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真的晚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6章 赵燕之役,秦梦长歌,率真的晚晴,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公元前 243 年六月,骄阳似火,炙烤着大地。然而,在这炎热的季节里,赵国却陷入了一场政治风暴。廉颇,这位战功赫赫的老将,因与赵王在治国方略和军事策略上存在严重分歧,最终愤而离去,逃离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赵国。与此同时,另一位名将李牧也因其独特的见解与赵王意见相左,遭到了停职的处分。
就在赵国内部动荡不安之际,燕国将领剧辛敏锐地察觉到了赵国此时的虚弱。他野心勃勃地率领大军,如饿狼扑食般向赵国发起了猛烈的攻击。面对来势汹汹的燕军,赵王心急如焚,但在关键时刻,他毅然起用了庞煖为大将,率赵军奋起抵抗。
八月,秋意渐浓,凛冽的寒风呼啸而来,宛如尖锐的刀刃一般,肆意地切割着广袤无垠的华夏大地。秦国境内,一场罕见的灾荒悄然降临,犹如汹涌澎湃的黑色潮水,以摧枯拉朽之势无情地吞噬着大地上的一切生机。天空中,铅灰色的浓云沉甸甸地低垂着,仿佛一块巨大的黑幕,随时都可能崩塌下来,将整个世界压得粉碎。那压抑的氛围就像厚重的浓雾,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中,令人喘不过气来。
昔日繁华热闹的咸阳城,如今也未能幸免。这座秦国的核心之地,曾经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处处洋溢着繁荣昌盛的景象。可如今,灾荒的阴霾却如同一层厚厚的阴影,彻底笼罩住了它。大街小巷里,挤满了面容憔悴、身形瘦削的灾民。他们衣衫褴褛,破旧不堪,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宛如风中飘零的枯叶,脆弱得不堪一击。这些灾民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绝望与无助,对未来的生活失去了信心和希望。
在这座赵国的邯郸城中,寒冷的十月如同一股无情的寒流席卷而来。街头巷尾弥漫着一片萧瑟和寂静,让人不禁心生寒意。
有的人如同风中残烛般蜷缩在墙角,身体瑟瑟发抖,拼命地想要从那冰冷刺骨的砖石之中寻觅到哪怕只有一丝丝的温暖。他们紧紧地抱住自己,将头深埋进膝盖之间,试图抵御这凛冽寒风的侵袭,但却依旧无法摆脱那份深入骨髓的寒冷。
还有一些人,他们面容憔悴,身形消瘦,伸出那双瘦骨嶙峋的双手,向着偶尔路过的行人们苦苦哀求着。那微弱的声音颤抖着从喉咙里发出,在呼啸而过的北风中被撕扯得支离破碎,显得如此单薄、如此凄凉。这些可怜人的眼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助,他们不知道明天是否还能继续生存下去。
街边的店铺大多数都紧闭着大门,门板上堆积着厚厚的灰尘,仿佛在默默诉说着生意的冷清和萧条。偶尔有那么几家店门半掩着,勉力支撑着营业,但店内也是冷冷清清,不见多少顾客的身影。老板们或是坐在柜台后唉声叹气,或是站在门口望着空无一人的街道,满脸尽是无奈与哀愁。
就在这样一个凄冷的氛围中,城楼上站立着赵悼襄王。他迎风而立,身姿挺拔,一袭黑色长袍随风猎猎作响。他的目光冷峻而深邃,越过眼前这片荒芜的景象,直直地望向远方。仿佛在那遥远的天际尽头,隐藏着赵国未来的宏伟蓝图等待他去揭开。
此时此刻,赵悼襄王的脸上悄然浮现出一丝复杂的神情。那其中既有对燕国无理侵犯的满腔愤怒,也有着对扩张本国领土、重振赵国雄风的强烈渴望。两种情绪交织在一起,使得他的表情时而凝重,时而激昂。
“燕国简直就是欺人太甚啊!”赵悼襄王怒发冲冠,他的声音犹如洪钟一般低沉而有力,在呼啸的寒风中不断地回荡着,似乎要冲破云霄。此时的他,面色铁青,眉头紧紧皱起,双眸之中燃烧着熊熊怒火。
“剧辛那个狂妄之徒,竟然敢小瞧我大赵国无人可用,胆敢如此肆无忌惮地兴兵来犯。哼,不过好在有庞煖将军奋勇杀敌,最终将其斩于马下。但即便如此,这笔血债也绝对不能就此罢休!”赵悼襄王一边说着,一边缓缓转过身来,目光如炬般直直地射向身旁的宠臣郭开。只见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和威严,令人不敢直视。
郭开见状,赶忙弯下腰来,那张原本就略显肥胖的脸上瞬间堆满了谄媚的笑容。他眯缝着双眼,尖着嗓子奉承道:“大王圣明啊!想那李牧将军向来都是英勇无比、战无不胜,此次由他率领大军出征攻打燕国,必定能够势如破竹,将燕国打得屁滚尿流,让他们从此对我赵国望而生畏,不敢再有丝毫冒犯之心呐!”
