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再见之缘
心情恨不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章 再见之缘,小璟是自由的,他不该被束缚,心情恨不鹏,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湛许康也朝迟淮之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请坐,迟先生。花店的事,多谢了。” 语气虽淡,但诚意十足。
“叫我淮之就好。”迟淮之松了口气,在湛许康旁边坐下,“一点小事,举手之劳,不用客气。”他看了看桌上的几人,“你们是渠安的发小吧?他常提起你们几位。”
“是啊,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单夕淼微笑着回答,给迟淮之递了双干净的碗筷,“我是单夕淼,这是湛许康、姜堰斌、于哲维。”
“久仰大名。”迟淮之接过碗筷,礼貌地回应,“我是渠安初中时的同学,后来也一直有联系。向伯母…以前对我们这些渠安的朋友都特别好。”
提到向母,桌上的气氛又微微沉了一下。
“是啊,”姜堰斌叹了口气,放下了筷子,语气真诚了许多,“伯母人真的特别好。以前我们去找渠安玩,她总是笑眯眯地给我们切水果,拿点心,还怕我们吃不饱。特别温柔的一个老人家。”
“我记得有次暑假,我们几个在渠安家打游戏到很晚,”于哲维回忆道,脸上带着追忆的笑容,“伯母不但没骂我们,还给我们煮了夜宵,是那种她自己做的酒酿小圆子,特别好吃。渠安当时还说我们把他妈都抢走了。”
“对对对!那酒酿小圆子!”姜堰斌眼睛一亮,“甜滋滋的,带着点酒香,我到现在还记得那个味道!后来在外面再也没吃过那么地道的了。”他说着,语气里满是怀念。
湛许康也点点头,眼神温和了些:“伯母确实待我们像自家孩子一样。渠安能交到淮之你这样的朋友,伯母肯定也很高兴。”他看向迟淮之。
迟淮之笑了笑,带着点怀念:“伯母对我们都很好。初中的时候,我爸妈工作忙,有时候放学我就直接跟渠安回家了。伯母总会多准备一份饭菜,还督促我们写作业。她总说,看着我们这群半大小子吃饭,就觉得特别有劲儿。”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老人家走得突然…渠安这几天肯定难受坏了。”
“是啊,”单夕淼轻声说,带着同情,“刚才看他和他爸的样子,真让人心疼。不过仪式办得很体面,伯母在天之灵应该也会安息。”
“嗯,希望渠安和他爸能早点缓过来。”姜堰斌重新拿起筷子,夹了块鱼肉,“咱们能做的,就是多陪陪他,帮衬着点。”
“对,等忙完这几天,好好陪渠安喝两杯,让他放松放松。”于哲维提议道,虽然方式直接,但也是关心。
“这个主意好!”姜堰斌立刻响应,“喝酒解千愁嘛!淮之,到时候你也得来啊!”
迟淮之笑着应道:“好,一定来。渠安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
有了迟淮之的加入,加上回忆起向母的一些温暖往事,桌上的气氛变得更加融洽和自然。大家一边吃着可口的饭菜,一边聊着天。话题渐渐从悲伤的回忆转向了更轻松的内容,比如撅阳市的变化,一些共同的熟人趣事,甚至聊了聊迟淮之的工作(他在阳北城一家设计院工作)。姜堰斌和于哲维依旧是最活跃的,点评着菜肴,互相调侃着对方的吃相。单夕淼偶尔插话,带着温和的笑意。湛许康话不多,但听着大家的交谈,神情放松,偶尔也会接一两句。
食物的温暖和同伴间轻松随意的交谈,有效地驱散了葬礼带来的沉重阴霾。虽然身处丧宴,但这一桌的年轻人,在经历了庄重的告别仪式后,此刻正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在悲伤的底色上,重新找回生活的气息和友情的温度。迟淮之也很快融入了这种氛围,之前的局促感消失不见,和大家聊得颇为投缘。吃饱喝足后,那种紧绷感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疲惫后的放松和对朋友的关心。
“这梅菜扣肉真不错,”于哲维满足地打了个小嗝,“我看渠安那边也快忙完了,等会儿咱们是不是该过去再跟他打个招呼?”
“嗯,”湛许康点头,“是该去问问后面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淮之,你待会儿也一起过去吧?”
“好。”迟淮之应道。几个人都放下了筷子,准备等向渠安那边稍微空闲一点再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