹妹也不知这谣言从何而起,只是这几日宫中宫外传得沸沸扬扬。妹妹担心姐姐清誉受损,这才斗胆前来。”
苏锦璃心中明白,这定是有人故意造谣,想借此扰乱朝纲,同时打击自己在宫中的地位。她冷静地说道:“多谢妹妹告知。清者自清,本宫行得端坐得正,不怕这些谣言。只是这谣言背后之人,怕是居心叵测。”
淑妃走后,楚君逸气得脸色铁青:“这些人竟敢如此污蔑你,朕定要将他们查出来,严惩不贷!”
苏锦璃握住他的手,轻声道:“陛下,眼下当务之急是救出孩子,查清真相。这些谣言,我们暂且不必理会,以免中了对方的圈套。”
楚君逸点点头,强压下心中的怒火。接下来的几日,宫中气氛愈发紧张。楚君逸忙于处理政务,同时还要暗中调查各方势力,常常忙到深夜。苏锦璃虽忧心孩子,但也尽力帮他分担一些事务,整理朝中大臣的奏折,分析其中可疑之处。
一日深夜,楚君逸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椒房殿。苏锦璃早已备好热水,亲自为他擦拭身子。楚君逸看着她温柔的模样,心中满是愧疚:“璃儿,这些日子辛苦你了。若不是朕无能,也不会让孩子们遭此劫难。”
苏锦璃摇摇头,将脸贴在他的胸口:“陛下别这么说,这不是你的错。我们夫妻一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共同面对。”她抬起头,目光坚定,“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救出孩子,揪出幕后黑手。”
楚君逸紧紧抱住她,仿佛要将所有的力量都传递给她。就在这时,一名暗卫悄无声息地出现:“陛下,有新线索。琉璃最后出现的地方,是城郊的一座废弃道观。我们在那里发现了一些公主的衣物残片。”
楚君逸与苏锦璃对视一眼,眼中均闪过一丝希望。楚君逸立刻下令:“备马,朕要亲自去一趟。”
苏锦璃也起身要去,却被楚君逸拦住:“太危险了,你留在宫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