听到这番话,赵悼襄王的嘴角微微上扬,眼中不禁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自得之色。他微微颔首,表示赞同郭开所言,接着语气坚定地说道:“不错,此次出征乃是关乎我赵国国威之举,务必让燕国那帮家伙清楚地认识到,我赵国虽然近年来历经诸多波折与磨难,但实力犹存,绝不是任人欺凌之辈!”
“是,大王!微臣谨遵旨意,这便立刻前去传达您的命令!”郭开再次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迅速转身离去。他那匆忙的脚步如同疾风骤雨一般,仿佛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赵国军队凯旋而归的壮观场景,好借此机会再好好地巴结一番赵悼襄王。
李牧,这位赵国的中流砥柱,犹如一座巍峨耸立的山岳般屹立于军营之中。此时,他正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缓缓前行,仔细地巡视着每一处营帐和操练场地。
只见他身材高大魁梧,宛如战神降临凡间。那袭黑色战甲紧紧包裹着他强壮的身躯,在黯淡的天光映照之下,闪烁着冰冷而耀眼的金属光泽,仿佛一层坚不可摧的护盾,更衬托出他冷峻无比、威风凛凛的气质。
他的面庞轮廓分明,线条刚毅,犹如刀削斧凿一般。一双深邃如海的眼眸里,透射出久经沙场磨砺所练就的果敢与沉着,仿若能洞悉一切敌军的阴谋诡计,令人望而生畏,不敢轻易与之对视。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传来。转眼间,一名身背令旗的传令兵如风驰电掣般飞奔而至,然后稳稳地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声音洪亮如钟:“将军!大王有令,命将军即刻率领大军出征燕国!”
李牧闻言,面色一凝,伸手接过那份沉甸甸的军令。他迅速将其展开,目光扫过上面的字迹,眼中顿时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光芒,就如同沉睡已久的雄狮突然被唤醒,浑身散发出一种无法抑制的斗志和霸气。
“哈哈……终于又有仗可打了!”李牧仰天大笑一声,随即转身面向身后待命的将士们,高声喊道:“众将士听令!大王旨意已到,命我等即刻出征燕国。现在,立刻传我将领,全军集合!”
话音未落,整个军营瞬间变得忙碌起来。号角齐鸣,鼓声震天,原本分散各处的赵国士兵们纷纷闻声而动,以最快的速度向校场汇聚而去。
片刻之后,宽广的校场上便整整齐齐地集结了数千名赵国士兵。他们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昂。身上穿着厚重坚实的铠甲,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寒光;手中紧握着锋利无比的兵器,锋芒毕露,杀气腾腾。远远望去,这支军队排列得井然有序,横竖成行,紧密相连,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散发着无坚不摧的强大气势。
李牧身姿挺拔地站立在高耸的点将台上,他那炯炯有神的目光如同燃烧的火炬一般,犀利而炽热,毫不留情地扫视着台下整齐排列、严阵以待的士兵们。只见他昂首挺胸,中气十足地高声喊道:“英勇无畏的将士们啊!燕国竟然毫无缘由地侵犯我赵国边境,残忍地杀害我们无辜的同胞百姓。他们犯下的罪行简直天理难容,此血海深仇不报誓不为人!今日我们此番出征,不仅仅是为了扞卫赵国的尊严和荣誉,更是为了那些惨遭不幸、含冤离去的同胞们讨回一个公道!所以,各位务必要勇往直前,奋勇杀敌,绝不畏惧生死考验!要用敌人的鲜血来洗刷我们所遭受的耻辱,用胜利的荣光来祭奠我们逝去的英灵!”
