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涌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黄土坡上的“汗珠子草”》上卷,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作者李涌辉,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砂锅架在柴火上,火苗“噼啪”地舔着锅底,锅里的水慢慢开了,咕嘟咕嘟地冒着泡。一股越来越浓的气味弥漫开来,不是生姜的暖辣,也不是红糖的甜香,是一种带着土腥味的辛辣,像黄土坡上的风,粗粝,却有股穿透力,钻进鼻子里,让李老栓忍不住又打了个喷嚏。

“这味……闻着身上好像不那么冷了。”李老栓咂咂嘴,觉得喉咙里的“棉花”似乎化了点。

熬了约莫一个时辰,砂锅里的水变成了深黄色,上面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像撒了把金粉。媳妇把砂锅端下来,晾了晾,舀出满满两大碗,递到李老栓面前:“栓哥,趁热喝。”

药汤有点烫嘴,李老栓吹了吹,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又苦又辣,还带着点红糖的甜,味道古怪得很,却像一股热流,从舌尖一直暖到胃里,顺着血脉往四肢窜。他没停,一口气把两大碗药汤都喝了下去,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盖上被子躺会儿。”媳妇给他盖好被子,又往炕洞里添了块柴火。

李老栓躺在被窝里,觉得浑身渐渐发热,像揣了个小火炉。先是肚子里暖暖的,然后是胸口,接着是胳膊腿,最后连脚底板都冒出了汗。那汗不是大汗淋漓,是细细密密的,像春雨打在黄土坡上,慢慢浸湿了贴身的粗布褂子,又透过被子渗出来。

随着出汗,他喉咙里的痰松动了,忍不住咳嗽起来,这次咳出了一大口稀痰,然后长长地舒了口气:“舒坦……像是压在胸口的石头被搬开了……”

他觉得眼皮越来越沉,没多久就睡着了。这是他生病以来,第一次睡得这么安稳,连梦都没做一个。

等他醒来时,天已经黑了。窑洞的油灯亮着,媳妇正坐在炕沿上纳鞋底,见他醒了,惊喜地说:“栓哥,你醒了?渴不渴?”

李老栓坐起来,觉得浑身的骨头缝都舒展开了,不疼了,也不冷了,咳嗽停了,喘气也顺了,连声音都清亮了不少。“不渴,就是有点饿。”他笑着说,露出了几天来第一个笑脸。

媳妇赶紧去灶房,端来一碗热乎乎的小米粥。李老栓呼噜呼噜喝下去,觉得浑身有了力气,能下地走路了。

“这节节草……真是神了!”李老栓摸着自己的额头,汗已经干了,只留下一层细盐,心里对张婆婆和这黄土坡上的“汗珠子草”,充满了感激。

第四章:张婆授药名,土坡草传名

第二天一早,李老栓就能扛着锄头下地了。虽然还有点虚,但比起前几天的半死不活,简直像换了个人。他第一件事,就是提着两斤红糖,去邻村谢张婆婆。

“张婆婆,您真是我的救命恩人!”李老栓把红糖放在炕桌上,作揖道谢,“那节节草,喝下去真管用,汗一出,啥毛病都没了!”

张婆婆正坐在阳光下晒暖暖,见他来了,眯着眼睛笑:“管用就好,这草啊,是咱黄土坡的性子,看着粗,心却热。”

李老栓蹲在张婆婆旁边,好奇地问:“张婆婆,这草到底叫啥名?总不能一直叫节节草吧?”

张婆婆往土坡上指了指,那里的阳光正好,照得黄土金灿灿的:“你看它茎秆一节一节,像马腿的骨头节,就叫‘麻’;它能让人出大汗,汗珠子像黄土坡上的金豆豆,就叫‘黄’。合起来,就叫‘麻黄’。”

“麻黄……”李老栓念叨着,觉得这名字真贴切,“麻黄,麻黄,黄土坡上的汗珠子,这名儿好!”

张婆婆又说:“这草啊,是咱土坷垃里长出来的救命药,可也有性子。体质弱的人不能多喝,喝多了会心慌;要是身上有汗还怕冷,那是虚,也不能用,用了会更虚。就像咱挑担子,得看自己的力气,别硬撑。”

李老栓点点头,把这话牢牢记在心里:“我记住了,张婆婆。这草救了我的命,我得让更多人知道它的好。”

回到村里,李老栓把自己被麻黄治好的事,跟相熟的人说了。有人不信:“野草能治病?怕不是你命大,自己好的吧?”也有人半信半疑,说:“要是真管用,我家那口子也受了风寒,能不能……”

李老栓二话不说,带着那人去后山采了麻黄,教他怎么熬,怎么喝。没过两天,那人就跑来找李老栓,笑着说:“老栓,真神了!我家那口子喝了,汗一出,咳喘就轻了,现在能下地做饭了!”

这事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李家庄和周边的村子。有受了风寒的,都来找李老栓,问他麻黄在哪采,怎么用。李老栓从不藏私,带着他们去后山的土崖,教他们认麻黄:“看清楚了,茎秆带节,叶子碎如针,根须黄澄澄,长在背风的土坡上,这就是麻黄。”

他还教他们怎么熬:“砂锅最好,别用铜锅铁锅,会败药性;加红糖不光是为了甜,红糖能补气血,缓和麻黄的烈性子;喝了药得盖被子,让汗出透,但别出大汗,微微出汗就行。”

有个邻村的货郎,跟李老栓一样走南闯北,也得了风寒,用了李老栓教的法子,喝了麻黄汤,果然好了。他走村串户时,就把麻黄的事也传开了,说:“安塞李家庄的麻黄,能治那‘喘得直不起腰’的风寒,比县城药铺的药还灵!”

李老栓听了,心里美滋滋的。他每次去后山采麻黄,都会多培点土,拔拔周围的杂草,还特意留了些根,怕把草挖绝了。“这是咱黄土坡的宝贝,得护着。”他对媳妇说。

黄土坡上的风还在刮,可李家庄的人,再也不怕那“锁表”的寒邪了。他们知道,土崖下的麻黄,像个沉默的卫士,在那里扎着根,等着谁受了寒,就献出自己的茎秆,熬成一碗滚烫的药汤,逼出一身汗,把寒气赶跑。

而那句“麻黄生在土坡坡,寒邪见了打哆嗦”的俗语,也开始在安塞的黄土坡上,慢慢流传开来……

(上卷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你回农村种地,怎么成大明星了?

乡下大雨

奈何女老板硬要嫁我

醉隐沧澜

穿书种田:炮灰女配的逆袭手册

青枫l

都市医圣:我的透视传承能救世

笑才亦迭

在恋综当老六?一句泡面仙人全网暴火

肉包打狗

全球机甲,开局觉醒SSS级天赋

蒜烧牛蛙