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泓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0章 耳朵里的“小喇叭”不响了——耳鸣调理术,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张泓光,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正说着,卖豆腐脑的刘婶端着个搪瓷碗进来,碗沿还沾着白花花的豆腐沫:“岐大夫,我这耳鸣怪得很,早上起来轻,到晌午头就加重,耳朵里跟敲小鼓似的,‘咚咚’响。”

岐大夫问:“是不是蹲久了站起来眼发黑?月经量也少?”

刘婶愣了:“您咋知道?可不是嘛,这阵子蹲下去捡豆子,站起来天旋地转的。”

“这是血虚有火。”岐大夫说,“血不够,就像油灯里的油少了,火苗容易窜高,中午阳气最盛,火就更旺,耳鸣自然加重。得用八珍汤,加栀子、柴胡,补着血把火降下去,就像给油灯添油,油足了,火苗稳了,灯就不晃了。”

刘婶刚记下方子,隔壁楼的王大爷拄着拐杖进来,叹着气说:“我这耳鸣快半年了,后半天响得厉害,太阳一落山,耳朵里跟有群蚊子飞似的。”

岐大夫看了看他的手,指关节有些变形,皮肤干得发皱:“下午属阴,肾主阴,这时候耳鸣加重,是肾精亏得厉害了。就像井里的水快见底,太阳一落,凉气下来,水更浅,耳朵自然更吵。吃六味地黄丸慢慢补,就像给井里续水,水满了,蚊子就飞不起来了。”

张老师在一旁听得入神,忍不住问:“那要是早上重、下午轻呢?”

“那是血虚,血养不住耳朵。”岐大夫说,“用四物汤加白术、茯苓,补了血再健脾,就像给花浇水时顺便松松土,花根吸得上水,花瓣才能展得开。”

他又想起什么,补充道:“还有些人,耳鸣拖了好几年,耳朵里的声儿时轻时重,人也没精神,这时候就得靠补中益气汤。脾胃是气血生化的根,就像家里的粮仓,粮仓满了,身体各处才不缺‘粮草’,耳朵里的‘空响’自然就没了。”

小周在一旁听得直咋舌:“原来耳鸣还有这么多门道?我还以为随便吃点去火的药就行。”

“那可不成。”岐大夫笑着摇摇头,“就像地里的苗蔫了,可能是缺水,可能是缺肥,也可能是被虫咬了,得先看清是啥原因。中医治病,就像庄稼人看苗,辨准了症结,才能下对药。”

张老师按岐大夫说的法子,每天五更天就着温水吃六味地黄丸,饭前喝一碗补中益气汤。头三天,耳朵里的“蝉鸣”没见轻,他有点犯嘀咕,可摸脉时觉得手腕的劲儿足了些,早上起来也不那么累了。

到第七天,他站在讲台前,忽然发现学生背书的声音格外清楚——那只“秋蝉”不知啥时候歇了翅。下了课他特意在操场站了会儿,风刮过树梢的“沙沙”声,远处孩子的笑声,都顺着耳道稳稳当当落进心里,透亮得很。

这天午后,张老师拎着一兜新摘的冬枣来到岐仁堂,正撞见小周往外走,耳朵上的棉花团早没了,嘴里哼着小曲儿。

“张老师,您也好了?”小周笑着说,“我那耳朵,喝了三副小柴胡汤就利索了,现在听发动机的动静都准得很!”

岐大夫正在药柜前抓药,闻言回头笑:“不是药神奇,是你们的身体自己顺过来了。就像拧巴的绳子,找对了劲儿,轻轻一捋就直了。”

阳光透过雕花木窗,照在药柜上的“当归”“熟地”“柴胡”标签上,字儿都泛着暖光。张老师看着满屋子的药材,忽然明白:这耳朵里的“响”,原是身体在喊“亏”呢。而岐大夫的方子,不过是顺着身体的“性子”,把亏了的补上,乱了的理顺,让那股子该去滋养耳朵的气与血,重新踏踏实实走回自己的道儿罢了。

雨早停了,天边挂着道浅虹,岐仁堂的药香混着枣香飘出去,顺着青石板路,往家家户户的窗棂里钻。耳朵里的“小喇叭”不响了,日子里的声响,才更清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玄学糊咖靠地府KPI爆红了

钰尔尔

我四叔是朱元璋

逍遥御风

网游之蛮族大帝

青木与辰

我在魔兽世界造氢弹

神色淡淡的加斯戴比

醉酒夜!被京圈大佬揽腰亲到红温

我不喝白粥

炽热亲吻

二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