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泓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6章 岐仁堂的"小方便"大讲究:从尿意频仍到膀胱自安的门道,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张泓光,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小伙子刚走,进来个拄拐杖的老爷子,颤巍巍的,裤脚沾着草屑。\"岐大夫......\"他喘着气坐下,\"我这毛病,说出来丢人......\"

\"都是老街坊,有啥丢人的。\"岐大夫递过杯温茶,\"您慢慢说。\"

老爷子抿了口茶,脸憋得通红:\"夜里起夜,刚躺下又想去,可到了厕所,尿就跟挤牙膏似的,滴滴答答到天亮。有时候还疼,越疼越想尿,越尿越疼,简直是遭罪......\"

李婶在旁叹气:\"张大爷这是前阵子跟老太太拌嘴,气着了。本来就虚,一上火更了不得。\"

岐大夫掀开老爷子的袖口,手腕上的皮肤松得像挂着的布。\"您这脉,虚得快摸不着了,像风中的残烛。\"他轻轻按了按老爷子的膝盖,\"腿也发凉吧?腰跟折了似的疼?\"

张大爷点头如捣蒜:\"可不是!晚上睡觉得垫仨棉垫,腰还总像坠着块石头。前儿孙子给买了进口药,吃了更糟,连大便都带血了。\"

\"您这是膀胱的阳气虚了,就像水壶底下的火灭了,水烧不开,自然倒不顺畅。\"岐大夫打开抽屉,拿出个瓷瓶,\"这是八味丸,从《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化来的,里面的附子、肉桂是火种,熟地、山萸肉是柴,先把火点起来。\"他又抓了把车前子和牛膝,\"再加这俩,车前子像给尿道扫垃圾,牛膝能把火气往下引,别让它在上面瞎窜。\"

张大爷捏着药瓶发愣:\"就这小黑丸?能管用?\"

\"您可别小瞧它。\"李婶接过话,\"我娘家叔公八十多了,前年也是这毛病,疼得直打滚,连床都下不了。就吃这丸子,加了点附子,不到一个月就能自己拄拐遛弯了。岐大夫说,这叫'阴中求阳',就像给冻僵的地里埋点火种,慢慢就能化开冻土。\"

岐大夫补充道:\"要是膀胱阴虚,就像水壶没了底,存不住水,得用滋肾丸滋阴;阳虚了像没了火,化不开水,就用六味地黄丸'阳中求阴'。您这是阳虚得厉害,八味丸里的附子能把散了的火拢起来,让膀胱能自己'开闸关闸'。\"

正说着,张大爷的老伴拎着菜篮子来了,见着岐大夫就抹眼泪:\"他不光尿不好,这几天还肿,脸跟发面馒头似的,腿一按一个坑,喘气都带着痰,夜里能把人憋醒!\"

岐大夫掀开张大爷的眼皮,眼睑肿得发亮,像泡透的木耳。\"这是水湿跑出来了。\"他沉吟片刻,\"在刚才的药里再加片附子,像给灶膛添块大柴,火旺了,水才能烧开,湿气才能跟着汗和尿排出去。\"他又嘱咐,\"熬药时放三片生姜,五颗大枣,《伤寒论》里说'姜枣和中',别让药性太猛伤了脾胃。\"

过了十来天,小王先来了。他穿了件合身的衬衫,背包也换了个新的,见人就笑:\"大夫,神了!喝到第五天,就不怎么漏了,现在开会俩小时不用跑厕所,晚上也能睡踏实了。\"

岐大夫给他搭了脉:\"肝火下去点了,但血还亏着。把四物汤里的麦冬减点,加味枸杞,《神农本草经》说它'主五内邪气,久服坚筋骨',补补肝肾,别让病根再犯。\"

又过了半月,张大爷由儿子扶着来复诊,脸上的肿消了大半,拐杖也扔了。\"现在起夜最多一回,尿得也顺了,腰不疼了,痰也少了。\"他笑得露出牙床,\"昨天试着跟老伙计下了盘棋,俩钟头没动地方,啥事没有!\"

岐大夫看着他舌苔:\"火气下去了,但元气还虚。把汤剂停了,光吃八味丸吧。\"他指着药瓶上的字,\"丸者,缓也,就像给地里慢慢施肥,急不得。等开春暖和了,再加点山药、莲子熬粥,慢慢养着。\"

旁边候诊的街坊们凑过来,七嘴八舌地问自家的毛病。有说儿媳妇生完孩子总尿失禁的,有说孙子总尿床的,岐大夫都一一耐心答着,小药在旁飞快地记着药方。

日头爬到竹帘顶上时,岐仁堂里飘起了药香。小王拎着新药包要走,回头问:\"大夫,您说这小便的毛病,看着五花八门,其实都是一个理?\"

岐大夫正用戥子称茯苓,闻言抬头笑:\"《素问》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气化则能出矣'。不管是尿多、尿少、尿痛,归根结底是'气化'出了问题。气顺了,血足了,阴阳和了,膀胱自然能自己做主。就像家里的水管,管子没堵,水压够,开关灵,还愁水不顺?\"

小王点点头,推门出去时,正撞见张大爷拎着鸟笼从对过胡同走出来,脚步稳当,嘴里还哼着小曲。阳光透过梧桐叶洒下来,在青石板路上织出细碎的金斑,像那些藏在寻常日子里的医理,看着朴实,却透着生生不息的暖意。

岐大夫望着门口,拿起案上的《脾胃论》,指尖划过\"人以胃气为本\"几个字。小药凑过来说:\"师父,您说这些毛病看着不一样,其实都跟气血、阴阳有关?\"

\"可不是。\"岐大夫翻过一页,\"医案是死的,人是活的。但千变万变,离不开'辨证'二字。就像这小便的事,有的是火太旺,有的是水太少,有的是管子堵,有的是泵没劲,得先看清是哪儿出了岔子,再对症调治。\"他指着窗外,\"你看那老槐树,根扎得深,水土匀,自然枝繁叶茂;要是根虚了,要么旱死,要么涝死。人也一样,正气足了,啥毛病都能自己扛过去。\"

药香混着秋风漫出窗棂,缠在过往行人的衣襟上。岐仁堂的铜铃又响了,这次的脚步声不急不缓,像日子本身,稳稳当当,带着草木的清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玄学糊咖靠地府KPI爆红了

钰尔尔

我四叔是朱元璋

逍遥御风

网游之蛮族大帝

青木与辰

我在魔兽世界造氢弹

神色淡淡的加斯戴比

醉酒夜!被京圈大佬揽腰亲到红温

我不喝白粥

炽热亲吻

二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