话音未落,只听得台下传来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怒吼:“杀!杀!杀!”那声音犹如雷霆万钧,响彻云霄,震撼四野。士兵们群情激愤,一个个摩拳擦掌,眼中闪烁着仇恨与决心的火花。他们的士气高昂到了极点,仿佛要冲破头顶这片压抑沉重的苍穹,那激昂澎湃的呼喊声响彻天地,使得周围的空气都因之沸腾起来。
与此同时,远在燕国的王宫之中,燕王喜正惊慌失措地坐在龙椅之上。当他听闻赵国大军来袭的消息时,整个人如遭雷击,顿时大惊失色。他原本红润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雪,毫无血色;额头上也密密麻麻地布满了一层细密的汗珠,宛如清晨荷叶上滚动的露珠。此刻的燕王喜再也无法保持镇定自若,只见他心急如焚地从座位上站起身来,脚步踉跄且急促地在宽敞的大殿内来回走动着。他一边走,一边口中念念有词:“这……这可怎么办才好?赵国这次来势如此凶猛,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呢?”
朝堂之上,气氛异常紧张凝重。诸位大臣们一个个面色惊惶,坐立不安,彼此之间不断地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着,那嘈杂的议论声充斥着整个朝堂。
就在这人心惶惶之际,只见老将乐意霍然站出,他身形魁梧挺拔,犹如一座山岳般稳稳矗立在众人面前。只见他双手抱拳,向着上方端坐着的燕王喜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朗声道:“大王莫要惊慌失措,微臣愿意亲率大军出征抗敌,誓死保卫我大燕的壮丽河山不被敌军践踏!”
燕王喜听闻此言,仿佛溺水之人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原本慌乱的眼神瞬间燃起了希望之光,他急忙回应道:“乐意将军,如今燕国的生死存亡全系于你一身啦!务必要将那来势汹汹的赵军一举击溃,还我燕国黎民百姓一个太平盛世,使其免遭战火荼毒啊!”
乐意微微颔首,表示领命,其目光之中闪过一抹决然之色,沉声道:“请大王放心,微臣定会拼尽全力浴血奋战!然而......此番我们所要面对的乃是赵国赫赫有名的大将李牧,此人智勇双全,威名远扬,与他正面交锋,毫无疑问将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鏖战。所以微臣斗胆恳请大王能够多多调拨一些兵力给微臣,如此一来,方能增添几分战胜敌人的把握。”
燕王喜毫不犹豫地点头应承下来:“好好好!本王即刻下达命令,从其他地方再调集两万精锐之师交付予你统领指挥!乐意将军啊,望你旗开得胜,早日凯旋归来!”
