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吕梁市《兴县》
学海无涯乐作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章 吕梁市《兴县》,林小兰王大爷免费夜色深处小说免费看,学海无涯乐作舟,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兴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吕梁市北端,东与岢岚、岚县接壤,南和临县、方山毗邻,北与保德为邻,西经兴神黄河大桥与陕西省神木市相通。全县国土面积3168平方公里 ,是山西省版图最大的县,广阔的地域赋予了它丰富多样的自然与人文资源。
兴县现辖7镇8乡 ,每个乡镇都有其独特之处。蔚汾镇作为兴县的城关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镇建设较为完善,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利,商业活动繁荣,集中了众多的政府机构、学校、医院和商场等。蔡家崖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着名的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所在地,见证了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红色文化氛围浓厚。魏家滩镇矿产资源丰富,在煤炭、铝土矿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有着重要地位,工业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康宁镇则以农业和特色农产品闻名,其农产品种植历史悠久,产出的农作物品质优良,部分特色农产品还远销外地。高家村镇地处黄河岸边,拥有独特的黄河风情和自然风光,黄河文化在这里孕育发展,渔业和相关的水上产业也成为当地的特色经济。罗峪口镇地理位置重要,是连接周边地区的交通要道,商业往来频繁,同时,其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如传统的戏曲表演、民间手工艺等。奥家湾乡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较高,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田园生活。蔡家会镇在历史上是军事要地,留存着许多古老的军事遗迹,如今,这些遗迹成为了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也为当地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孟家坪乡农业以种植杂粮为主,这里的杂粮品种丰富,品质上乘,因当地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所产杂粮口感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赵家坪乡注重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林业,生态产业逐渐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圪达上乡地处山区,自然风光秀丽,拥有独特的山地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在生态旅游和特色养殖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岁月沉淀的深厚底蕴
兴县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战国时期,当时属赵。秦统一六国后,此地属雁门郡。西汉时为汾阳县(治今岚县古城村)地,归太原郡管辖。东汉时,汾阳县废,汉灵帝、献帝时期,这里被匈奴占据。三国、西晋时期,兴县地区属羌胡。十六国时,先后归属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北朝时期,兴县属北魏,孝昌二年(526年)属广州秀容郡(今岚县古城村) 。
北齐时,始置蔚汾县。关于置县时间,虽无明确记载,但据相关资料推测,可能与天保七年(556年)修筑长城有关,当时蔚汾地处齐、周交界,为适应军事需要而设县 。隋大业四年(608年),蔚汾县改名为临泉县(因避讳,将“渊”改“泉”),属楼烦郡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名临津,属东会州 ;六年,东会州改名岚州,县属之;九年,废太和县,并入临津。贞观元年(627年),又改名为合河县,得名原因是城下有蔚汾河西与黄河合流 。五代时期,兴县先后属后唐、后晋、后汉、北汉。宋神宗元丰末(1085年),因县治“濒河地窄”,东迁于蔚汾水之上,川谷宽坦处置邑,即今县城所在地,仍称合河,隶岚州 。金兴定二年(1218年),晋阳公郭文振将合河县改为兴州,属河东北路 。兴定三年八月,元兵攻占兴州,州名未变;至中统二年(1261年),南北两路宣慰使司改州为合河县事,隶太原亲管;中统三年,复立兴州;大德九年(1305年)属冀宁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兴州为兴县,隶太原府;九年,属岢岚州 。清雍正三年(1725年),隶保德州,八年复属太原府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兴县属山西省政府;1913年,隶中路观察使;1914年,属冀宁道;1924年,直属山西省政府;1937年,属山西省第二战区行政公署第四专署;1940年,建立抗日民主政权,隶山西省第二游击区公署,后改晋西北行政公署;1945年,属晋绥边区一专署;1948年,属五寨中心区;1949年9月,兴县专区成立,辖兴县、临县、离石、方山、岚县、偏关、神池、五寨、河曲、保德、岢岚十一县,专署驻兴县 。1952年,兴县属忻县专员公署;1958年,属晋北专员公署;1961年,复属忻县专员公署;1971年,归吕梁专员公署。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兴县孕育出了独特的文化。当地的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如兴县剪纸,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剪纸艺人用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能创作出栩栩如生的作品,题材涵盖人物、动物、花卉、民俗活动等,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兴县面塑同样别具特色,每逢传统节日和重要庆典,人们都会制作精美的面塑,造型有龙凤、花鸟、鱼虫等,色彩鲜艳,寓意吉祥。这些面塑不仅是美食,更是艺术品,承载着兴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兴县民歌也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曲调悠扬,歌词质朴,多以劳动、爱情、生活为主题,唱出了兴县人民的喜怒哀乐。
兴县还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开明绅士刘少白,积极投身革命事业,为共产党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情报支持,他毁家纾难,将自己的财产用于支持革命,为兴县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牛友兰同样是一位爱国人士,他倾其所有,支援抗战,为革命培养了许多人才,兴县的友兰中学就是为纪念他而命名的。他们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兴县人,传承着爱国奉献的精神。
