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益州初定,暗流涌动
我才是猫大王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4章 益州初定,暗流涌动,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我才是猫大王啊,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陈子元摸了摸腰间的玉珏,安蜀二字被体温焐得发烫——整编军队容易,收编人心,才是难啃的骨头。
\"军师,亮有急事相商。\"
诸葛亮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陈子元转身,见他抱着一卷舆图,鹤氅上沾着晨露,发冠却纹丝不乱。
演武场的风掀起他的衣袖,露出里面半卷未写完的竹简,墨迹未干,写着\"剑阁葭萌关\"几个字。
\"请。\"陈子元朝演武场边的偏厅抬了抬手。
诸葛亮展开舆图,指尖点在益州北境:\"曹操占了汉中,下一步必图益州。\"他的手指划过剑门关的标记,\"此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黄忠老将军熟悉川北地形,若让他镇守剑门,可挡十万大军。\"
\"那汉中呢?\"陈子元盯着舆图上标红的\"南郑\",那里是进入关中的门户。
\"亮愿带三千步卒协防汉中。\"诸葛亮从袖中取出一卷密报,\"马孟起在凉州还有旧部,某已修书联络。
若能策应,汉中可成犄角。\"他抬头时,目光如寒潭映月,\"只是......\"
\"但说无妨。\"
\"法孝直虽有才,终究是益州豪族出身。\"诸葛亮的指尖在舆图上顿住,\"昨日他替亮送文书去广汉,回来时袖中沾了松墨——那是临邛秦家的家印。\"
陈子元的瞳孔微微收缩。
他想起今早法正来送州牧署章程时,袖口确实有块淡墨印子,当时只当是笔墨不慎,如今想来......他摸了摸案上的玉玺,刘璋交来的玉玺还带着体温,此刻却凉得扎手。
\"午后让孝直来见我。\"陈子元的声音沉了沉,\"就说...本军师想听听他对犍为郡盐税的看法。\"
诸葛亮点头,将舆图卷好时,一片竹笺从里面滑落。
陈子元瞥见上面写着\"寒门吏员名单\",最末一行是\"马良,宜城人,举孝廉\"——那是刘备从荆州送来的寒门士子,昨日刚到成都。
\"这些人明日便下郡。\"诸葛亮捡起竹笺,\"他们无田产、无旧识,断不会与豪族勾结。\"
陈子元望着窗外,见几个身着青衫的年轻吏员正跟着侍从往州牧署走,腰间挂着新制的木牌,牌上\"汉\"字被阳光照得发亮。
远处的演武场传来号角声,是关羽在整队。
他忽然想起昨夜的梦,白胡子老头的话又在耳边响起:\"元儿,这益州的棋盘,你得下得又稳又狠。\"
稳,是让降兵有饭吃,旧臣有官做;狠,是该收的权,半分都不能松。
\"军师,法孝直求见。\"
陈子元抬眼,见法正站在廊下,玄色深衣熨得笔挺,腰间挂着益州豪族特有的玉组佩。
他走进来时,玉佩相撞发出清响,目光却垂得很低,像极了从前在刘璋手下时的谨慎。
\"孝直坐。\"陈子元指了指案前的胡床,\"今日找你来,是想问犍为郡的盐井......\"
法正抬头时,眼底闪过一丝慌乱,很快又被笑意掩住:\"军师想问的,可是上月私盐贩子越境的事?\"他从袖中取出一卷账册,\"某已让人查过,那批私盐......\"
陈子元听着法正的话,目光落在他腰间的玉组佩上——那是临邛秦家的样式,秦家正是诸葛亮提到的与法正接触的豪族。
他的手指在案上轻轻叩着,心里已有了计较:明日便让马良跟着法正去犍为,名义上是学习,实则......
窗外的\"汉\"旗突然猎猎作响。
陈子元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成都城内外的灯火次第亮起。
州牧署前,寒门吏员们正举着新制的文书挨家挨户宣讲;演武场里,关羽的训话声还在回荡;而在城南的深宅大院里,几盏灯笼在高墙后忽明忽暗,像极了昨夜密报里提到的\"夜会\"。
\"军师,临淄来的快马。\"侍从捧着竹简匆匆进来,\"主公说,临淄的氏族已同意交出私兵。\"
陈子元接过竹简,烛火映得\"政改初成\"四个字泛着暖光。
他望向北方,那里是刘备所在的临淄,也是大汉的新希望。
夜风卷着几分寒意钻进窗来,他却笑了——益州的暗流,该掀起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