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缓解不少
生者为过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7章 缓解不少,港片:黄金肾斗士,端大嫂,生者为过客,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马总笑了笑:“看来高先生更敬佩陆先生。”
高先生摆摆手:“强者为尊,现在陆先生势头正旺,自然要服气。”
“其实我找马总来,也是想和马总谈合作。”
高先生说道:“现在美国一直在追查南美毐枭的嘿钱。”
62.3%的数字让马志华脸色慢慢沉了下来。
高先生好像没听见,继续说下去:“这对咱们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
“抓得严,手续费就高,大家都能赚。”
现在南美的毐枭的钱,
最少要收30个点,
多的甚至要50个点。
其实也能理解,
因为这些毐枭自己也有洗钱渠道,
可他们还是愿意把钱往外放,
肯定是自己已经洗不动了,
所以市场才会狮子大开口!
“坏处也有不少,比如……”
高先生接着说:“cIA这个老流氓会一直盯住你不放,除非你给它塞好处!”
他笑着说道:“马总应该知道cIA胃口有多大吧。”
马志华不动声色地说道:“原来高先生的路子这么广。”
“很正常。”
62.3%高先生干脆地说道:“欧罗巴可是cIA重点布置的地方,我能跟那边搭上关系也不算欹怪。”
马志华心里对高先生倒是有点佩服,
这人说话直来直去,
不拐弯抹角,
明显是对自己很有底气。
“高先生,你到底想说什么?”
高先生直接说:“我想和马总你合作。”
“我知道马总的生意主要在相江,你一般让毐贩把钱运到相江,然后再洗白。”
毐贩带的都是现金……
正好,
本港对货物进出没太多限制,
特别是钱这一块……
所以,
毐贩只要想办法把钱弄出来就行,
而到了相江之后,
在马志华他们的操控下,
自然就变成合法的钱了。
当然,
这个过程也需要时间。
说实话,
马志华的日子过得挺滋润。
高先生接着说:“现在这个世界,什么东西都讲究做大做强。”
“你我合作,我保证你赚得比以前更多。”
马志华说:“高先生,你的d.o.t真是厉害。”
“这是要称霸全球。”
“哈哈哈。”
高先生笑起来,
连连摆手:“马总你太客气了,我们只是做资金的,称霸这种事,那是那些混嘿道的人才做的事。”
“我们就是资金的搬运工罢了。”
“资金的搬运工?”
马志华低声重复了一句,
“高先生这话真让人深思。”
他明白高先生其实是想占便宜。
如果自己加入,
d.o.t就能立刻把势力伸进相江。
不过马志华也听说过d.o.t,
知道这个组织两边都通,
绝对不好惹。
他对他们多少有些忌惮。
马志华突然问:“高先生,不知道你打算和陆先生谈什么?”
“当然是赌博。”
高先生回答,“陆先生手里握着的资产很多,对外几乎没什么需求。”
马志华点点头,
觉得高先生一点没错,
他看问题特别清楚。
以陆尘现在的资产,
别人求他还来不及,
哪有他求人的道理?
既然这样,
d.o.t又有什么能吸引陆尘的?
马志华忽然眼睛一亮,
马上想到了什么,
不由看了高先生一眼,
羡慕地说:“原来你们d.o.t的业务已经这么广了。”
高先生笑着回应:“你真是行家,马总。”
“竟然一下就猜中了。”
“没错,我想跟陆先生合作足球外围的生意,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一起参与。”
马志华摇摇头:“你们大佬喝汤吃肉,我就不出这个头了。”
所谓外围球,一般指的是足球外围投注。
足球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
这是最赚钱的体育项目!
围绕着它,
市场价值高达数万亿!
其中,外围投注也占了不小的比例。
在华人圈的高层中,
李黄瓜正在看报纸。
到了他这个地位,
已经不太需要亲自管理公司事务。
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研究和应酬。
“马世民真的加入了会徳丰……”
李黄瓜有些遗憾。
他非常看重马世民,
因为这个人曾经是怡和的骨干,
还做过和黄的董事。
如果马世民愿意投奔自己,
肯定能帮自己稳住和黄的局势。
可惜,竟然被陆尘抢了先。
“诚哥。”
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走进李黄瓜的办公室。
他叫霍健宁,
是英联邦奥州的特许会计师,
可以去任何英联邦国家执业。
今年刚被任命为长实董事,
这么年轻就担任要职,
能力自然不凡。
他现在主要负责策划长实的投资计划、股票发行、银行贷款、债券兑换等,
薪酬高达百万。
“置地负债累累,现金已经全部耗尽。”
霍健宁兴奋地说:“它肯定要舍车保帅。”
李黄瓜微笑着说:“那你认为它会放弃哪些棋子?”
置地手里有很多好东西,
中区的地皮、牛奶公司、文华东方、港灯……
都是优质中的优质。
如果不是因为担心镰刀党而在海外大举投资,
根本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置地的主业是地产开发。”
霍健宁断定:“它肯定会保住主业。”
“诚哥,我认为现在该收购港灯了。”
“只要我们大张旗鼓地出手,一定会有收获。”
李黄瓜微微点头,
他之所以把霍健宁提拔成董事,
就是看中了他的能力。
李黄瓜认同他的想法,
但还是有所保留:“以退为进,静观其变。”
“置地在海外投资屡屡亏损,回港后为了提振士气又大举借贷。”
李黄瓜显得老练稳重:“这时候突然上门,凯瑟克脸上挂不住。”
“还是要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尽量把矛盾化解在酒桌之间。”
霍健宁沉思了一下:“诚哥,置地负债的事情不是秘密,如果我们一直按兵不动,会不会被人趁虚而入?”
李黄瓜顿时笑出声来:“他在市场好的时候买下的港灯,当时价格是31亿。”
“虽然现在港灯市值下跌了,但以凯瑟克的为人,他是绝对不会按现在的价格卖的。”
“如果按原来的价格,谁会舍得?”
李黄瓜停顿了一下,
接着慢慢说道:“三十多亿,本港有几个拿得出来的?”
这几年行情不好,
连买地都变得摇摇欲坠,
其他公司的状况自然也好不到哪儿去。
李黄瓜之所以还能撑住,
全靠他手里有码头!
七十年代以后,
集装箱运输突然兴起,
这项技术深刻地改变了全球的货运方式,
顺便还把铁路给淘汰了。
靠着这些集装箱码头,
李黄瓜赚得盆满钵满。
也正因为手里有码头,
他才在81年的股灾中躲过一劫,
还有余力去收购其他资产,
并开始建立自己的财团基础。
霍健宁想了想,说:“现在船王年纪大了,他几个女婿忙着稳住家业,根本没心思搞这么大的收购。”
“至于其他家族……”
霍健宁转了一圈念头,
鲨胆彤刚被陆尘整得元气大伤,
想并购?他连别人并购他都防不胜防。
另外的郭家、李家,
主业是房地产,
这几年市场不好,
哪还有精力去收购港灯?
至于外地的……
那就更不可能了!
港灯是公用事业,
相江府衙规定,
只有本地企业才有资格收购这类公司。
想了一圈,霍健宁忽然说:“诚哥,陆尘会不会有想法?”
李黄瓜一愣,
接着陷入沉思:“这小子心眼多得很……”
之所以说陆尘心眼多,
是因为长实和会徳丰有好几个合作的地产项目,
大家本来是合作伙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