必游景点:自然与人文的精彩交融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位于兴县蔡家崖村,建于1962年,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晋绥党政军民十二年光辉历程的革命纪念馆。这里生动展现了晋绥边区军民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和老一辈革命家立下的丰功伟绩。1937年创建的晋绥根据地是华北敌后四大抗日根据地之一,它是保卫陕甘宁边区和党中央的坚强屏障,也是抗战时期党中央与敌后根据地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在解放战争时期更是党中央转战陕北的坚强后方,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通过实物、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等形式,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深刻感受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精神。
四八烈士纪念馆
四八烈士纪念馆是为纪念1946年4月8日出席国共谈判的中共代表王若飞、秦邦宪,以及叶挺、邓发和着名教育家黄齐生等烈士而建。当时,他们由重庆飞往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在兴县黑茶山遇难。纪念馆庄严肃穆,通过展示烈士们的生平事迹、遗物以及相关历史资料,让人们铭记这段悲壮的历史,缅怀英雄们的伟大功绩。这里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激励着后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黑茶山
黑茶山自然风光秀丽,是徒步探险和户外活动的绝佳之地,同时也是缅怀四八烈士的圣地。山上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登上山顶,可以俯瞰周围的壮丽景色,山峦起伏,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在黑茶山,游客可以进行徒步旅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也可以开展露营、野餐等活动,享受户外生活的乐趣。此外,黑茶山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四八烈士的事迹让这座山更具神圣感,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缅怀先烈,追寻红色记忆。
黄河奇石林景区
黄河奇石林景区位于炎黄公路旁,是一处独特的奇石景观。这里的石林形态各异,有的像动物,有的像人物,有的像奇峰异岭,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黄河在景区旁奔腾而过,与奇特的石林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壮美而又神奇的画卷。游客可以沿着景区的步道漫步,近距离欣赏石林的独特风貌,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以乘坐游船,在黄河上欣赏两岸的美景,领略黄河的雄浑气势。黄河奇石林景区不仅是自然景观的盛宴,也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深入了解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
碧村遗址
碧村遗址是史前文化遗存丰富的重要考古发现地,出土了大量陶器、玉器等文物。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国早期文明提供了重要线索。遗址内的建筑遗迹、墓葬等,展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游客来到这里,可以参观考古发掘现场,了解考古工作的过程和意义;也可以在遗址博物馆内,欣赏珍贵的文物,感受远古文明的魅力。碧村遗址是兴县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对于探索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古刹、寺庙、道观:宗教文化的传承之所
石佛寺
石佛寺位于兴县某乡镇(具体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历史悠久,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寺内供奉着众多佛像,佛像雕刻精美,神态各异,庄严肃穆。寺内的大雄宝殿气势恢宏,殿内的壁画色彩鲜艳,内容丰富,描绘了佛教故事和神话传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石佛寺不仅是佛教信徒修行和朝拜的场所,也是游客了解佛教文化和欣赏古代建筑艺术的好去处。每年,寺内都会举行多次法会和佛事活动,吸引着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参加,香火旺盛。
清凉寺
清凉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山间,环境清幽宁静。寺庙周边绿树成荫,泉水潺潺,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寺内建筑错落有致,布局严谨,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建筑。寺内珍藏着许多佛教经典和文物,对于研究佛教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清凉寺的僧人潜心修行,传承着佛教的教义和文化。游客来到这里,可以在寺内参观游览,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参加寺内的禅修活动,放松身心,寻求内心的宁静。
民俗风情: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兴县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在传统节日方面,春节期间,兴县人民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准备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除夕夜,人们会守岁,迎接新年的到来。正月初一,晚辈会给长辈拜年,长辈则会给晚辈发压岁钱,寓意着祝福和关爱。元宵节时,兴县会举办热闹的社火表演,有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节目。表演者们身着鲜艳的服装,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载歌载舞,展现出兴县人民的热情和活力。端午节,人们会包粽子、挂艾草、佩戴香囊,举行龙舟比赛,以纪念屈原,传承着古老的习俗。
在婚丧嫁娶等人生大事上,兴县也有着独特的习俗。婚礼过程中,男方会到女方家迎亲,迎亲队伍通常会敲锣打鼓,热闹非凡。新娘出嫁时,会穿上传统的婚纱或喜庆的礼服,头戴凤冠霞帔,寓意着吉祥如意。到达男方家后,会举行拜堂仪式,新人向天地、父母行礼,表达感恩之情。随后是婚宴,亲朋好友会一起分享喜悦,祝福新人百年好合。在葬礼上,兴县人民会遵循传统的礼仪,为逝者举行庄重的告别仪式。家属会披麻戴孝,守灵数日,以表达对逝者的缅怀和敬意。葬礼期间,会有僧道念经超度,祈求逝者安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