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泓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7章 都市白领的七日呃逆谜案,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张泓光,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说话间,老药工已将艾灸条点燃,岐大夫先让素君躺平在诊疗床上,露出腹部。他取来姜片,用针扎了几个孔,放在期门穴(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的位置,然后将点燃的艾条对准姜片,距离皮肤约一寸许。

“会有些温热感,忍一忍。”岐大夫话音刚落,素君便轻“嗯”了一声。艾火的温热透过姜片,缓缓渗入肌肤,起初是一阵灼烫,随后便化作一股暖流,向胸口蔓延。

“感觉……感觉有股热气往肚子里走……”素君的声音带着惊奇。

灸完期门三壮,岐大夫又在关元(脐下三寸)、气海(脐下一寸半)各灸了三壮。随着艾火的持续作用,素君腹部的温热感越来越明显,甚至连手脚都开始回暖,原本急促的呃逆频率渐渐慢了下来。

第三章:一艾而止,四诊全消

“呃……呃……”原本几乎连成串的呃逆,现在变成了间隔十几秒一次,而且声音也不再那么高亢。王先生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忍不住问:“岐大夫,这艾灸这么神吗?”

“非神也,乃合于医理耳。”岐大夫擦了擦手,看着素君的面色逐渐转润,“《灵枢·官能》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凡虚寒之证,艾灸往往能收速效。素君之呃,根源在阳气下陷、胃气上逆,艾火之温,如春日暖阳,驱散中焦阴霾,阳气得固,胃气自降。”

灸完最后一壮,岐大夫撤去姜片,让素君缓缓坐起。神奇的是,刚才还此起彼伏的呃逆声,此刻竟然停了!整个诊所里只剩下墙上挂钟的滴答声和窗外隐约的车流声。

素君自己也愣住了,她下意识地屏住呼吸,等了一会儿,确定没有再打嗝,才难以置信地摸了摸胸口:“不……不打了?刚才那一下,好像有股气沉下去了……”

“别急,先喝口温水。”岐大夫递过一杯温白开,“艾灸只是先固其急,接下来还要靠汤药培其本。”

他转身写下处方:

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0g,炙甘草6g,炮姜9g,肉桂6g(后下),丁香6g,柿蒂9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

“四君子汤健脾益气,是治虚劳的基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就有记载。”岐大夫向王先生解释,“加炮姜、肉桂,是取《伤寒论》中理中之义,温脾阳以散寒;丁香、柿蒂,是《济生方》里的经典配伍,专门降逆止呃。注意肉桂要后下,以免久煎挥发药效。”

素君喝着温水,感觉胸口的闷堵感也减轻了许多,自汗也收敛了不少。“岐大夫,我现在感觉好多了,就是还有点乏力。”

“这是正常的,阳气初复,尚需调养。”岐大夫叮嘱道,“回去后要忌生冷油腻,尽量早睡,不要劳心劳力。这三剂药喝完,呃逆应该不会再发,但脾胃之气仍需慢慢恢复,届时再来看诊,调整方子。”

王先生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连连作揖:“谢谢您,岐大夫!您这真是妙手回春啊!我们跑了那么多家地方都没看好,您这一艾一药,立马就见效了!”

岐大夫摆摆手,微笑道:“不是我妙手,是中医的理法妙。治病如治水,堵不如疏,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只要辨证准确,方药对证,自然效如桴鼓。素君这病,说到底是现代都市人的通病——劳心过度,伤了脾胃,又不注意顾护阳气,暑热只是个诱因罢了。”

他看着窗外亮起的万家灯火,语气里带着一丝感慨:“现在的人啊,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常把‘脾胃’二字抛在脑后,等到出了问题才想起调理。《脾胃论》开篇就说‘脾胃为后天之本’,人活一口气,这气就靠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来充养。以后啊,要记住‘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这才是养生的根本。”

素君和王先生连连称是,付了诊金,带着感激和信服离开了岐仁堂。诊所里,老药工开始按方抓药,戥子称量的声音与墙上《黄帝内经》的拓片相映成趣,仿佛在诉说着千年不变的医道智慧。

尾声:岐黄之道,在兹一念

一周后,素君特意带着锦旗来到岐仁堂,此时的她面色红润,精神饱满,完全看不出之前呃逆不止的模样。“岐大夫,您真是我们家的恩人!三剂药喝完,不仅呃逆没再犯,连以前老是觉得累、胃口不好的毛病都好多了!”

岐大夫接过锦旗,上面写着“岐黄妙手,仁心回春”八个大字。他笑了笑,将锦旗挂在《黄帝内经》拓片旁边,说:“病去如抽丝,虽已见效,仍需调理。我再给你开个健脾和胃的方子,巩固一下。记住,以后千万别再过度劳累了,脾胃就像家里的灶王爷,得好好伺候着。”

看着素君夫妇远去的背影,老药工忍不住问:“岐大夫,那天那病,怎么就用艾灸一下子就止住了呢?”

岐大夫正在研墨,闻言停住手,望着窗外:“你看那夏日的骄阳,看似猛烈,却最能化湿散寒。艾火之性,就像这夏日的阳光,能直入脏腑,驱散阴寒。素君之病,是长期劳倦伤了根本,又逢暑热耗气,看似阳盛,实则内里阳虚。就像《伤寒论》里说的‘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这时候若用凉药,便是‘雪上加霜’,用艾灸温通,才是‘釜底加薪’。”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辨的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治的是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同样是呃逆,有胃热上冲的,有肝气犯胃的,有中焦虚寒的,还有下焦阳虚的,岂能一概而论?就像素君这病,看似是个小毛病,背后却是脾胃阳虚、阳气外泄的大问题,若不及时温阳固脱,时间久了,恐成虚劳重症。”

老药工点点头,若有所思。岐大夫铺开宣纸,提笔写下“脾胃为后天之本”六个字,墨香在诊室里缓缓弥漫开来。窗外的申城依旧车水马龙,高楼林立,但在这一方小小的岐仁堂里,岐黄之术的智慧,正如同那袅袅升起的艾烟,无声地守护着都市人疲惫的身心,诉说着千年不变的生命之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玄学糊咖靠地府KPI爆红了

钰尔尔

我在魔兽世界造氢弹

神色淡淡的加斯戴比

重生之地产风云

鱼儿长赢

命格被换后,真千金她杀疯了

青葱拾忆

摄政王的逗比特工王妃

吾之逍遥

孤鸿破苍穹

星光入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