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领养遗孤
我在淄博吃烧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4章 领养遗孤,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我在淄博吃烧烤,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席与时抚摸着赵倩儿的大肚子说道。
“人家叫小归归,不是小乌龟!”
“我不领养他谁领养他,先天性心脏发育不足,哪个宫里也不愿意要他,他爷爷奶奶都放弃他了……”
“我要不领养他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赵倩儿一向心善,最见不得人间疾苦,像小归归这种注定活不久的孩子实际上已经被家里人放弃了。
要不是朱大壮这次大发善心,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小归归就会死亡。
赵倩儿把小归归领养了也不过是精心照顾,希望他能够活得更久一些。
不过小归归先天不足,这个愿望恐怕也是奢望。
事实上皇家领养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有点问题,主要还是由家庭环境造成了。
这些孩子哪怕还有一个值得托付的直系亲属都不会送到皇宫里来,能送到这里就说明他们已经是孤儿了。
有很多孩子原本就是从孤儿院接过来的,这些孩子的父亲母亲有很多都是为了吃上朱大壮的军粮而仓促结婚的半路夫妻。
原本家庭情况就不稳定,在父亲牺牲之后,很多母亲要么改嫁,要么失踪,甚至还有像江宁宁毒娘那种谋财害命的,真正能给烈士守护子女后代的并不是很多。
这也与之前残酷的社会现状有关系,要知道就在一两年之前,炎国的大部分地区还吃不饱饭。
而且长年的战乱、灾害使得人民的健康状况很差、寿命很短,尤其是很多地区本身就男女比例失衡。
没了男人,一些女人根本就无法生存。
即使国家对烈士家属有政策,很多原本就家庭困难的烈士家庭也过得不好。
这就造成了很多烈士子女的成长环境令人堪忧。
这次朱大壮去走访烈士家庭,正是看到了这种现实情况,才下定决心要亲自领养烈士孤儿的。
当然,朱大壮的这一行为在军队中引起了巨大反响,军人们一看,自己牺牲了还有皇帝亲自兜底,瞬间就觉得腰杆子挺直了。
有些对皇帝过于狂热的军人甚至恨不得立即战死,然后也让子女让皇帝领养。
事实上,在朱大壮的主导下,军队的待遇和地位一拔再拔已经拔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导致军队对皇帝的忠诚和信仰达到了一个狂热的程度,说句皇帝旌旗所指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毫不为过。
这也是这些年来炎国原有的旧军阀丝毫没有翻起风浪的重要原因,现在在炎国别说造反,就是敢说皇帝一句坏话都有可能被军队拿机枪突突了。
原有的那些还有点割据性质的大帅、军长们现在也老实了,乖乖地交出兵权,任由统帅部调整职位。
比如说原来的“东宁王”张佐令……
朱大壮正是靠着一手提高军人待遇和地位的法宝直接整顿了国内军事,使得国家迅速实现了军政、政令统一,也迅速实现了军队国家化。
也正是因为如此,朱大壮才能在复杂的国内、国际政治形势中始终屹立不倒,保持自己的权位,并且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尤其是对于炎夏共和国而言,已经实现共和的人民能够心安理得地接受一个皇帝,不得不说这里面军队是具备决定性作用的。
因为任何反对皇帝的声音已经被军队的机枪给消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