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特eve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章 彭城新沐仁义风,丹阳雄师誓靖民,东汉末年:我携百科平天下,特特eve,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冬,徐州,彭城。

白狼坡那场惊天动地的血战硝烟尚未彻底散尽,林凡率领着他那支虽然伤痕累累、却依旧军容鼎盛的阳安大军,在徐州百姓震耳欲聋的欢呼与感恩戴德的泪水之中,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彭城。

这座曾经在曹军的围困下,饱受战火蹂躏与死亡威胁的徐州州治,此刻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安宁与希望。城门大开,街道两旁,挤满了自发前来迎接王师的彭城百姓。他们有的手捧着家中仅存的米面,有的端着热气腾腾的姜汤,有的则高举着写着“林将军仁义无双”、“感恩仙师解救万民”的简陋横幅。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喜悦与对林凡发自内心的崇敬。

当林凡身披黑色龙鳞玄甲,胯下乌骓神驹,在赵武、雷远、张猛等一众浴血将领的簇拥下,缓缓驶入彭城那宽阔的青石街道之时,街道两旁,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林将军万岁!林将军万岁!”

“感恩林将军救命之恩!我等徐州百姓,永世不忘!”

无数百姓,不顾地上尚未融化的冰雪与泥泞,纷纷跪倒在地,向着林凡叩首膜拜,场面蔚为壮观,感人至深。一些在战火中失去亲人的妇孺,更是泣不成声,她们的泪水中,既有对逝去亲人的无尽哀思,亦有对林凡这位“救世主”的无限感激。

林凡坐在马背之上,看着眼前这万民叩拜的感人场景,听着耳边那一声声发自肺腑的感恩与呼唤,心中亦是百感交集,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与沉甸甸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他知道,自己此番不避艰险,远征徐州,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翻身下马,亲自上前,将几位年过花甲、跪在最前方的老者一一扶起,声音温和而充满力量地说道:“诸位乡亲父老,请起!林凡奉天子之命,前来徐州,解救万民于水火,乃是份内之事,何敢受诸位如此大礼!如今曹贼已退,彭城光复,诸位乡亲所受之苦难,林凡感同身受。从今日起,这徐州大地,便由我林凡守护!林凡在此立誓,定会让诸位父老乡亲,皆能安居乐业,衣食无忧,再不受那战火离乱之苦!”

他的这番话,掷地有声,充满了真诚与担当,如同春日里最温暖的阳光,瞬间驱散了笼罩在徐州百姓心头多日的阴霾与恐惧,也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与憧憬。

进驻彭城之后,林凡并未有丝毫懈怠。他首先下令,全城戒严,清剿城中可能潜藏的曹军奸细与散兵游勇,确保城内秩序的绝对稳定。随即,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前往徐州牧陶谦的府邸,探望这位在围城期间忧愤成疾的老人。

陶谦府邸,虽不似袁绍邺城府邸那般奢华,却也曾是徐州权力的中心。此刻,却显得有些萧索与落寞。林凡在陶谦长子陶商的引领下,步入陶谦的病榻之前。

只见陶谦身形枯槁,面色蜡黄,双目紧闭,呼吸微弱,仿佛已是油尽灯枯之兆。若非胸口那微弱的起伏,几乎让人以为他已然离世。

“父亲……父亲!林将军来看您了!”陶商跪在榻前,声音哽咽地呼唤着。

听到“林将军”三字,陶谦那如同枯树皮般的眼皮,竟微微颤动了一下,随即缓缓睁开了一条缝隙。他浑浊的目光,在看清床前那身披玄甲、英武不凡的年轻身影之后,骤然爆射出一缕难以置信的精光!

“林……林将军……你……你真的来了……”陶谦的声音,嘶哑得如同两块朽木在摩擦,却充满了劫后余生的激动与感激。他挣扎着想要起身行礼,却被林凡快步上前,轻轻按住。

“陶使君不必多礼,安心养病要紧。”林凡声音温和,目光中带着一丝对这位老人遭遇的同情,“林凡奉诏前来,解彭城之围,乃份内之事。使君能率徐州军民,坚守孤城,抵抗曹贼,实乃大汉之忠臣,百姓之福星。林凡佩服。”

陶谦闻言,老眼中浑浊的泪水再次涌出,他紧紧抓住林凡的手,如同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声音断断续续地说道:“林将军……老朽……老朽无能,致使徐州百姓……惨遭兵祸……罪该万死……如今……如今幸得将军天兵相助,方才……方才保得彭城不失……徐州百姓……感激不尽啊……”

他喘息片刻,目光变得有些急切:“林将军……老朽……老朽自知时日无多……这徐州……徐州百姓……便……便托付给将军了!望……望将军能善待他们……让他们……过上太平日子……”

言罢,陶谦眼中光芒一闪,竟似回光返照般,精神好了几分,他转向一旁的陶商,用尽全身力气说道:“商儿……你……你当谨记……日后……日后徐州之事,皆……皆听凭林将军号令……不得……不得有违……”

话音未落,陶谦头一歪,便溘然长逝。这位一生为徐州百姓操劳,却最终未能保得一方平安的老人,在临终之前,终于等来了他期盼已久的援军,并将整个徐州的未来,托付给了他最为信任之人。

“父亲!!”陶商见状,悲呼一声,伏在陶谦身上,泣不成声。

林凡亦是心中黯然,他对着陶谦的遗体,深深一揖:“陶使君一路走好。林凡在此立誓,定不负使君所托,必将竭尽所能,保徐州百姓安宁,让这片土地,重现繁华!”

陶谦的离世,以及他临终前的托付,使得林凡接管徐州,变得名正言顺,也得到了徐州大部分官吏和士绅的认可。

在处理完陶谦的丧事之后,林凡立刻开始着手恢复徐州的民生与秩序。他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设立粥棚,救济那些在战火中失去家园、食不果腹的贫苦百姓。他又从军中抽调医者,并招募彭城本地的郎中,共同组建医疗队伍,全力救治那些在围城期间受伤或染病的军民。

对于那些在守城战中英勇牺牲的徐州将士,林凡下令以最高规格厚葬,并亲自为其撰写祭文,抚恤其家属。对于那些在战火中失去亲人的孤儿寡母,他也下令官府妥善安置,并发放抚恤金,确保他们日后的生活无忧。

林凡的这些举措,如同一股股暖流,迅速温暖了整个彭城,也让他那“仁义仙师”的声望,在徐州百姓的心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林凡心中清楚,白狼坡一战,虽然成功逼退了曹操,解了彭城之围,但自己麾下的阳安大军,亦是损兵折将,元气大伤。尤其是林大壮的牺牲,以及玄甲铁骑和陷阵营的重大伤亡,更是让他感到阵阵心痛。若想在未来与曹操乃至天下群雄的争霸中占据主动,当务之急,便是尽快补充兵员,恢复军队的战斗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之我成了一条蛇

心想是蔯

穿越斗罗大陆,觉醒武魂鸿蒙镜

缥缈真人

她不想高调,奈何酸意爆表

芳媛

姐夫变成我妻子

黑夜的胆小鬼

青铜觉醒

偷了哪吒的风火轮

师尊觉醒:我虐我自己三生三世

九月的柿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