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涌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麻黄沟的“救命草”》上卷,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作者李涌辉,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楔子:黑风卷地,寒灾锁村

光绪年前的黄土高原,秋末就没了好天色。先是一场连刮三天的“黄风”,把地里最后一点糜子秸秆刮得只剩茬,接着,铅灰色的云就像浸了墨的破棉絮,沉沉地压在山峁上,连太阳都成了个模糊的白圈,没一点暖意。

靠近毛乌素沙地边缘的“石窝村”,像被冻僵的土拨鼠,缩在沟壑深处。村口的老槐树,叶子早落光了,枝桠被风抽得“呜呜”哭,像在数着村里的愁事。

“今年的冬天,怕是要吃人。”蹲在崖畔抽烟袋的老马,望着天边卷来的黑风,眉头拧成了疙瘩。他嘴里的“冬天”,不是寻常的冷,是老人们说的“寒风灾”——风里裹着冰碴子,刮在人身上,能把骨头缝里的热气都吸走;更邪门的是,被这风扫过的人,多半会发烧、咳嗽,浑身紧得像被麻绳捆着,连汗都出不来,像是五脏六腑都冻成了冰坨子。

这话没说几天,寒风灾就真的来了。

先是村西头的二娃子,在风里放了趟羊,回来就烧得迷迷糊糊,脸蛋红得像烧红的铁,嘴唇却乌青,咳起来像破风箱,蜷在炕角发抖,盖三床破棉絮都不顶用。接着,是他娘,再是隔壁的李寡妇……没几天,半个村子的人都病倒了,窑洞前的空地上,连个晒太阳的人影都没了。

村里唯一的郎中,把带来的草药全熬完了——生姜、葱白、艾叶……能想到的驱寒药都用了,可病人该烧还是烧,该咳还是咳,有的甚至喘得直翻白眼,眼看就熬不过去。郎中急得直跺脚:“这邪风太烈,我的药,顶不住啊!”

村民们聚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愁云惨雾。有人说:“怕是老天爷要收咱村了。”有人哭:“娃还小,咋能就这么没了……”老马蹲在最前头,烟袋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映着他满是皱纹的脸,像在琢磨着啥要紧事。

第二章:沙漠记忆,细茎草救命

“我……我好像见过能治这病的草。”老马猛地磕掉烟袋锅的灰,哑着嗓子开口,声音在风里打颤,却让乱糟糟的人群一下子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在他身上。老马年轻时是个赶驼人,走南闯北,见过不少世面,后来在沙漠里迷了路,九死一生才回村,从此就守着几孔窑洞过日子,很少提当年的事。

“三十年前,我在巴丹吉林沙漠里,遇着过‘白毛风’,”老马的眼神飘向远方,像是又回到了那个绝望的寒夜,“沙暴把驼队吹散了,我揣着半块干饼子,在沙窝里爬了三天三夜,冻得嘴唇裂成了血口子,浑身硬得像块石头,连哭都流不出眼泪——那时候,我以为自己肯定要变成沙漠里的干尸了。”

他顿了顿,咽了口唾沫,喉结滚动着:“迷迷糊糊中,我摸到一丛贴地长的草,茎秆细细的,一节一节,像串起来的小竹节,颜色黄褐黄褐的,叶子小得像鱼鳞,贴在茎上。我渴得急了,也冻得疯了,就揪了把草,塞进嘴里嚼——苦,涩,还有点扎舌头,咽下去的时候,嗓子眼像被辣椒烫了,可没过多久……”

老马的眼睛亮了些:“没过多久,我肚子里像揣了个小火炉,热乎气从心口往四肢窜,先是手心冒汗,接着后背、额头全是汗,像被太阳晒透的被子!那汗一出,冻僵的骨头缝都酥了,喘得也顺了,我就靠那草,嚼了三天,等来了救援队。”

“真有这种草?”有人不信,“沙漠里的草,能在咱这黄土坡上长?”

“说不定有!”郎中眼睛一亮,“马老哥说的草,能逼出冷汗,这不正是治‘寒邪锁表’的药吗?邪风把毛孔冻住了,汗出不来,热散不去,才烧得这么凶!要是真有能发汗的草,说不定能救命!”

“那草长啥样?”“在哪能找着?”村民们七嘴八舌地问,眼里重新燃起了光。

老马站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土:“茎秆细,一节一节,黄褐带点青,叶子像鳞片,贴地长,耐干,沙坡上、沟壑边最多。咱村外的麻黄沟……哦不,以前叫‘死娃沟’的那片沙坡,说不定有。”

他说的“死娃沟”,是村外一片荒凉的沙坡,据说早年有饿死的娃娃被埋在那,平时没人去。可现在,那成了全村的希望。

“我带路!”老马抄起墙角的镢头,“男人们跟我走,女人们在家烧好水,等着熬药!”

第三章:沙坡寻草,黄褐细茎显

死娃沟的风,比村里更烈,卷着沙砾,打在人脸上生疼。老马领着五六个精壮汉子,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坡上爬,每个人的脸都被风吹得通红,嘴里呼出的白气瞬间凝成了霜。

“就在这附近……”老马眯着眼,在沙坡的背风处搜寻。他记得那草耐干,不爱水,背风向阳的沙砾地,最合它的性子。

“马叔,你看这是不是?”一个年轻后生指着一丛贴地生长的草,声音里带着激动。

老马赶紧爬过去,蹲下身,拨开半掩的沙砾——果然!细茎秆一节一节,像被刀削过的竹节,颜色是黄褐中带点青,摸上去有点扎手;叶子细小如鳞片,紧紧贴在茎上,像怕冷似的裹着;根须扎在沙里,黄澄澄的,抓得很紧。

“是它!就是它!”老马的手都有点抖,掐下一段茎秆,塞进嘴里嚼了嚼,眉头立刻皱成疙瘩,“苦,涩,还麻舌头……对,就是这味!”

汉子们像见了救命稻草,赶紧拿出带来的筐子,小心翼翼地挖——老马叮嘱:“别连根刨绝了,留着点根,明年还能长;只采地上的茎,根暂时别碰。”

他们在沙坡上散开,顺着背风的沟壑找,果然又发现了不少。这种草在干旱的沙砾里长得很精神,像是专门等着救命似的。不到半天,就采了满满三筐,青黄的茎秆在筐里堆着,透着股倔强的生气。

回到村里,消息早就传开了。病人们的家属守在老槐树下,见他们回来,都围了上来,眼里又急又盼。

“快!烧水煮药!”郎中指挥着,把草倒进大铁锅里,加满从窖里舀的水,架在村口的大灶上,用干牛粪生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你回农村种地,怎么成大明星了?

乡下大雨

奈何女老板硬要嫁我

醉隐沧澜

穿书种田:炮灰女配的逆袭手册

青枫l

都市医圣:我的透视传承能救世

笑才亦迭

在恋综当老六?一句泡面仙人全网暴火

肉包打狗

全球机甲,开局觉醒SSS级天赋

蒜烧牛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