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还是那个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7章 火力全开,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明月还是那个明月,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次日一早,魏徵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走进了显德殿。

他一夜未眠。

昨夜里,他将那份《科举改制》的草案翻来覆去看了不下几十遍,每一个字都像是烙铁,烫得他心潮起伏,既兴奋,又惶恐。

“老师,您这年纪也不小了,要注意节制啊!”李承乾正用着早膳,见他进来,笑着调侃了一句。

魏徵老脸一板,没好气地哼了一声,径直在他对面坐下:“殿下还有心情说笑?老臣是怕这天,要被殿下给捅个窟窿出来!”

“捅不破。”李承乾将一碗新熬的莲子羹推到他面前,“有李二顶着呢。”

魏徵看着他这副没心没肺的样子,气就不打一处来。他端起碗,也懒得客气,三两口便喝了个精光,这才抹了抹嘴,沉声道:“殿下,此事断不可在朝会上直接提出。”

“为何?”

“为何?”魏徵的声音拔高,“殿下此举,无异于刨了那些世家门阀的祖坟!一旦提出,满朝文武,至少有八成会群起而攻之!到时候口水都能把太极殿给淹了,陛下就算有心偏袒,也顶不住如此大的压力。”

李承乾放下筷子,擦了擦嘴,好整以暇地看着他:“那依魏师之见,该当如何?”

“温水煮青蛙。”魏徵眼中闪过一丝老辣的光芒,“此事,需分三步走。”

李承乾来了兴致:“哦?说来听听。”

“第一步,造势。”魏徵伸出一根手指,“殿下忘了,我们手里,还有一张《大唐日报》。”

李承乾的嘴角,慢慢勾起了一抹笑意。

“我们不必急着抛出完整的改制方案,”魏徵继续道,“先在报纸上刊登一篇文章,不必署名,只谈如今科举取士之弊病。将那些只知背书、不通实务的例子,不点名地拎出来批一批。再将那些有才之士因出身寒微而报国无门的故事,大书特书一番。先将舆论的火烧起来,让天下的读书人都议论此事,尤其是那些寒门士子,要让他们感觉到,有人在为他们说话!”

“高!”李承乾抚掌赞叹,“这叫师出有名。先占据道德高地,让那些世家子弟,有苦说不出。”

“正是此理。”魏徵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这第二步,便是分化。”

他看着李承乾:“殿下以为,这满朝文武,谁最希望看到武举的出现?”

李承乾想也不想,脱口而出:“那当然是武将,比如程伯伯,尉迟伯伯他们。”

“没错。”魏徵点了点头,“那些国公将军们,大多是沙场搏杀出来的,让他们提笔写文章,比杀了他们还难受。他们的子弟,也多是继承了他们的脾性,于文墨一道上,大多不甚了了。殿下的武举,对他们而言,不啻于天降甘霖!这便是我们可以拉拢的力量。”

李承乾眼珠一转,嘿嘿一笑:“我明白了。我去跟几位伯伯喝顿酒,把这事儿一说,保准他们比谁都积极。”

“至于第三步,”魏徵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便是陛下。”

“嗯……”李承乾摸了摸下巴。

“陛下乃是雄主,”魏徵一字一顿道,“他比谁都清楚,世家门阀的坐大,对皇权是何等的威胁。殿下此举,看似激进,实则是在为陛下拔除心腹大患,是为李氏江山,万世永固!只要我们把这个道理说透了,再有舆论之势和武将之支持,陛下没有理由会拒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高武:觉醒圣体后,校花求我别杀了

鹤bar

四岁奶团手一抖,全家火葬场了

傅啾啾

天路神

影黎明光

我一个导演,写歌赚钱很合理吧?

希歌

黄河湾往事:拉煤小子遇失忆女

百变包包

星际寻宝直播地球篇

张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