乐意领命之后,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步伐匆匆却又坚定有力。他身形矫健,如同离弦之箭一般迅速离开了朝堂。一路上,他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飞到军营之中。因为他深知此次任务异常艰巨,稍有不慎便会导致燕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然而,身为燕国的将领,他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在他心中,唯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保卫燕国,击退来犯的赵军。
当双方军队终于在燕国边境相遇时,紧张的气氛瞬间弥漫开来。寒风吹过,发出尖锐的呼啸声,仿佛一把把锋利无比的刀刃,无情地割在每一位将士的脸颊之上,带来阵阵刺痛。但这些勇敢无畏的战士们并没有因此退缩半步,他们紧紧握着手中的武器,目光坚毅地凝视着前方。
只见李牧身骑一匹高大威猛的黑色骏马,缓缓出现在众人眼前。那匹马身姿挺拔,肌肉线条分明,浑身的皮毛黑得发亮,宛如一块光滑细腻的黑色绸缎,随着狂风肆意飘动,显得威风凛凛。李牧身披一件黑色披风,在狂风的吹拂下猎猎作响,仿佛一面旗帜,引领着身后的大军勇往直前。此刻的他,犹如一只即将振翅高飞、翱翔于天际的黑色雄鹰,散发出令人胆寒的气息。
他双手紧握住一杆银色长枪,枪尖闪烁着寒光,直直指向燕军阵营。李牧怒目圆睁,大声吼道:“进攻!给我冲!为了赵国的荣耀而战!”这一声令下,如惊雷乍响,打破了战场上短暂的沉寂。赵国士兵们齐声呐喊,纷纷挥舞着兵器,向着燕军猛扑过去。刹那间,喊杀声、马蹄声响彻云霄,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就此拉开帷幕。
刹那之间,赵国那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精锐骑兵宛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以排山倒海之势朝着燕军呼啸奔腾而来。那密集而沉重的马蹄声响彻云霄,震耳欲聋,仿佛连大地都承受不住这般巨大的力量而剧烈地颤抖起来,似乎要将这整个世界都震得粉碎崩塌。
伴随着铁骑冲锋所掀起的滚滚烟尘如同一条黄龙腾空而起,遮天蔽日,眨眼间便将整个广袤无垠的战场彻底笼罩在了一片昏黄朦胧之中。此刻,天地变色,日月无光,让人恍若置身于末日降临的恐怖景象之中。
就在这片混沌与混乱交织的战场上,乐意身跨一匹通体枣红、神骏非凡的战马,神情肃穆而凝重。只见他双手紧握着手中那柄寒光闪闪的长剑,高高举起,奋力挥舞着,并扯着嗓子高声呼喊:“燕军将士们听令!大家务必稳住阵脚,切莫惊慌失措!为了我们伟大的燕国,为了守护我们世代居住的美好家园,拿出你们的勇气和力量,给我狠狠地回击这群来犯之敌!”
然而,面对赵国军队犹如狂风骤雨般凶猛凌厉的猛烈攻势,燕军原本坚固的防线开始逐渐松动,最终不堪重负被硬生生地冲破撕裂开来。士兵们在敌人强大的压力之下纷纷向后撤退,他们的脚步踉踉跄跄,面容上充满了惊恐与慌乱之色。
乐意见此情景心急如焚,心如油煎火燎一般难受。他毫不犹豫地驱策着胯下的枣红骏马,左冲右突,奋勇杀敌,试图凭借一己之力重新组织起有效的反击。但无论他如何努力拼搏,如何浴血奋战,一切终究都是徒劳无功,无法挽回战局。燕军在赵军势不可挡的猛攻下只能步步后撤,且退且战,局势变得越来越危急险峻。
每随着部队后退一步,乐意那颗焦急万分的心就像是被一记重锤狠狠地击打碰撞了一下,痛彻心扉。他瞪大双眼,死死盯着前方不断逼近的敌军,眼眸之中燃烧着熊熊怒火,同时也充盈着满满的不甘心和无可奈何之情。
“将军,我们快顶不住了!敌军如潮水般涌来,兄弟们伤亡惨重啊!”一名副将满脸焦虑和惊恐之色,跌跌撞撞地跑到乐意身旁,声音颤抖而急切地大喊道。
乐意眉头紧皱,牙关紧咬,腮帮子因为用力而微微鼓起,额头上青筋暴起。他瞪大眼睛,死死盯着前方汹涌而来的敌军,怒吼道:“继续抵抗!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能让赵军如此轻易就得逞!立刻传令下去,所有弓箭手准备就绪,听我号令,给我狠狠地射,不要吝啬箭矢!”
得到指令后,燕军的弓箭手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动作娴熟地排列成整齐的阵势,纷纷搭上弓弦,将箭头对准不断逼近的赵军。随着乐意一声令下,无数支利箭如同蝗虫一般腾空而起,带着尖锐的呼啸声,形成一片密密麻麻的箭雨,铺天盖地地向着赵军飞射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